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PKPM \ 2011六月PKPM技术问题问答

2011六月PKPM技术问题问答

发布于:2011-08-04 07:06:04 来自:建筑结构/PKPM [复制转发]
  1、 JCCAD筏板有限元计算,输入地质资料后筏板没有基床反力系数?
答:筏板中局部有桩,程序默认只靠桩承担反力,所以不显示筏板基床反力系数。将桩删掉让程序自动给出筏板基床反力系数,再把桩布置上去,手动输入之前的基床反力系数,考虑桩土共同分担。

2、 STS桁架计算中,桁架杆件是按柱还是梁输入?
答:桁架结构各杆件均按柱输入。桁架中各杆件受力一般以压弯或轴心拉压为主,若按梁输入,按照钢结构规范中受弯构件的要求设计,则与实际不符,且偏不安全。

3、SATWE柱子计算选择“双偏压”模式,实际配筋时需要满足SATWE计算结果中的全截面配筋率吗?
答:1、除了要满足规范最小全截面配筋率外,实际配筋时不一定要满足SATWE计算的全截面配筋率。由于角筋对承载力贡献较大,所以实配角筋一般不应小于SATWE给出的角筋面积。如小于需要进行双偏压验算。
2、当实配角筋大于SATWE给出的角筋,同时实配单边钢筋却(不包括角筋)小于SATWE计算值时,绝大部分柱子也可满足要求,此时可采用SATWE的柱双偏压验算功能复核。

4、 2010新规范SATWE计算梁配筋与08版不同,可能什么原因?
答:一是中梁刚度放大系数,新规范可以根据公式自动计算,各个梁的放大系数可能不同,而08版的梁放大系数一样,导致计算内力不同。另外剪力公式改变,同样剪力,新规范计算的箍筋要大。

5、 基础CAD中弹性地基梁内力计算菜单,如何考虑水浮力?
答:水浮力的大小根据水头标高与梁底高差乘翼缘宽度确定,方向向上。

6、 SATWE可以计算楼板温度内力吗?
答:SATWE计算温度工况时,与计算恒活等一样,可以考虑楼板(如弹性膜)的作用,但未给出楼板自身的温度内力。PMSAP可以给出。

7、 基础CAD——非承台桩——区域桩数,进行桩数估算时,程序估算的桩数小于人工估算的桩数,为什么?
答:程序估算时根据每个标准组合对应的区域轴力,得到多个桩数,取大值给出。用户估算时采用区域内的柱墙最大轴力标准组合,但实际上不同柱墙的最大轴力不一定在同一组合中出现,导致手算的大于程序估算。设计中使用程序给出的桩数即可。

8、 复杂楼板模块SLABCAD,进入板带交互验算出错。
答:建模时柱子偏心过大,偏出定位节点以外。可修改,使柱子定位节点在柱子几何尺寸范围内。


9、 基础CAD筏板计算结果与复杂楼板SLABCAD中,结果都给出了板弯矩MX,MY,他们对应的配筋方向是怎样的?
答:两模块中,MX对应的配筋,均为实配钢筋轴线平行于X方向(电脑屏幕水平方向)。

10、基础人机交互输入中,柱子对筏板冲切有否减去冲切范围内的板底反力?
答:有减。由于还未进行筏板有限元计算,此时的反力是上部荷载除以筏板面积得到的平均反力。

11、SATWE柱子配筋时,角筋如何取值?
答:双偏压时角筋由计算确定。单偏压时,按柱长边尺寸确定角筋直径,从14mm到25mm
不等。

12、基础CAD中桩基承台,可以计算桩的水平位移吗?
答:目前未计算。

13、某模型SATWE计算位移比难通过。
答:裙楼部分面积较大,但刚度主要集中在塔楼部分,所以造成偏心比较大,位移比较大。根据提示的位移最大点,在相应方向的角部对称加两道墙厚(只在一层加),即可满足规范要求。
、 

1、 SATWE计算内力组合时可否取消1.35恒+0.98活的组合?
答:可以。在SATWE参数“荷载组合”中勾选“采用自定义组合及工况”,同时在自定义列表中将该组合删除。

2、 2010新版基础CAD读取上部荷载,弹出的“荷载汇总”文本文件中,恒活荷载下为什么还有剪力?恒活作用下,结构底部合力应该无水平力才对。
答:暂时没有读取剪力墙平面外的剪力导致的。

3、 基础CAD目标组合——最大轴力组合下,可否查看各个柱、墙最大轴力对应的荷载组合是哪个?
答:把鼠标放到柱子、墙节点上,出现提示行,有荷载代码,即组合号。对应的荷载组合形式,可在“当前组合”列表中查看。

4、 复杂楼板SLABCAD后处理中,挠度点值与板带交互设计及验算里的挠度是什么关系?
答:点值挠度只是单工况下有限元计算的结果。板带挠度是按混凝土规范方法计算的挠度,考虑了荷载长期作用的影响。

5、 中震不屈服设计时,不需要进行强剪弱弯的内力放大。08版通过人工修改抗震等级为四级来实现。但10新规范进行多遇地震计算时即使抗震等级四级也要进行内力放大。使用10版程序进行中震不屈服设计时,就不能选择四级抗震了吧?
答:为实现中震不屈服不进行内力放大的要求,10版程序只需选择中震不屈服设计选项,同时修改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中震,则程序自动不放大内力,而不再需要用户修改抗震等级。

6、 PMCAD“设计参数”中,将混凝土容重设为0,复杂楼板SLABCAD是否仍然计算楼板自重?
答:仍然计算。

7、 基础CAD独立基础计算,可以输出承载力控制荷载的T图。在同一荷载组合下,该图中的弯矩与当前组合中的弯矩不一致,与计算书中的文本格式弯矩也不一致。
答:控制荷载T图的弯矩与当前组合弯矩不一致,是因为该柱子为偏心建模,控制荷载输出的弯矩以柱子节点为准,当前组合中以柱子形心为准,两者相差了一个柱轴力产生的附加弯矩。计算书中的弯矩是考虑了柱底剪力在基底引起的附加弯矩,前两者没有考虑该项。程序以柱子形心处内力进行设计。

8、单层平面较大,PMCAD可以输入,但是在SATWE计算后图形结果中显示不出计算结果。
答:08版旧版本没有扩容。用10年9月份的版本计算没有问题。

9、 08版SATWE计算,6度二类场地可否提高一级抗震构造措施?
答:08版不行。10新版程序可以。

10、PMCAD虚梁上加线荷载, SLABCAD可否识别?
答:不能识别。可在SLABCAD中施加板上线荷载。

11、弹塑性静力分析PUSH-OVER中剪力墙上出现的点、线表示什么意思?
答:黄色竖向短线表示该物质点竖向拉坏或者压坏。黄色横向短线表示该物质点横向拉坏或者压坏。黄色圆圈表示该物质点剪切破坏。

12、弹塑性时程分析EPDA没响应。
答:保留次要构件,重新弹塑性分析,即可正常,但是时间较长。

13、SATWE位移详细结果文件WDISP.OUT中,每个位移对应两个节点号,节点1、节点2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节点1是本层节点的序号,节点2才是全楼的节点号,节点2的号码对应SATWE图形结果中的节点号。


1、PMCAD次梁按照“次梁布置”建模,原来的大楼板被次梁分为上下两个小楼板,在“画结构平面图”进行楼板配筋计算时,程序如何处理?
答:程序按照两个小板分别计算配筋,但输出图形中两板跨中配筋取大值给出。

2、JCCAD中,在基础人机交互输入的时候,有桩对筏板的冲切计算。在桩筏有限元计算后也有桩冲切力,两者有何区别?
答:前面冲切时由于没有进行有限元计算,不知各桩的真实反力,近似按照桩特征值的1.25倍作为桩反力。有限元计算后得到真实桩反力,此时冲切计算更准确。

3、 多层框架模型,08版与10版计算梁各工况弯矩完全一样,梁端设计弯矩也完全一样,但纵筋面积稍有差别,什么原因?
答:保护层厚度导致的。10版SATWE参数设置中,保护层厚度要从箍筋外侧起算,08版从纵筋外侧起算。10版直接接08版模型时,保护层厚度数值初始默认未改变,此时10版计算配筋时,还要另加10mm作为纵筋到截面外边缘的距离,此时10版计算面积稍大。具体应用时需注意修改。

4、 鉴定加固中有否楼梯的计算?
答:暂时没有对楼梯的鉴定加固。

5、 桩筏有限元计算,采用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程序给出的结果中没有桩刚度?
答:采用单向压缩分层法,需要输入地质资料,再结合明德林公式进行内力计算,不需要直接输入桩刚度。采用倒楼盖法、弹性地基梁板法时需要输入桩刚度。

6、 筏板基础中,执行“单墙冲板”命令,有时弹出的抗冲切与冲切力比值为999,什么意思?
答:是墙下破坏锥体内反力大于墙设计轴力,此时冲切力为负值,程序显示999。

7、 桩筏有限元计算中的群桩沉降放大系数,程序如何选取?
答:放大系数程序自动计算(要输入地质资料),取决于桩的长径比、桩距径比、桩土刚度比K。详细计算方法可参考JCCAD说明书。

8、 某带型钢混凝土柱子结构,SATWE中震不屈服计算时柱计算结果不满足,但中震弹性下反而满足。
答:是柱子内型钢和混凝土剪力比超限。当计算中震不屈服时,型钢和混凝土剪力比的算法按照强度标准值计算,此时刚好不满足规范要求,所以显红。而中震弹性计算时材料强度按照设计值,不存在此情况。

9、 弹塑性静力分析PUSH-OVER结果中如何查看弹塑性位移角所在层号?
答:PUSH中求取性能点的时候只显示性能点的出现的步数,不显示性能点出位移角所在的楼层数。因为性能点可能不在整数步,可以根据提示的步数,找到在附近步数的各楼层弹塑性位移角的值,以此找到性能点处位移角的楼层号。

10、某模型已经布置了桩承台基础,现有另一模型底层网格与其几乎一样,可否将桩基础拷贝进来?
答:可以将布置好桩基础模型文件夹中的jcsr.jc拷贝到新模型文件夹中。

11、基础地质资料输入中桩侧阻力和端阻力是什么值?
答:输入极限侧阻力、端阻力标准值,主要用于上海规范时。国家规范程序根据土层名称自动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程》2008版表5.3.5取值,没有用到用户输入的值。该参数可用于桩承载力估算,明德林公式计算桩基沉降等。

12、桩筏有限元计算后,结果“总信息”中分别输出“梁板弯矩图”和“人防弯矩图”,二者什么关系?
答:考虑到人防配筋时材料强度有放大,与其他荷载组合不同,为方便对比,“梁板弯矩图”中不包括人防荷载弯矩,但给出的“配筋量图”中包含了所有荷载产生的最大配筋。

13、平板筏板基础中,地基规范8.4.9条,距柱边h0处筏板的剪切承载力如何计算?
答:可以通过筏板有限元结果的“板剪力图”验算。


1、PMCAD中一片剪力墙上不能同时布置两个洞口,如何处理?
答:可在墙轴线中部加一节点,将其分为两个墙,再布置洞口。

2、 新混凝土规范11.7.10条,对于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梁,当跨高比小于2.5时,除普通箍筋外宜配置斜向交叉钢筋,并给出交叉筋计算公式,SATWE有否执行该条款?
答:暂未执行。

3、新混凝土规范11.7.11条,连梁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SATWE如何处理的?
答:10新规范版SATWE按照新高规第7.2.24条执行:跨高比(l/hb)不大于1.5的连梁,非抗震设计时,其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为0.2%;抗震设计时,其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宜符合表7.2.24的要求;跨高比大于1.5的连梁,其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按框架梁的要求采用。(新增条文)

4、PMCAD“画结构平面图”中板配筋的计算,可否输入板面负荷载计算?
答:不能计算负荷载。

5、2010版规定水平力程序如何计算?
答:规定水平力理解为模拟地震作用的一组静态地震力。用于框剪结构中框架倾覆力矩的计算、位移比的计算。程序计算提供两种方法:
方法一:规定水平力以层为单位,根据上下楼层剪力差计算出来,再作用于本层质心来计算位移比。可通过WZQ.OUT文件得到。比如3层X向规定水平力,查看SATWE周期结果文件WZQ.OUT,3层和4层的层剪力Vx分别为200和150,则3层对应X向规定水平力为50。
方法二:以节点为单位,由CQC组合的各个有质量节点上的地震力。用于楼层概念不清晰的情况,如错层、广义层建模等。

6、30层结构,个别柱子做柱下独立基础,地基承载力达2500kPA,2010版基础CAD计算独立基础高度达到2m,什么原因?
答:是由于按新地基基础规范,计算剪切。由于荷载大,基础底面反力大,剪力相应大,导致基础高度大。

7、墙保护层厚度,SATWE中如何填?
答:未提供墙保护层厚度输入。由于剪力墙暗柱内配筋较多,纵向钢筋合力点距截面边缘的距离,程序取一个固定值,并不依赖于保护层厚度。

8、2010新版SATWE计算圆形钢管混凝土,出现“圆形钢管混凝土柱轴向压力偏心率超限”的提示,该项验算哪个规范有规定?
答:2011新高规第11章关于钢管混凝土的规定。

9、边框柱定义为框支柱后,内力很大。
答:定义为框支柱后,程序执行了框支柱剪力占底部剪力百分比的规范要求,对框支柱的地震力进行了调整。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需不需要对边框柱进行框支柱的调整。

10、桩承台基础,使用基础CAD中桩筏有限元计算,配筋结果不符合一般规律?
答:有限元计算网格划分方式的不同,可能导致内力的不同。该模型带桩,最好使用程序中的“布置构件(梁、墙、板带)网格及桩位”的方式来划分单元,计算结果与一般规律相符。

11、SATWE结果文件中“底层最大柱、墙内力组合”有无包含吊车荷载?
答:未包含。

12、2010新版SATWE风荷载参数中,要填入X、Y两个方向基本周期,如何填写?
答:该填入方法在PMSAP模块中已使用多年。现SATWE加入,是为了两个方向风力计算更精确,用户可先进行地震计算,在结果文件WZQ.OUT中查看X、Y向的第一平动周期填入。注意不要填入平动系数。

13、某根梁,梁上无集中力,梁跨上也无其他梁与其连接,SATWE剪力包络图显示有突变,不是直线,是否正常?
答:在突变的两侧,不同位置截面对应的控制剪力由不同的荷载组合得到,产生突变,是可能出现的。但恒、活等单工况下的剪力图均为连续直线。


1、SATWE计算无梁楼盖结构时,除在柱轴线处加虚梁外,为使柱子配筋更准确,经常在板跨中也加虚梁。如将该模型进入SLABCAD第四步板带划分时,跨中虚梁处也被认为是柱上板带,不合理。如何处理 ?
答:可以分开两个模型。跨中带虚梁的模型用于SATWE整体计算,跨中不带虚梁的模型用于SLABCAD楼板的计算。

2、SATWE如设置了弹性板6和强制刚性板假定,同时勾选了“强制刚性板时保留板面外刚度”,此时是否需要将中梁刚度放大系数改为1?
答:需要将其改为1,以免重复考虑板对梁的刚度影响。

3、中震不屈服计算后,如何看出程序执行了相应调整?
答:在2010版SATWE中
(1) 可以从结果“构件信息”文本文件中,看到钢筋材料强度采用了标准值,荷载分项系数均取1.0;此时风与地震不同时组合。
(2) 关于不进行强剪弱弯的放大——例如某框架梁,二级抗震,“构件信息”中其设计剪力V如是带地震的组合,则可通过对应的荷载组合系数和各工况标准值,直接手算组合得到,证明其未进行强剪弱弯的放大。否则该剪力要比手算组合的大。
(3)关于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取1.0——可由上面的剪力V代入相应公式,取γRE为1.0,手算求得配筋面积应与程序给出的相符。

4、08与10版SATWE计算结果有何差别?
答:两版本内核并无大的改变,在对比计算时,可以先查看各杆件在恒、活、风、地震下的内力标准值是否一致。注意保持参数一致,如梁刚度放大系数、保护层厚度、是否考虑梁柱交接处刚域、地震及风的阻尼比等等;如上述参数一致,则两版本构件内力标准值应几乎一样或仅有微小差别。

5、基础CAD中,布置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退出“基础人机交互输入”时显示的反力大于后续“弹性地基梁计算”的反力,什么原因?
答:“基础人机交互输入”中的反力为标准组合下,“弹性地基梁计算”反力为基本组合下,所以一般前者要小。出现前者大的原因是标准组合时梁上覆土重的计算。如使用基础参数中的“自动计算覆土重”则程序将地梁底面直至正负0都认为有覆土,此时地梁反力可能偏大,可使用手工输入“单位面积覆土重”。

6、2010新版SATWE,非加强区一级抗震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纵筋配筋率为0.9%,从何而来?
答:按新高规7.2.16-4条第1款的规定,对于连体、错层、B级高度剪力墙,其纵向最小配筋较表7.2.16中提高0.1%。该表中初始为0.8%。

7、STS钢结构框架计算中,钢管柱与钢管梁能否做螺栓连接?
答:目前钢结构模块中只提供常见的工字梁与各类柱子的连接节点设计及出图。

8、2010新高规3.11节提到的结构性能设计,在程序如何实现?
答:该条文提到的不同性能水准对应的公式,实质就是SATWE参数里的中、大震不屈服及弹性设计选项,用户可通过不同水准相应的公式,选择不屈服或弹性进行设计。

9、SATWE定义弹性膜后算出来结果与刚性板没差异?
答:该模型只有一层且为地下室,由于地下室默认强制刚性板假定(即使定义了弹性板),所以造成所有楼层均是刚性楼板,定义的弹性膜无效。

10、钢管混凝土柱的计算长度与手算不符?
答:用户按照为无侧移计算,但是在SATWE参数中勾选了有侧移导致区别。程序按照《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 28:90计算,但要注意参数中有无侧移的开关。

11、桩承台+防水板,防水板以筏板的形式输入,进入基础CAD“防水板计算“后,桩承台丢失,什么原因?
答:因为基础建模时桩承台底标高大于防水板底标高导致的,此时程序无法识别到承台,可以将二者底标高平齐。

12、请问复杂楼板SLABCAD里,如布置了板上方形或圆形小洞口,洞口荷载会自动扣除吗?
答:会自动扣除,该洞口也不会被划分单元。

全部回复(1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huangyongfaxin
    :P:P:P:P:P:P:P:P:P:P:P:P:P:P:P
    2017-09-11 17:24:1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hnsummit
    hnsummit 板凳
    谢谢楼主分享。
    2014-09-24 23:15: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30.87 万条内容 · 51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讨论一下大地下室建模的方式

我先说下我的建模方式,就是先把地下室的图纸画好,主要是塔楼以外的地方,转入pkpm模型,在转入单体相对应位置的模型,建立好周边关系后,在把塔楼的上部模型转过来,一般都是转好后,分成两块或三块计算,这样大规模修改的时候有问题,不知道怎么操作,太麻烦啦,希望大家多讨论一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