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中国新建筑的偏执之旅(ABBS精华贴)

中国新建筑的偏执之旅(ABBS精华贴)

发布于:2006-06-12 17:04:12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中国当代实验性建筑开始出现的时间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

短短10几年,虽然尚未到总结它们的成果的时候,但它们的存在却给中国建筑带来新的拓展空间,也给中国城市带来了新的景观与新的建筑观念,并逐渐影响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这些新建筑背后的中国建筑设计师,多数是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年龄在40岁左右,正是建筑师创造力旺盛的黄金年龄,而他们的作品也已开始得到专业与市场的承认,新作品数量正以高速度增长。据我们了解,2004年下半年以后,中国将陆续呈现出一批具有全新观念的“新建筑”,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期待的消息。

2004年3、4月,我们以江南(杭州、宁波、南京、苏州、上海)为目的地,走访了王澍、张雷和马清运3位新建筑师并到现场参观了他们的作品。

这是一次大开眼界的“中国新建筑之旅”,却不完全是建筑风光之旅,建筑背后的东西,与建筑物一样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条件允许,我们期待还能有诸如西南、北京、华南的“中国新建筑之旅”。

这次的报道也许不够专业,因为我们并是不具有很多建筑知识的人。这跟我们的教育环境有关系,从小到大在课堂里学过的关于建筑的知识也许就是“赵州桥”和“人民大会堂”了。正如在采访王澍时谈到,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是既没有建筑知识又没有建筑意识的,他们以前由单位分配一套公房居住,现在则购买房产商规划的商品房,然后一辈子都要在此度过——所以,现在,我们如果不知道一些“新建筑”的东西,也许还会一辈子面对建筑物毫无知觉。

“中国新建筑”或许并不能来改变上面那个问题,它只是建筑师们对既往思维的突破,虽然已经被社会使用但最终还是属于实验建筑。不知道到了这些建筑不被认为是“实验”的时候,那就将是一个面目全新的现代中国吗?

全部回复(2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shabaobao111
    shabaobao111 沙发
    谢谢各位的好心帮助提供这些资料
    小弟不胜感激
    希望各位能提供更多的资料
    谢谢
    2008-01-21 01:49:2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wanglh7123
    wanglh7123 板凳
    或许我们可以把王澍和马运清归为学院派,而似乎又可以把张雷和马运清归在海龟派里,又好像王澍和张雷曾经是同学,但仔细想想,这三个人的建筑是完全不同的。

    王澍象个古典诗人,从他的建筑里似乎能嗅到诗的韵味。王澍的建筑并不象西方哲学理论的附属产品那样令人费解。这也是我最喜欢他的原因之一。他真的很适合在杭州那个忧郁的城市里做事(诗)。

    马运清真是一个大白活蛋,他太能说了,用的还都是中国人听不懂的洋词,怪不得他老能中标,和北京的五合可有一拼。我总觉得他是将西方的哲学建筑硬生生的插到中国的土地上,一刀切断了前面所有的印象。我以前认为他就是在玩表皮,今天看了这篇文章,多少有了些改变,他对城市的一些想法我还是欣赏的,他自己也提到批判就是批判,形式就是形式,对于他的建筑,我还是有点怀疑,他真地会做建筑设计吗?

    张雷是做建筑的,不是玩诗的,也不是玩哲学的,是个典型的中国优秀建筑师(工程师),我做我的工程,没时间和你讨论什么笛卡尔,我马上要赶去下一个工地,你想看看我的建筑吗,跟我到工地来吧。

    2006-06-13 07:55:13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桥头引道坡度的问题?

  城-A级、桥宽43米、桥长32米、灌注桩桥台,桥面设计没有纵坡,桥头设置6米长的桥头搭板,但搭板上桥头引道是否一定要设置纵坡?桥面、引道和路面三者为一平面行吗?   规范只是要求桥面和桥头引道纵坡不得大于3%!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