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钢结构工程 \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发布于:2011-06-04 13:09:04 来自:建筑结构/钢结构工程 [复制转发]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第一章 总则
o 第1.0.1条
o 第1.0.2条
o 第1.0.3条 本规程是遵照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GBJ83-8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冷弯薄壁型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8-87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结合网架结构的特点而编制的。在设计与施工中,除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外,尚应遵守《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91及其他有关规范的规定。
o 第1.0.4条 对受高温及强烈腐蚀等作用、有防火要求的网架结构,或承受动力荷载的楼层网架结构,应符合现行有关专门规范或规程的要求。直接承受中级或重级工作制的悬挂吊车荷载并需进行疲劳验算的网架结构,其疲劳强度及构造应经过专门的试验确定。
o 第1.0.5条 网架的选型及构造应综合考虑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与制作安装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网架结构中的杆件和节点,宜减少规格类型,以便于制作安装。
• 第二章 设计的一般规定
o 第2.0.1条 网架结构可选用下列常用形式(附录一):
一 、 有平面桁架系组成的两向正交正放网架、两向正交斜放网架、两向斜交斜放网架、三向网架、单向折线型网架。
二 、 由四角锥体组成的正放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棋盘型四角锥网架、斜放四角锥网架、星型四角锥网架。
三 、 由三角锥体组成的三角锥网架、抽空三角锥网架、蜂窝型三角锥网架。
o 第2.0.2条 网架的选型应结合工程的平面形状和跨度大小、支承情况、荷载大小、屋面构造、建筑设计等要求综合分析确定。网架构件步子必须保证不出现结构几何可变情况。
注:本规程中大、中、小跨度划分系针对屋盖而言;大跨度为60m以上;中跨度为30m-60m;小跨度为30m以下。
o 第2.0.3条 平面形状为矩形的周边支承网架,当其边长比(长边/短边)小于或等于1.5时,宜选用斜放四角锥网架、棋盘型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两向正交斜放网架、两向正交正放网架、正放四角锥网架。对中小跨度,也可选用星型四角锥网架和蜂窝型三角锥网架。当建筑要求长宽两个方向不等时,可选用两向斜交斜放网架。
o 第2.0.4条 平面形状为矩形的周边支承网架,当其边长比大于1.5时,宜选用两向正交正放网架,正放四角锥网架或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当其边长比小于2时,也可采用斜放四角锥网架。当平面狭长时,可采用单向折线型网架。
o 第2.0.5条 平面形状为矩形,三边支承一边开口的网架可按2.0.3条进行选型,其开口边可采取增加网架层数或适当增加整个网架高度等办法,网架开口边必须形成竖直的或倾斜的边桁架。
o 第2.0.6条 平面形状为矩形,多点支承网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正放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两向正交正放网架。对多点支承和周边支承相结合的多跨网架,还可选用两向正交斜放网架或斜放四角锥网架。
o 第2.0.7条 平面型状为圆形、正六边型及接近正六边心切为周边支承的网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三向网架、三角锥网架或抽空三角锥网架。对中小跨度,也可选用蜂窝型三角锥网架。
o 第2.0.8条 对跨度不大于40m多层建筑的楼层及跨度不大于60m的屋盖,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板代替上弦的组合网架结构。网架结构宜选用正放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两向正交正放网架、斜放四角锥网架、蜂窝型三角锥网架。
o 第2.0.9条 网架可采用上弦或下弦支承方式,如当采用下弦支承时,应在支座边形成竖直或倾斜的边桁架。
o 第2.0.10条 网架的网格尺寸和高度可根据网架形式、跨度大小、屋面材料以及构造要求和建筑功能等因素确定。对于周边支承的以下各类网架,可按表2.0.10选用。
o 第2.0.11条 多点支承的网架宜设柱帽。柱帽宜设于下弦平面之下(图2.0.11a);也可设置于上弦平面之上(图2.0.11b);或上弦节点直接搁置于柱顶,柱帽呈倒伞形(图2.0.11c)。

图2.0.11 点支承网架柱帽设置
o 第2.0.12条 多点支承网架的悬臂长度可取跨度的1/4-1/3。
o 第2.0.13条 当网架上弦杆节点间有集中荷载或需要减少压杆的计算长度时,可设置再分式腹杆。对于由平面桁架系组成的王家(图2.0.13a),或四角锥网架(图2.0.13b),当设置再分式腹杆时,应注意保证上弦杆在再分式腹杆平面外的稳定性。

图2.0.13 再分式腹杆设置
(a)用于平面桁架系网架;(b)用于四角锥体网架
o 第2.0.14条 网架屋面排水坡度的形式,可采用下列办法:
一 、上弦节点上加小立柱找坡(当小立柱较高时,必须注意小立柱自身的稳定性);
二 、网架变高度:
三 、整个网架起坡:
四 、支承柱变高度。
o 第2.0.15条 有起拱要求的网架,其拱度可取不大于短向跨度的1/300。
o 第2.0.16条 网架自重gok(KN/m2)可按下式估算:
gok=ξ√qw L2/200 (2.0.16)
式中 qw——除网架自重外的屋面荷载或楼面荷载的标准值(KN/m2);
L2——网架的短向跨度(m);
   ξ——系数,对于钢管网架取ξ=1.0,对于型钢网架取ξ=1.2。
o 第2.0.17条 网架结构的容许绕度不应超过下列数值:
用作屋盖——L2/250,用作楼层——L2/300。L2为网架的短向跨度。
• 第三章 网架结构的计算
o 第一节 一般计算原则
o 第二节 空间桁架位移法的计算原则
o 第三节 简化计算法
o 第四节 地震、温度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原则
设防烈度 场 地 类 别
Ⅰ Ⅱ Ⅲ-Ⅳ
8 - 0.08 0.10
9 0.15 0.15 0.20
o 第五节 组合网架结构的计算原则
•  第四章 杆件和节点的设计与构造
o 第一节 杆件
杆 件 节 点
螺栓球 焊接空心球 板结点
弦杆及支座腹杆 l 0.9l l
腹 杆 l 0.8l 0.8
o 第二节 焊接钢板节点
o 第三节 焊接空心球节点
o 第四节 螺栓球节点
o 第五节 支座节点
o 第六节 组合网架结构的节点构造
• 第五章 制作与安装
o 第一节 一般规定
o 第二节 制作与拼装要求
o 第三节 高空散装法
o 第四节 分条或分块安装法
o 第五节 高空滑移法
o 第六节 整体吊装法
o 第七节 整体提升法
o 第八节 整体吊升法
o 第九节 组合网架结构的施工
o 第十节 验收

附录一 常用网架形式

附图1.1 两相正交正放网架
注:周边宜设置水平支撑



















附录二、拟夹层板法的网架杆件内力计算公式及折算刚度
 











附录三 矩形平面周边简支网架拟夹层
板法的弯矩和挠度表
正交正放类网架(两向正交正放网架、正放四角锥网架、正放抽空四角锥网架)内力和挠度可按下列方法计算:
(一)根据网架平面的边长比λ=L1/L2,可直接查附表3.2.1-3.6.1求得拟夹层板的无量纲弯矩和挠度系数ρmx、ρmy、ρw。表中ρv表示网架剪切变形的参数,按下式确定。
ρv=π√D/C/L1 (附3.1)
式中 D、C——网架的折算抗弯、抗剪刚度,按附表2.1-2.3中的公式计算。
(二)当网架杆件截面选定后,由于考虑剪切变形和刚度变化的影响,拟夹层板的弯矩和挠度系数ρmx、ρmy、ρw应分别乘以相应的修正系数ηmx、ηmy、ηw=ηw1ηw2。其中ηmx、ηmy、ηw1可查附表3.2-2~3.6-2求得,ηw2可查附表3.1求得。
附表3.1中n表示网架抗弯刚度Dx及Dy根据变化情况而可划分区域的多少,如附图3.1所示。
挠度修正系数 附表3.1
n 1 2 3 4 5
ηw2 1.000 0.864 0.775 0.732 0.706
弯矩和挠度系数 附表3.2-1
λ=1.0
内力挠度 y/L1 x/L1
0.0 0.1 0.2 0.3 0.4 0.5
ρmx 0.0 0.772 0.746 0.667 0.524 0.306 0.000
0.1 0.734 0.710 0.636 0.502 0.294 0.000
0.2 0.624 0.605 0.546 0.436 0.260 0.000
0.3 0.453 0.440 0.400 0.326 0.201 0.000
0.4 0.238 0.231 0.212 0.176 0.114 0.000
0.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ρmy 0.0 0.772 0.734 0.624 0.453 0.238 0.000
0.1 0.746 0.710 0.605 0.440 0.232 0.000
0.2 0.667 0.636 0.546 0.440 0.211 0.000
0.3 0.524 0.502 0.436 0.326 0.176 0.000
0.4 0.306 0.294 0.260 0.201 0.114 0.000
0.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ρw 0.0 0.820

λ=1.1
内力挠度 y/L1 x/L1
0.0 0.1 0.2 0.3 0.4 0.5
ρmx 0.0 0.618 0.600 0.544 0.435 0.260 0.000
0.1 0.587 0.571 0.518 0.417 0.250 0.000
0.2 0.499 0.486 0.444 0.361 0.221 0.000
0.3 0.361 0.353 0.325 0.270 0.170 0.000
0.4 0.190 0.185 0.172 0.145 0.097 0.000
0.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ρmy 0.0 0.764 0.727 0.619 0.450 0.237 0.000
0.1 0.737 0.702 0.599 0.436 0.230 0.000
0.2 0.652 0.623 0.535 0.394 0.209 0.000
0.3 0.506 0.485 0.422 0.316 0.172 0.000
0.4 0.291 0.280 0.247 0.191 0.109 0.000
0.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ρw 0.0 0.666

λ=1.2
内力挠度 y/L1 x/L1
0.0 0.1 0.2 0.3 0.4 0.5
ρmx 0.0 0.486 0.475 0.438 0.359 0.220 0.000
0.1 0.462 0.452 0.417 0.344 0.212 0.000
0.2 0.392 0.384 0.357 0.298 0.187 0.000
0.3 0.284 0.279 0.260 0.221 0.145 0.000
0.4 0.149 0.146 0.137 0.119 0.082 0.000
0.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ρmy 0.0 0.732 0.697 0.594 0.434 0.228 0.000
0.1 0.704 0.671 0.574 0.420 0.222 0.000
0.2 0.620 0.592 0.510 0.377 0.201 0.000
0.3 0.477 0.457 0.398 0.300 0.164 0.000
0.4 0.271 0.261 0.231 0.179 0.103 0.000
0.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ρw 0.0 0.533
λ=1.3
内力挠度 y/L1 x/L1
0.0 0.1 0.2 0.3 0.4 0.5
ρmx 0.0 0.378 0.372 0.351 0.297 0.187 0.000
0.1 0.359 0.354 0.334 0.284 0.180 0.000
0.2 0.305 0.301 0.285 0.245 0.159 0.000
0.3 0.221 0.218 0.208 0.182 0.123 0.000
0.4 0.116 0.115 0.110 0.097 0.059 0.000
0.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ρmy 0.0 0.686 0.654 0.560 0.409 0.216 0.000
0.1 0.659 0.629 0.539 0.396 0.210 0.000
0.2 0.578 0.553 0.478 0.354 0.190 0.000
0.3 0.442 0.424 0.370 0.280 0.154 0.000
0.4 0.250 0.241 0.213 0.165 0.096 0.000
0.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ρw 0.0 0.424
λ=1.4
内力挠度 y/L1 x/L1
0.0 0.1 0.2 0.3 0.4 0.5
ρmx 0.0 0.291 0.290 0.231 0.246 0.161 0.000
0.1 0.277 0.276 0.268 0.236 0.155 0.000
0.2 0.235 0.234 0.228 0.203 0.137 0.000
0.3 0.171 0.170 0.166 0.150 0.106 0.000
0.4 0.090 0.089 0.087 0.080 0.059 0.000
0.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ρmy 0.0 0.633 0.604 0.519 0.381 0.202 0.000
0.1 0.607 0.580 0.500 0.369 0.196 0.000
0.2 0.532 0.509 0.441 0.329 0.177 0.000
0.3 0.405 0.389 0.341 0.259 0.143 0.000
0.4 0.228 0.220 0.194 0.152 0.089 0.000
0.5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ρw 0.0 0.336
弯矩和挠度的修正系数 附表3.2-2
λ=1.0

η ρv Dx/Dy
1.0 0.9 0.8 0.7 0.6 0.5
ηmx 0.2 0.998 0.945 0.885 0.819 0.744 0.659
0.3 0.996 0.945 0.889 0.825 0.754 0.673
0.4 0.993 0.945 0.893 0.833 0.766 0.690
ηmy 0.2 0.998 1.051 1.110 1.176 1.250 1.333
0.3 0.996 1.046 1.102 1.165 1.235 1.315
0.4 0.993 1.040 1.093 1.151 1.218 1.293
ηw 0.2 1.036 1.035 1.030 1.021 1.006 0.981
0.3 1.081 1.080 1.076 1.067 1.054 1.032
0.4 1.144 1.143 1.139 1.132 1.120 1.101

λ=1.1

η ρv Dx/Dy
1.0 0.9 0.8 0.7 0.6 0.5
ηmx 0.2 1.003 0.940 0.870 0.794 0.711 0.618
0.3 1.007 0.947 0.881 0.809 0.729 0.640
0.4 1.012 0.956 0.894 0.826 0.751 0.667
ηmy 0.2 0.994 1.036 1.081 1.131 1.185 1.244
0.3 0.987 1.027 1.070 1.117 1.169 1.226
0.4 0.979 1.016 1.056 1.100 1.149 1.203
ηw 0.2 1.040 1.029 1.014 0.994 0.967 0.931
0.3 1.091 1.081 1.067 1.048 1.023 0.989
0.4 1.162 1.152 1.139 1.122 1.100 1.069

λ=1.2

η ρv Dx/Dy
1.0 0.9 0.8 0.7 0.6 0.5
ηmx 0.2 1.012 0.938 0.860 0.776 0.685 0.586
0.3 1.024 0.955 0.880 0.800 0.712 0.617
0.4 1.039 0.975 0.905 0.829 0.746 0.656
ηmy 0.2 0.991 1.024 1.058 1.096 1.135 1.178
0.3 0.981 1.012 1.045 1.081 1.119 1.160
0.4 0.969 0.998 1.029 1.062 1.099 1.138
ηw 0.2 1.047 1.028 1.004 0.975 0.939 0.894
0.3 1.105 1.087 1.065 1.004 1.004 0.962
0.4 1.187 1.170 1.149 1.094 1.094 1.055

λ=1.3

η ρv Dx/Dy
1.0 0.9 0.8 0.7 0.6 0.5
ηmx 0.2 1.022 0.940 0.854 0.762 0.664 0.561
0.3 1.046 0.968 0.885 0.797 0.703 0.602
0.4 1.075 1.002 0.924 0.841 0.751 0.654
ηmy 0.2 0.989 1.014 1.041 1.069 1.098 1.128
0.3 0.977 1.001 1.026 1.053 1.081 1.111
0.4 0.963 0.985 1.009 1.034 1.061 1.090
ηw 0.2 1.055 1.029 0.998 0.963 0.920 0.869
0.3 1.122 1.098 1.069 1.036 0.996 0.947
0.4 1.217 1.194 1.168 1.137 1.100 1.055

λ=1.4

η ρv Dx/Dy
1.0 0.9 0.8 0.7 0.6 0.5
ηmx 0.2 1.035 0.945 0.851 0.752 0.648 0.540
0.3 1.073 0.987 0.897 0.801 0.703 0.594
0.4 1.119 1.038 0.952 0.861 0.764 0.660
ηmy 0.2 0.988 1.007 1.027 1.048 1.069 1.090
0.3 0.974 0.993 1.012 1.032 1.053 1.074
0.4 0.958 0.976 0.995 1.014 1.034 1.055
ηw 0.2 1.064 1.032 0.997 0.956 0.908 0.852
0.3 1.143 1.113 1.079 1.041 0.996 0.943
0.4 1.253 1.225 1.194 1.158 1.116 1.067

 
 
 
 
 






附录四 网架结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的简化计算

周边简支、平面形式为矩形的正放类和斜放类(指上弦杆平面)网架竖向地震作用所产生的杆件轴向力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NEvi=±ζi| NGi| (附4.1)
ζi =λζv(1-riη/r) (附4.2)
式中 NEvi——竖向地震作用引起第i杆的轴向力设计值;
NGi——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第i杆轴向力设计值,可由空间桁架位移法求得,其竖向地震作用的分项系数可采用1.3;
ζi——第i杆的竖向地震轴向力系数;
λ——设防烈度系数,当8度时λ=1,9度时λ=2;
ζv——竖向地震作用轴向力系数,可根据网架的基本频率按附图4-1取用;
ri——网架平面的中心0至第i杆中点B的距离;
r——oA的长度,A点为oB线段与圆(或椭圆)锥底面圆周的交点;
η——修正系数,按附表4-2取值。
网架的基本频率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f1=(√∑Gjωj/∑Gjωj2)/2 (附4.3)
式中Gj——第j节点重力荷载代表值;
ωj——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第j节点竖向位移(m)。

附图4.1 竖向地震轴向力系数的变化
注:α及f0值可按附表4.1取值
确定竖向地震轴向力系数的数值 附表4.1
场地类别 α f0
(Hz)
正放类 斜放类
Ⅰ 0.095 0.135 5.0
Ⅱ 0.092 0.130 3.3
Ⅲ 0.080 0.110 2.5
Ⅳ 0.080 0.110 1.5
修正系数 附表4.2

网架上弦杆布置形式 平面形式 η
正放类 正方形 0.19
矩形 0.13
斜放类 正方形 0.44
矩形 0.20






附录五 组合网架结构的简化计算
一、当组合网架结构的带肋平板采用如附图5.1a的布置形式时,可假定为四组杆系组成的等代上弦杆(附图5.1.b),其截面面积按下列公式计算:

Ai=Aoi+Ati (i=1,2,3,4) (附图5.1-1)
式中Aoi——i方向肋的截面面积(i=1,2,3,4)
Ati ——带肋板的平板部分在i方向等代杆系的截面面积(i=1,2,3,4);
t——平板厚度;
s——1、2两方向肋的间距;
η——考虑钢筋混凝土平板泊桑比ν的修正系数,当ν=1/6时,可取 η=0.825。
组合网架带肋平板的混凝土弹性模量,在长期荷载组合下应乘折减系数0.5,在短期荷载组合下应乘折减系数0.85。
二、按刚度分配求得肋和平板等代杆系的轴向力设计值Noi, Nti,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Noi=AoiNi/Ai (附5.2-1)
Nti=AtiNi/Ai (附5.2-2)
式中 Ni——有截面积为Ai 的等代上弦杆组成的网架结构所求得上弦杆内力设计值(i=1,2,3,4)。
三、Ⅰ、Ⅲ类三角形单元与Ⅱ、Ⅳ类三角形单元(附图5.1b)内的平板内力设计值Nx、Ny、Nxy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Nti ——三角形单元边界处相应平板等代杆系的轴力设计值。
  四、根据板的连接构造,对多支点双向多跨连续板或四支点单跨板,应计算带肋板的肋中和板中的局部弯曲内力。
  注:矩形平面组合网架边界处内力计算时,式(附5.1-2)中At1=At2应减半,取0.375ηts;式(附5.3-1)、(附5.3-2)中的 Nt1、nt2应加倍,取2Nt1、2nt2 。
 
附录六 常用焊接钢板节点构造选用图
 




             附图7.1   组合网架结构的节点构造
     注:(1)班肋底部预埋钢板应与十字节点板的盖板焊接牢固以传递网架内力,必要时盖板上可焊接U形短钢筋,并埋入灌缝中的细石混凝土;
       (2)腹杆连接可根据腹杆布置形式及截面类型参照使用;
       (3)后浇灌缝的细石混凝土中宜配置通长钢筋;
       (4)当节点承受负弯矩时应采用连接盖板并将其与板肋顶部预埋钢板焊接;
       (5)当组合网架用于楼层时,宜采用配筋后浇细石混凝土面层。
附录八  橡胶垫板的材料性能及计算构造要求
    一、橡胶垫板的材料性能
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附表8.1
胶料类型 硬度
(邵氏) 扯断力
(MPa) 伸长率
(%) 300%拉伸强度
(MPa) 扯断永久变形
(%) 适用温度
不低于
氯丁橡胶 60±5 ≥18.63 ≥450 ≥7.84 ≤25 -25C
天然橡胶 60±5 ≥18.63 ≥500 ≥8.82 ≤20 -40C
橡胶点扳的力学性能 附表8.2

允许抗压强度 极限破坏
强 度
(MPa) 抗压弹性模量
E
(MPa) 抗剪弹性
模量G
(MPa) 摩擦系数
μ
[σ]
(MPa)
7 .84-9.80 >58.82 有形状系数β按附表8.3查得 0.98-1.47 (与钢)0.2
(与混凝土)0.3

“E-β”关系 附表8.3

β 4 5 6 7 8 9 10 11 12
E(MPa) 196 265 333 412 490 579 657 745 843
β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E(MPa) 932 1040 1157 1285 1422 1559 1706 1863  
附注 支座形状系数β=ab/2(a+b)dl
a,b——支座短边及长边长度(cm);
dl——中间橡胶层厚度(cm)。
二、橡胶垫扳的设计计算
1、橡胶垫扳的底面面积A可根据承压条件按下式计算:
A≥Rmax/[σ] (附8.1)
式中 A——支座承压面积,即A=a×b;
a,b——支座短边与长边的边长;
Rmax——网架全部荷载标准值在支座引起的反力设计值;
[σ]——橡胶垫扳的允许抗压强度,按附表8.2采用。
2、橡胶垫扳厚度应根据橡胶层厚度与中间各层钢板厚度确定(附图8.1)。

橡胶层厚度可由上、下表层及各钢板件的橡胶片厚度之和确定:
d0=2dt+ndi (附8.2)
式中 d0——橡胶层厚度;
dt、di——分别为上(下)表层及中间各层橡胶片厚度;
n——中间橡胶片的层数。
根据橡胶剪切片变形条件,橡胶层厚度应同时满足下列两式的要求:
d0≥1.43u (附8.3)
d0≤0.2a (附8.4)
式中 u——由于温度变化等原因在网架支座处引起的水平位移。
上、下表层橡胶片厚度宜取用2.5mm,中间橡胶层常用厚度宜取用5、8、11mm,钢板厚度宜取用2-3mm。
3、橡胶垫扳平均压缩变形ωm可按下式计算:
ωm=σmd0/E (附8.5)
式中 σm——平均压应力,σm=Rmax/A
橡胶垫扳的平均压缩变形应满足下列条件:
0.05d0≥ωm≥0.5θa (附8.6)
式中 θ——结构在支座处的最大转角(rad)。
4、在水平力作用下橡胶垫扳应按下式进行抗滑移验算:
μRg≥GAu/d0 (附8.7)
式中 μ——橡胶垫扳与混凝土或钢板间的摩擦系数,按附表8.2采用;
Rg——乘以荷载分项系数0.9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引起的支座反力;
G——橡胶垫扳的抗剪弹性模量,按附表8.2采用。

三、橡胶垫扳的构造要点
1、对气温不低于-25C地区,可采用氯丁橡胶垫扳;对气温不低于-30C地区,可采用耐寒氯丁橡胶垫扳;对气温不低于-40C地区,可采用天然橡胶垫扳。
2、橡胶垫扳的长边应孙网架支座切线方向平行放置。与支柱或及座的钢板或混凝土间可用502胶等胶结剂连接固定。
3、橡胶垫扳上的螺栓孔直径应大于螺栓直径10mm。
4、设计时宜考虑长期使用后因橡胶老化而需要更换的条件。在橡胶垫板四周可涂以防止老化的酚醛树脂,并连接粘结泡沫塑料。
5、橡胶垫扳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油脂等油类物质以及其它对橡胶有害的物质接触。






附图8.1 橡胶垫板的构造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grain1880
    grain1880 沙发

    楼上说得对
    2017-02-14 10:03:1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wanghp1985
    wanghp1985 板凳
    楼上说得对
    2012-11-14 09:17:14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钢结构工程

返回版块

46.48 万条内容 · 114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螺栓球节点网架_壳_高空悬挑散装施工

螺栓球节点网架_壳_高空悬挑散装施工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