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暖通空调 \ 制冷技术 \ 制冷技术核心(转贴)

制冷技术核心(转贴)

发布于:2006-05-27 11:36:27 来自:暖通空调/制冷技术 [复制转发]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与离心式鼓风机极为相似。但它的工作原理与活塞式压缩机有根本的区别,它不是利用汽缸容积减小的方式来提高汽体的压力,而是依靠动能的变化来提高汽体压力。离心式压缩机具有带叶片的工作轮,当工作轮转动时,叶片就带动汽体运动或者使汽体得到动能,然后使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从而提高汽体的压力。这种压缩机由于它工作时不断地将制冷剂蒸汽吸入,又不断地沿半径方向被甩出去,所以称这种型式的压缩机为离心式压缩机。其中根据压缩机中安装的工作轮数量的多少,分为单级式和多级式。如果只有一个工作轮,就称为单级离心式压缩机,如果是由几个工作轮串联而组成,就称为多级离心式压缩机。在空调中,由于压力增高较少,所以一般都是采用单级,其它方面所用的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大都是多级的。单级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构造主要由工作轮、扩压器和蜗壳等所组成,如图

1148700995718.jpg

全部回复(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zhangzezhi1023
    以上的大哥?
    有么哦有关于涡旋压缩机的排气量和吸气量的计算公式啊?
    有的话,麻烦大哥们慷慨一下,发一份到我的邮箱内好吗?
    我的邮箱是:zhangzezhi1023@tom.com
    2006-06-23 13:06:2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cnlwh
    cnlwh 板凳
    你的标题把我看晕了。建议改为:

    制冷系统核心。
    2006-06-20 19:50:20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制冷技术

返回版块

14.61 万条内容 · 80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神舟六号除湿与通风[转帖]

长时间的环境控制技术中,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除湿。航天员一进舱,接触到的是大气环境,但这个环境怎样长时间地保持良好,关键就是大气的相对湿度怎样保持很合适。这在地面能很好解决,但在飞船里就没有那么容易,因为飞船里空气的容积只有15立方米,两个航天员坐在里头,人体要往外排湿,人呼出气体所带的水蒸气以及皮肤蒸发出来的水蒸气都要进入舱内空气中。一个人一天要散发出1.8公斤的水蒸气,两个人一天就是3.6公斤,在15立方米的狭小空间里,几个小时就能让空气里的水蒸气饱和。水蒸气饱和之后,不仅人待在里面很不舒服,更可怕的是水蒸气会结成露珠,在失重条件下处于飘浮状态,如果这些露珠飘浮到舱内的电器设备上,特别是插头等,很有可能引起舱内电路短路,从而产生非常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必须解决好除湿问题。   王永志告诉记者,对此,“神六”是“有备而飞”,设计人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跟地面上不一样,在舱内的失重条件下,水蒸气结成露珠后飘浮,没有对流,并且去向不定,可左可右,没有一定的路径。要收集这些露珠和水蒸气,就必须用风机把它们驱散到要收集它们的容器的附近,然后再把它们抽进容器里,进行冷凝,从而把水集中起来,整个过程非常费劲,这叫主动除湿;还有一种方法是被动除湿,即用吸湿的材料把水蒸气吸附掉。但是,人呼出的气体里不仅有水蒸气,还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多了,空气就不新鲜,人在里面也会不舒服,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了1%时人会感到非常不舒服。对此,“神六”也在舱内设了吸收装置把二氧化碳吸附掉。除了二氧化碳,舱内还会有其它异味气体。王永志说,这些气体同样也要被吸附掉,才能解决环境问题。另外,环境控制技术还包括氧气的保证、温度的控制等,这些技术在前5次飞行中已经做得非常成熟,而除湿和除二氧化碳等气体则是“神六”飞行环境控制技术方面的一个新突破,王永志说:“这些技术在‘神六’中会被检验是否成功,从而为今后的后续飞行提供参考。”   关于航天员生活保障方面,张柏楠说,舱内衣食住行类的生活设施跟日常一样。吃的方面,航天员的食品除了中餐之外,还有一些很好吃的点心;餐具和餐盘跟平时略有不同,能方便地固定食品;还有残渣收集器,航天员在吃东西时可能会有残渣飞出来,如果落在了飞船的其他地方,可能会引起麻烦或者故障。住的方面,在舱内为航天员找了合适的区域,这个区域要有比较好的通风环境,因为在失重状态下通风不好就会缺氧,这对航天员的睡眠和健康不利,所以这个区域的风速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