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3-03-26 17:32:26
来自:站务休闲/站长办公室
[复制转发]
——访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袁志彬先生
《中国水业》:回顾近期城市供水方面的新闻,除了企业改制和水价调整之外,分质供水当数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在本刊筹备期间,一位新闻界的朋友谈起前几年如何炒热饮水机市场,还大发时势造英雄之感慨。您能否简要勾划一下我国目前城市分质供水的现状。
袁志彬:目前,人们一般所说的分质供水,主要指小区内的优质供水。供水方式主要有桶装供水和管道供水。
上海部分地区及国内有些城市建立了净水供应站,都采用桶装供水方式。桶装供水方式在上海同济大学家属住宅区(同济新村)实施了一段时间。实践证明,在供水范围较小及已建成的住宅区比较可行。
桶装供水投资省,工程实施快,缺点也十分明显:
①用户使用时不如管道供水那样方便、灵活;
②由于各种原因(如年老体弱、家庭入口少等),饮用水的使用率会受一定影响;
③装水桶如保管不妥,会带来二次污染。
“管道分质供水” 则是在小区设立净水站,将自来水进一步深度处理、加工和净化,在原有的自来水管道系统基础上,再增设一条独立的优质饮用水供水管道,将水输送到用户,供居民直接饮用。同时,将城市供水作为一般生活用水。
“管道分质供水”省去了自取或送水、水质有保证,使用方便,用户确定,供水量不限。但是,管道供水需要另设一套卫生要求严格的供水系统进入用户厨房,增加了工程投资。
《中国水业》:分质供水在月内最近几年才兴起,一些从国外回来的人对国外拧开水龙头就能喝称羡不已。请您对国外这方面的情况作一个简单扼要的介绍。
袁志彬:在国外,分质供水有着长期的历史。国外现有的分质供水系统都是以可饮用水系统作为城市主体供水系统。而另设管网系统将低质水、回用水或海水供冲洗卫生洁具、清洗车辆、园林绿化、浇洒道路及部分工业用水(如冷却水)。这种系统称为非饮用水系统,通常是局部或区域性的,是供水主体系统的补充。设立非饮用水系统,显然是着眼于合理利用水资源及降低水处理费用。
我国国内现有的分质供水系统,如上海桃浦工业区工业用水系统、青岛的城市污水回用系统,特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海水冲厕系统,以及其它一些城市现有或拟议中的区域性分质供水系统与国外在形式与内容上比较接近。
日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引入复式分质供水系统——“中水道” 系统。该系统的低质水的原水主要来自建筑物、住宅区、城市内部的下水,经过处理后,重新在自己原来的场所再利用。由于它的水质次于“上水”,优于“下水”,故被称为“中水”。这样,不仅保障了城市供水,更保护了水环境,节约了水资源,促进了水系生态的正常循环,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美国供水工程协会(AWWA)下属分质供水分会于1983年提出的《分质供水指南》总结国际上现有分质供水经验,并期望以此为起点,为建立全美统一的分质供水标准规范奠定基础。
《分质供水指南》对有关术语定义为:
可饮用水——符合联邦与州政府水质标准,用于饮用、烹调与清洗的水。
非饮用水——人们偶然消费而不致造成危害,用于非饮用用途的水,在家庭只用于冲洗卫生洁具(冲厕)。
美国环保局认为,净水器和瓶装水只能作为改善水质的临时措施,因为使用净水器和瓶装水并不被认为是能满足《安全饮用水法案修正案》规定的最大污染物浓度的方法,因为它们并不能提供全部生活用水。
美国供水工程协会表示,由它向居民家庭提供的生活用水,即用户的每个水龙头的出水,都是可饮用的。
《中国水业》:目前有一种分质供水的设想,即在城市中另设管网供应少量专供饮(食)用的“纯净水”,而将城市自来水作为“一般用水”。这同您所介绍的国外现有的分质供水好像是两个概念,内涵有很大的差别。
袁志彬:对,目前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生活用水中仅占2%左右的饮用水应该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其它98%的非饮用水水质至少在目前可以不严格控制。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或者是一种误解。
城市全部用水都处理到饮用水标准确无必要,但有理由按饮用水标准考虑的用水量远不止总用水量的1~2%。从健康需求和用户心理两方面考虑,生活用水中可饮用部分所占比例,国内外介绍应达到40~50%,它包括了厨房洗涤、淋浴洗涤等。
有关研究初步显示:水中有害物质特别是挥发性有机物,被人体各部分吸收的比例大致是:1/3由口腔摄入(饮用和进食),1/3在洗漱和洗浴时由皮肤吸收,1/3在洗浴时随水汽或气溶胶经呼吸道吸收。此外,生活中相当一部分清洗用水也需合格的生活饮用水。
《中国水业》:请您对呼吸和皮肤吸收这两条途径作进一步的说明。
袁志彬:关于呼吸,由于水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物质,在水被加热时,就会挥发出来,弥漫在水蒸汽和气溶胶中,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呼吸道和肺部,进而影响人体健康。有研究表明,当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