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新地标建筑

新地标建筑

发布于:2006-05-28 17:24:28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复制转发]



标题
《从古罗马建筑看待今天的“新地标”》

作者:严威
学号:20034480218

指导老师:陈蕾

日期:06年04月

参考资料《周卜颐文集》,《建筑学报——世界》
《外国建筑史》等









从古罗马建筑看待今天的“新地标”
关键词
古罗马建筑的矛盾 《建筑十书》的成就 我们的地标建筑
摘要
古罗马(公元1-3世纪)的建筑的类型很多,尤其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建筑类型多,各种公共建筑形制相当特化,这是很大进步。但是他们的建筑都是为阶级力量的权威和腐朽,野蛮的生活服务。由于古罗马社会把侵略和腐化都发展到极致,所以古罗马建筑中造成矛盾特别尖锐。由于建筑事业发达,建筑学的著作应运而生,奥古斯都的军事的工程师维特鲁威(Marius Vitravii Pollinis )的《建筑十书》比较系统的编录了当时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成就。他认为一切建筑都应该恰如其分地考虑坚固耐久,便利实用,美丽悦目。然罗马帝国今天的领地上的遗迹——凯旋门,嘎河水道,恺撒广场,角斗场......无一不是今天他们的地标!纵观国内现在的建筑思潮与理念,国内建筑市场的巨大需求,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对宽裕,城市及建筑设计领域出现了追求形式,盲目追求新奇的,追求"新地标"的现象!

正文
古罗马建筑类型很多,尤其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建筑类型多,各种公共建筑物的性质相当特化,但他按作用分为两大类:一,为军事帝国的军事服务的;二,为奴隶主阶级最腐朽,最野蛮的生活服务的.由于古罗马社会把侵略和腐化都发展到了极致,所以他们在古罗马建筑中造成的矛盾特别尖锐.
古罗马(公元1~3世纪)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是分布于意大利半岛南部,希腊,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等地的各个希腊化国家以及古老的伊达拉里亚文化和建筑交流融合,各地区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是希腊的建筑性质和造型,其次是伊达拉里亚的工程技术;另外,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是周围各区域里努力制度的极盛时期,生产力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经济发达,技术空前进步。凭借古代世界最光辉的建筑技术,券拱结构,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要求,适应性很强,并且发展了建筑内部空间艺术,也完善了柱式和券拱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古罗马建筑,都是为了现实的世俗生活服务的,而罗马显示的世俗生活极其发达,罗马的建筑创作领域广阔,建筑类型多,形制推敲深入,特化而成熟.因此罗马建筑的适应性很强.样式手法很丰富,结构水平高,而且建立了初步的科学理论,对后世欧洲乃至世界的建筑产生了巨大影响!
凯旋门是为了炫耀侵略战争的胜利,在许多城市里建造起来!罗马城里面的替度斯凯旋门是为了纪念攻占耶路撒冷而建的,塞维鲁斯凯旋门是为了纪念对Prthia人的胜利,君士坦丁凯旋门是为了纪念战胜Maxentine...这些高大华贵的建筑无疑是一个又一个的地标!然,除开了建筑艺术的角度,我们能对这样的构筑物产生什么样的情素!?这些建筑物所倾诉的是异端什么样的历史?!它们是否在现代建筑中还有生命力!?他们唯一的作用是充斥着古老的罗马城.历史的认同表现在对历史的模仿和重构上,然我们今天并未见到他们的再现!
为腐朽生活服务的建筑物--共和时期的广场,各式剧场,角斗场等.是统治阶级为了腐化生活,以及用各种热闹的,粗野的甚至血腥的"娱乐"取悦游氓.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这些建筑物是古罗马建筑主要的代表,在它们身上体现着奴隶军事帝国建筑固有的矛盾!奴隶主把他们的狂妄心理和鄙俗趣味强加到建筑上使它们往往带有浮夸的傲岸和无节制的严厉,这些东西同罗马建筑的扩大雄浑刺眼的矛盾着!巨大的生产实践也占有了巨大的生产力.非生产性的消费和投入往往破坏了耗尽了生产力,必然导致社会的变革!
由于建筑事业发达,建筑学的著作应运而生,奥古斯都的军事的工程师维特鲁威(Marius Vitravii Pollinis )的《建筑十书 》比较系统的编录了当时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成就。包括建筑师的修养与教育,建筑构图的一般法则,柱式,城市规划原理,市政设施,公共建筑物和住宅设计原理,材料的性质,生产和使用等.
《建筑十书》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这个体系很全面,两千多年来,尽管建筑科学有重大进步,内容丰富多了,深入多了,他的体系依然有效.作者用科学的态度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维特鲁威相当全面地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他指出,"一切建筑物都应当恰如其分地考虑到坚固耐久,便利使用,美丽悦目,"并把这个主张贯彻到权术的各个方面.维特鲁威按照古希腊的传统,把理性原则和只管感受结合起来,把理想化的美结合起来,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是世界各国建筑设计倡导的准则!

从历史的足迹我们可以发觉,古代的建筑艺术的发展给我们很多理性的启示--我们的历史经理了许多社会制度和社会变革.建筑成为记录变革的无声的语言,精练的文字!我们现在的建筑师应该以史为荐.总结出自己的设计思路.融合社会的变革与需要.体现建筑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成为地域性的代表——地标!
中国建筑市场的巨大需求,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对宽裕,城市及建筑设计领域出现了片面追求形式,盲目追求新奇的"新地标"现象.反映了城市环境中首先是各种建设项目相互攀比,政党城市标志和形象工程.
仲德昆教授(东南大学博导)地标建筑是Kevin Lynch提出的城市设计五要素之一,是城市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地标要特别注重起品位,比如CCTV,违背了建筑最基本的原则和规律.地标建筑是大众艺术,带有强迫性,往往占据最终要的位置,或高度,或景观.地标要独树一帜,但不排斥与环境融为一体;地标更强调对比,这是他的特色!
五合国际(世界著名跨国建筑设计集团)中国经理刘力博士:地标--醒目,标志,规模性.标志名片,国家象征!地标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活动分不开,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勇于尝试新技术,新结构的使用.社会的争议的挑战!建筑想台是由于技术革命创新的新形态,应该值得推崇.然我们身边的新建筑都是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而且不考虑协调.牵涉到中国的民族文化,民族情节.强势经济带来强势文化,文化的载体之一是建筑,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某一个台阶.只要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带动了文化自信心,这样的现象才能得到改变.第二个层面是经济层面。主要讲技术。我们的"地标’往往技术上不如形式上追求那么多.比如北京西环,美却高能耗!建筑师是平衡者,平衡业主,政府(容积,限高,城市风貌等)线装环境的需求,市场的需求.建筑主要解决功能问题,形象只是其中很弱的一个部分.建筑死撑是一门实用艺术,带点艺术性罢了!建筑具有独立性,然城市是合成体.太强调建筑的个体尊严,就忽视了整个城市的尊严.
建筑是为人类提供最适宜工作和生活的场所,设计需要处理好建筑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注重适用,经济美观三方面的协调.建筑作为实体性建设活动,必然通过外在的建筑形式和空间形态体现出来.吸收消化国外优秀建筑的精华无可厚非.但建筑的创作绝非标新立异,因此把对外国建筑师的"学习"停留在形式的照搬或模仿上显得非常不妥.表达建筑的时代内涵,文化特征,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在建筑中的义勇等许多方面.
北京大学教授王昀:现代化是人对现代生活的一种追求状态,以发达国家水平作为标准。并非纯粹的新材料,怪造型!大量的聚落调查表明(包括西方中世纪遗址):很多城市过去遇到的问题今天依然存在!也就是说对建筑的需求与过去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地标:要么高度,要么造型!产生原因有甲方要求和建筑师希望降旗对建筑的理解和理念糅合在建筑中的时候。他们需要社会的认可,具有文化底蕴和时代文化的代表性!
为什么我们要改革开放,要请外国建筑师设计?因为我们落后,要学习,学习什么?学习科学技术,但是我们学习的是技术么?是形式,是创意,理念,造型,形象方面的多,科学虽然也学了,但是太少?!比如我们现在的房子,有什么技术含量?跟格外建筑能比么?任何一个保温墙体的做法,门窗的做法都不能比!--有点本末倒置,工程技术才是皮,造型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发掘地方文化 ,营造地域特色!越来越多的国外建筑事务所进入中国市场,他们的设计实践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带来了先进的理论和理念!但国外一些建筑事务所一些超越我国城市的发展阶段,劳命伤财的设计方案也于时尚,新奇的建筑外形符合某些领导或者业主在崇洋思想下的追求"大气魄"的爱好.而得以实践!破坏了传统的城市风貌.
真正作到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注重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结合和协作,设计中结合使用功能,增强运用生态适宜技术的意识,树立建筑材料循环使用的意识!
具有独创性,充满建筑个性,满足功能,物质,精神元素.有内涵,被广泛的认可与认同,即为"地标".哪怕是一小品建筑!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welcomevaze2001
    地标建筑,每一个建筑师成功的标志。有很多人削尖了脑袋往这个顶峰上挤,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2007-12-10 09:19:10

    回复 举报
    赞同0
  • jojo.ever
    jojo.ever 板凳
    不错哦~~~
    最近在看呢
    2007-11-01 19:01:01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1.04 万条内容 · 28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大师的风采---手稿

1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