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如歌的“小卜哨”

如歌的“小卜哨”

发布于:2011-04-25 12:52:25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小卜哨”是傣语傣家少女的意思。如果有人问,在西双版纳,你最不能忘怀的什么?我的脑海里就会跳出这个词儿:如歌的小卜哨。热带丛林那些美的山水美的风情,养育了众多表里一致,形神和谐,聪慧沉静,温柔多情的傣族姑娘。

  当月亮再一次从凤尾竹后面升起来的时候,我来到西双版纳民族风情园。在这儿,白天当服务员的姑娘们,晚上又成了歌舞队的演员。无论是多么劳累,她们也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在露天舞台上翩翩起舞。在和着象脚鼓及芒锣的音乐声中,她们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孔雀,在宁静的澜沧江边觅食,梳妆。此时,全场寂静,这傣族人民最喜爱的民间舞蹈,几乎倾倒了所有观众。我想起了另一只多才多艺的小孔雀,傣族导游小李。这位身穿红绸筒裙,秀美的发髫上,插着金黄缅桂花的傣族小卜哨,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在那杂花生树,绿草如茵的植物园里,小李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各种植物,清晰的汉语如珠落玉盘悦耳。有种闻歌起舞的“风流草”,据说人一唱歌,它就会跳舞。小李见们似信非信,使用美妙的歌喉,唱起“金风吹来的时候,我歌唱家乡的金秋,缅桂花飘落,香透了竹楼……”在歌声的感应下,跳舞草每一根叶柄上的两片小叶子,开始上下跳动,翩然起舞。小李姑娘也跳起了孔雀舞,在众从的称赞声中,那灵活机敏的眼神,柔韧起伏的身躯,一连串的动作竟流出了优美的韵律。


  一位来自偏僻山寨的小姑娘,在曼景兰傣族南方歌舞厅学舞打工。和那些艳丽照人的服务员姑娘比起来,她不施粉黛,也不引人注目,然而,却总是带着静静的微笑,热情周到地为客人服务。每递送完一样东西,都要双手合掌,微微鞠一下躬,朴实真诚,温柔懂礼,让人一眼就难忘忘怀。问她叫什么,小姑娘一笔一划地写下了“玉应罕”三个汉字。怪不得呢,这名字的傣语,就是“金子一样的姑娘”。我想为她照张相,小玉听了非常高兴,迅速理了理本已十分整洁的衣裙,静静地微笑着走入镜头。哟,竟是一个十分漂亮清纯的傣家少女。淡淡的苹果绿衣裙,秀气的五官,一副傣家银腰带和晃悠悠的银耳环,更衬托了她的可爱。小玉用稚气生硬的汉话告诉我,她只有16岁,在家里是姐姐,她那个偏僻的小寨子,能出来找事做的不多。在这里,她晚上当餐厅服务员,白天学习民族歌舞,很想家和阿爸阿妈。可我,又多么希望她有一天,能像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大姐姐一样,飞出傣家出寨啊。临行前,小玉调皮地躲在门边,为我挂上一只红色的香包祝福吉祥,她问我还会路过这儿吗?还能在版纳停留几天?可就没问我会不会给她寄相片。小玉的故事,后来被我写成文章登上报纸,当小玉收到我寄的报纸,当小玉收到我寄的报纸和照片时,惊喜万分,只读了四年小学校的她认真托人给我回信,说全寨子的人都为她高兴呢!还说在她们那儿,又有谁上过报纸啊!
  • liangjing127
    liangjing127 沙发
    不错的资料,感谢您的无私奉献
    2011-06-17 08:51:17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3 万条内容 · 15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黎平翘街初评入围“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近日,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专家评审会在北京召开,黎平翘街等15条街道(区)进入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初评入围名单。  黎平翘街位于黎平县德凤镇,东起城垣东门,南至二郎坡荷花塘,全长近1公里,两头高,中间低,状如翘起的木扁担,因此称为“翘街”。它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八年,历经600多年沧桑。街区较为完整地保持着明清时期的传统格局和风貌,由明清时期的“东隅厢”――今东门坡、“后街厢”――今后街、“庆远厢”――今东门坡脚、两湖会馆等部分构成。街区主要建筑物有“黎平会议会址”等20多处文物建筑和数百户民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