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6-05-02 09:59:02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植物
[复制转发]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
——美国建筑大师沙里宁。
住宅区景观设计作为一种思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虽然只有近十年的历史,但是,诚如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所言,目前国内大大小小城市正在进行的所谓的景观设计,实际上是在步西方“化妆思潮”的后尘,远离了自然和生命,不乏“景观垃圾”。
20世纪90年代以前,南京住宅规划几乎没有景观设计的概念,90年代初期开始,组团绿化概念、社区集中绿地、规模绿化概念才陆续被引入。特别是近年来,香港、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美国景观设计师的作品频频亮相;法兰西、澳洲、昆士拉等各种风情轮番“上演”。
景观设计的理念已经普遍为南京的开发商所接受,并亲切体现在具体项目和环境景观的变化上。
南京住宅区景观设计已经实现了由单一的绿化到多景观的转变。前几年,住宅区的景观设计一般就是运用单一的大草坪对住宅区进行绿化,很多开发商都明显存在过分追求大面积草坪的倾向。事实上,单一大规模进行草坪建设并不科学,其观赏性强、但实用性弱。近两年,开发商普遍重视以乔木、灌木、草本组成的植物群落为绿化的基本单元,同时广泛地营造水景、森林景观、人文景观等。不仅将地块上原有的树林完整地保留下来,还从外地花费巨资移植大树,地块上的洼地、小池塘也被营造成了自然水景。
住宅区景观由项目的点缀演变成了项目的主角。以前,开发商所理解的景观设计往往就是项目的点缀品,作用就是锦上添花的“花”。如今已大不一样了,开发商普遍认为,建筑本身的设计水平、建设水平已经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各个项目大同小异,目前能够体现竞争力和开发水平的就是环境景观了。因此,开发商竞相将景观设计作为比拼、角逐的重要载体,似乎谁的景观设计有特色,谁就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天泓山庄、奥体新城等众多楼盘,都不惜巨资聘请境外、国外的景观设计机构,操刀项目的景观打造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景观设计的“质朴风”正在被“奢华风”所取代,贪大求洋成为通病。凯旋门、罗马柱、骑士式、维纳斯式的雕塑、皇家园林、人工瀑布……这些贵族式奢华的景观元素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普通小区所引用,甚至越来越多的企业大肆炒作欧陆风格、南美、北美、东南亚乃至地中海风情,一切唯“洋”是瞻。这在许多楼盘都有表现,客观地说,南京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主要是模仿甚至照搬南方沿海城市,景观设计更是如此。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首先,景观设计应坚持地域性原则。真正的现代景观设计是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统一。景观作品,尤其是规模较大的,一定要融合当地文化和历史以及运用园林文学,借鉴诗文,创造园林意境;引用传说,加深文化内涵;题名题联,赋予诗情画意。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本色,达到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
其次,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使用为本原则。开发商和设计师在对环境景观整体把握上,要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眼光,要有对低耗、节能、高效的把握,对环境景观服务的终极目标——健康与舒适性的把握,如果脱离了这一些,任何豪华与艺术的设计就是多余的、奢侈的。
此外,景观设计要顺应自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风光不尽相同。既然造物主给南京人一个四季分明的气候,那么就让南京人享受春之花艳,夏之绿荫,秋之萧瑟,冬之银装。
总而言之,住宅区景观设计一定要坚持一个中心(以人为本)、两个基本点(因地制宜、顺应自然),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回复 举报
诚然,景观设计的真正内涵是指通过对环境的设计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共存。我们的景观设计师如果一味模仿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那是向后看,忽略了我们的时代特征。传统园林景观概念源于农业社会,强调的是观赏休闲性,是封建社会士大夫、有闲阶级,将自己门前屋后理想化的产物。当然,如果一味地克隆西洋园林景观设计,则缺乏创新,忽略了地域审美特征,很难令人产生亲和力与归宿感。
我们的时代主流,仍是以大工业时代为背景的主流,尚没有完全达到信息时代的多元化、个性化阶段。因此,我们的景观设计,应以康体型景观设计为主,关注人的心身健康、人的参与性。
因此,曾经有位专家提出,无论是开发商,或是景观设计师,只有提高对景观设计的深层认识,才会酿制出丰富的景观文化内涵,才能在广告中对环境景观的卖点吆喝出精彩,才能使环境景观真正成为住宅社区独有的、不可超越的卖点。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