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对于组合梁刚度的计算

对于组合梁刚度的计算

发布于:2011-08-17 08:43:17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我做一个加固工程,“拖梁抽柱”,梁的跨度有原来的8.4米,变成16.8米,梁中部的框架柱给拆除,现需要对框架梁进行加固。我才用的方法是在原框架梁的上下各做一个H型钢,然后通过螺栓把钢梁剪力传给原混凝土梁。同时,在组合梁两侧做钢板与上下的H型钢焊接在一起。组成一个组合梁。我在计算结构受力和挠度时,仅仅是考虑了上部H型钢的上翼缘和下部H型钢的下翼缘作为受力部位。进行抗弯计算,抗剪考虑整个组合梁的截面。挠度计算时我计算组合梁的刚度时,仅仅考虑了上下H型钢的截面进行刚度计算。混凝土部分没有考虑进去。这样我计算的抗弯和挠度都有一定的富裕度。我计算的挠度为25mm,实际使用后沉降观测最大的一个梁跨中下沉13mm。

如果我想计算整个组合梁的刚度,那么这个刚度该怎么计算才比较准确呢?我后来计算时把混凝土部分的刚度,按照混凝土和钢结构弹性模量比值换算成钢结构的刚度,和H型钢和刚度进行叠加。

不知道我这样的计算是不是准确?希望大家讨论讨论。

01.jpg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6 万条内容 · 210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钢筋混凝土与型钢混凝土超短柱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论文简介: 进行了 4个钢筋混凝土 (RC)超短柱、 4个型钢混凝土 (SRC )超短柱和 6个 RC分体柱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8个超短柱的剪跨比为 1; 6个分体柱的剪跨比为 214 .试验结果表明, RC超短柱的变形能力不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不设剪力连接件的 SRC超短柱的破坏模式为黏结破坏,与 RC超短柱相比,其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并无明显提高;设置剪力连接件的 SRC超短柱的破坏模式为斜压破坏,其抗剪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显著提高,但构件的变形能力仍然难以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试验结果还表明,在 RC超短柱中开缝,形成剪跨比大于 2的 RC分体柱,可有效提高柱子的延性和变形能力.对于 RC分体柱,随轴压比的提高,构件的抗弯承载力提高,但延性和变形能力下降;当设计轴压比大于 017时, RC分体柱的变形能力不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 SRC超短柱的剪力连接件设计方法和 RC分体柱的设计建议.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