有感于朱镕基讲得最多的一句古训
朱镕基讲得最多的一句古训是“清正廉明”。1988年4月,朱镕基当选上海市市长,时年已60岁,写下了“清正廉明录以自勉”的条幅。
围绕着“清正廉明”这四个字,朱镕基经常引用的古训是:“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则明,廉则威”。
朱镕基为什么要讲这一句话,我认为是有感而发的。他对中国腐败的情况总结为:“贪污行贿,触目惊心;道德败坏,廉耻丧尽;帮派拉拢,结党营私”。为此,朱镕基一方面试图依靠道德和自律来治理中国的官场,于是,经常用这句话既自勉,又教育他人。“清正廉明”这四个字,正好不仅是他的自勉,也反映了他的治国理念。
“清正廉明”是中国古代的政治传统,虽然和现代民主政治以及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都不同,却是中国人民最容易理解的,同时又是中国历代官场普遍缺乏的。因为清的反面是浊,正的反面是邪,廉的反面是贪,明的反面是昏。而朱镕基对这四个字的解释是:“清,就是两袖清风;廉,就是廉洁自持;正,就是一身正气;明,就是明辨是非”。与此同时,他送给上海市纪委的一幅书法是:“刚直不阿,秉公执法,留得两袖清风”。进一步表明了朱镕基的政治理念。
对待腐败,朱镕基的另外一方面就是要用铁的手腕,为此,他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无法保证长久治安,中央权威也不会真正树立起来;反腐败就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绝不能姑息养奸。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一口,无非是个同归于尽;却可以换来国家长久稳妥地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的事业有信心。”
这句话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反腐败就要先打老虎后打狼”,二是“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一口,无非是个同归于尽”。
言为心声。朱镕基以后及以前的所作所为,无一不证明朱镕基不是这样的人。由于有着朱镕基的高度廉洁和铁的手腕,上海的公款吃喝风等曾得到有力地抑制。1998年,朱镕基担任总理后,对审计工作的指示也是要查处大案要案和审计要有威慑力和审计人员要有骨头。值得一提的是审计长李金华能够忠实地执行他的指令,开创了中国审计工作的新局面。这,也不能说与朱镕基没有关系。
朱镕基执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朱镕基执政时代存在的腐败问题并没有因为朱镕基时代的过去而过去,有些问题甚至还更加猖獗。因此,朱镕基讲得最多的一句古训和上述两点在现在仍然有其实际作用。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还有人会经常想起朱镕基的这句古训和怀念朱镕基的这些陈旧烂事?对待腐败分子,更不知道是否还会有第二个朱镕基?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基本上还是人治的时代,即使再多几个朱镕基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有总比没有好!
全部回复(3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