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从张永和的建筑设计,解读“非常建筑”

从张永和的建筑设计,解读“非常建筑”

发布于:2006-06-03 23:53:03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张永和无疑是中国目前最火的建筑师。其建筑活动因与先锋性联系紧密,又冠以极酷的“非常建筑”一词,因此青年建筑师和学生将其视为心中的“偶像”也就不足为奇。这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我们毕竟有了自己的“明星”。目前评论张永和的建筑活动将对当代中国建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似乎为时过早,但其思考建筑的方式、严谨准确的文字表述以及看似“非常”实则“平常”的建筑作品的确给当下沉闷的中国建筑界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阅读张永和的文章和体验他的建筑(包括纸上建筑),有以下的一些认识:
“非常建筑”在对空间的阐释中尽管极少引用哲学概念,但我们仍然能够察觉到其中隐含的对现象学精神的领悟。这是因为其一:他的建筑操作的起点基本上是排斥中介而希望直接把握事物本身的,无论这一中介来自权威还是源于习性。这也是他在美从学期间拒绝阅读大师作品的原因(当然为了教书之需,他后来又补上了这一课);其二:他思考建筑的态度和视点的多样性显示出他无意通过体系的折叠而将对空间的理解抓在手中。因此他不是一位具有体系思想的建筑师。

“非常建筑”一词带有明显的对传统建筑学或造型中心主义的批判和反动。“非常建筑”认为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建筑并不一定是正常的建筑,建筑师对“形象建筑”以及造型中心主义的偏执已导致了对建筑基本问题的淡忘甚至是放弃,我们必须在对建筑本体的重新追问中还建筑以本来面目。因此,“非常建筑”也可理解为是对所谓的常规建筑的反动,是一种“日常建筑”、“平常建筑”或是“基本建筑”。 其基本策略大致包括两个方面:建筑活动本身即是一种日常活动;建筑应该面向日常生活和人的日常行为,并以对它们的观察和研究为建筑操作的起点,而这往往是所谓主流建筑学所忽略甚至是不屑一顾的。

“非常建筑”对人的日常行为模式的分析是建立在行为的权宜性和行为场景组织的基础上的。关于人的日常行为,“非常建筑”则认为人的行为并非是按照事先规定的原则进行的,而是行动者根据局部情况和场景条件,依赖自身无止境的努力完成的。建筑师之所以对这种权宜性熟视无睹,是因为他们将这些为了维持行为所进行的努力、方法和过程都视为理所当然、见怪不怪的现象。因此要使这些“普通行为”显现出来就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来有系统地破坏这些想当然性,于是生动的局部引入和使环境陌生化即是“非常建筑”经常采用的方法。例如在“取景箱”中,张永和即试图探索在人们进入取景箱而对周围环境所进行的局部失范的观察中所引发的新的可见性和启发性(图1)。在此基础上,“非常建筑”进一步认为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场景性和局部性的实践,场景本身即是建筑活动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和空间环境不仅具有空间局部性,也具有结构局部性。与此同时,“非常建筑”认为人体在传统建筑学中仅仅作为一种物质客体存在而被严重歪曲,我们应该重申人体之于环境的重要意义。人体不仅是意识自我投射的实际环境,而且也是我们精神地、具体地把握环境的身心统一体。这种源于梅洛·庞蒂的思想与传统建筑学的人—环境的两分概念截然不同。我们可在“头宅、衫宅”中体会到场景、主体的人和肉身的三位一体(图2~3)。但这种三位一体的思想有时贯彻得并不彻底。例如在“烟斗——纪念性物体”中,作为身体一部分的手与烟斗的关系仅仅体现在开启的时间过程中,它更多体现的只是烟斗这一容器中的空间内容而不是作为主体的人之于烟斗的关系(图4)。在这一作品中,现代主义大写的人仅仅发生了体量大小的变化,本质上仍然是抽象的。

“回到事物本身”这一现象学的原则所体现的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反映在“非常建筑”中即设计方法的适当性。如果将一个预先设计好的固定模式套用在不同的建筑环境中,那么人行为的可见性和现象的生动性即会消失,这样的建筑也就失去了真实性和原则性。因此,“非常建筑”并不想引导一种严格的方法性探索,而是主张当一种方法能够使思考或观察获得实际推理过程的特征时挪捎谜庖环椒ǎ簿褪撬怠胺浅=ㄖ敝髡诺氖橇ν几菹窒蠹俺【暗奶氐恪耙虻刂埔恕钡刂贫占渖杓频牟呗裕股杓撇呗杂攵韵笸骋黄鹄础@纾本┑南馐槲萸康鞯氖怯Ω萆杓品椒ǖ亩捞匦栽颍咛宓慕ㄖ侍庥肷杓品椒ǜ咏裘艿亟岷希ㄍ迹担?

“非常建筑”当然不会仅仅停留于对空间纯粹概念的塑造上。我们不难理解一位严肃的建筑师对于建造的冲动,因为脱离了建造也就无法构筑空间容器的实体部分,空间也就无从谈起。在《平常建筑》1一文对密斯和卒姆托的构造方式和细部节点的研究中,张永和所讨论的是“建造如何构成建筑的意义”而不是“建造在建筑中的意义”,通过不厌其烦的文字和推导,他实际上所要传达的是这样一个信息,即建造的材料不仅直接参与了空间品质的营造,而且各种材料的不同材性的组合还可以体现自然的力量和人文的因素。这一理念在“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楼”中得以具体化(图6)。但对非物质性建造的拒斥以及对于建造活动本身的意义、建造的正向和逆向过程、建造与人身体及社会的互动却并不是“非常建筑”所关注的,或者是有意忽略的。因此基于这一层面,“非常建筑”似乎又回复到了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学而“先锋”不起来了。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iuguoxin
    liuguoxin 沙发
    没有人顶吗?
    2006-06-08 09:29:08

    回复 举报
    赞同0
  • liuguoxin
    liuguoxin 板凳
    顶一下撒!
    2006-06-06 20:57:0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6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设计要以人为本

一个建筑师要深入了解人民的愿望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