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

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

发布于:2006-04-21 16:21:21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既在梁的中间部位增设支点、托梁(架)或将多跨筒支梁变为连续梁等方法。改变结构的受力体系,能大幅度地降低计算弯矩,提高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达到加强原结构的目的。按增设支点的支撑刚度的不同,分为刚性支点和弹性支点两种。按支撑的受力情况分预应力支撑和非预应力支撑。
(一)、刚性支点
所谓刚性支点,就是指新增设的支撑件刚度很大,以致被加固结构构件的新支点在外荷载作用下没有竖向位移或位移很小可忽略。工程中常见的集中支撑体系,这些杆件受轴向力作用,在后记上荷载作用下,新支点的变位很小,可以作为刚性支点考虑。
(二)、弹性支点
所谓弹性支点,是指所增设的支杆或托架相对刚度不大,在外荷载作用下,新支点的位移相对于原结构支座较大。当采用受弯构件作为支撑件或支撑件的刚度较小,轴向变形叫大时,支撑点的位移不能忽略,应按弹性支点计算。工程中长作为弹性支点计算的加固件。
(三)、预应力撑杆(支柱)
预应力撑杆(支柱),是指在施工时,对支撑杆件施加预压应力,使之对被加固结构构件施加预顶力。它不仅可保证支撑件良好地参加工作,而且可调节被加固结构构件的内力。预定理顶力对被加固构件的内力有较大的影响,梁中弯矩随预应力的增大而减小,预顶力越大,跨中弯矩减少得越多,增设支点的“卸载”作用也就越大。若预顶力过大,原梁可能出现负弯矩。因此,对预顶力的大小应加以控制。加固规范规定,预应力的大小以支点上表面不出现裂缝和不需增设附加钢筋为宜。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joel.bian
    joel.bian 沙发
    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加固法是指在远受弯构件的上面或下面浇一层新的混凝土并补加相应的钢筋,以提高原构件承载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原构件在新旧混凝土黏合部位的表面凿毛。板表面不平整度不小于4mm,梁表面不平整度不小于6mm,并在原构件的浇筑面上每隔一定距离凿槽,以形成剪力键,洗净后,涂覆丙乳水泥浆,同时浇混凝土。还应在后浇层中加配箍筋及负弯矩钢筋,并注意其连接。墙体预应力钢拉杆加固法砌体钢拉杆加固(横拉杆加固)采用在墙体上钻孔对穿拉杆,然后施加预应力,有效约束被加固构件的变形,增强砌体结构的整体性。拉杆材料可采用钢筋或钢绞线,适用于横墙开裂加固、顶层墙体抵抗温度应力加固和抗震加固。工艺流程:①定位②墙体上钻孔③穿钢拉杆④施加预应力⑤锁定⑥端头保护。
    2006-04-21 16:23:2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joel.bian
    joel.bian 板凳
    增大加固法
    增大加固法,是指在原受弯构件的上面或下面浇一层新的混凝土并补加相应的钢筋,以提高原构件承载能力的方法。他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加固方法。
    补浇的混凝土处在受拉区时,对补加的钢筋起到黏结和保护作用;当补浇层混凝土处在受拉区时,增加了构件的有效高度,从而提高了构件的抗弯、抗简承载力,并增加了构件的刚度。因此,其加固效果是很显著的。
    实际工程中,在受拉区补搅混凝土层的情况是比较多的。原配筋率较低,其混凝土受压区高度较小,因此在受拉区补加纵向钢筋并浇混凝土是提高该梁抗弯承载力的有效方法。又如阳台、雨蓬等悬臂构件的承载力加固,可在原板的上面(受拉区)补配钢筋和补浇混凝土。当在连续梁(板)的全长上部补浇混凝土时,后补浇的混凝土在跨中处于受压区,而在支座却处在受拉区。按后浇混凝土与原混凝土结合情况的不同,增大截面可分为新旧混凝土截面独立工作和整体工作两种情况。
    增加截面法加固时,应满足如下7条构造要求。
    1).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切且宜比原构件设计的混凝土等级提高一级。
    2).新浇混凝土的最小厚度,当加固板为新旧独立工作时,不应小于50mm;当加固板为增体工作为整体工作时,起厚度不应小于40mm;加固梁时不应小于60mm.。
    3).除必要时可再用角钢或钢板外,加固配筋宜优先先采用钢筋。现浇板的受力钢筋直径宜φ6、φ8,分布筋宜为φb4、φb5;梁的纵向钢筋应采用变形钢筋,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2mm,最大直径不宜大于25mm,封闭式箍筋直筋不宜小于φ8。
    4).对于加固后为整体工作的板,在支座处应配负钢筋,并与跨中分布筋相搭接。分布筋应采用直径φb4、间距不大于300mm的钢筋网,以防止产生收缩裂缝。
    5).石子宜用家蝇上午卵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新浇混凝土最小厚度的1/2及钢筋最小间距距3/4。
    6).对于加固后按整体计算的板,如果其面层与基层结合不好(有起壳现象),或混凝土实际强度等级低于C15,则应铲除重做,对表面的缺陷应清理至密实部位。
    7)浇后浇层之前,原构件表面应保持湿润,但是不得积水。后浇层用平板振动器震捣至出浆,或用辊筒滚压出浆。加固的板表面可随即加以抹光,不再另做面层,以减少荷载。
    2006-04-21 16:23:21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7 万条内容 · 210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考研究生还是考注册师比较更有前途?

考研究生还是考注册师比较更有前途?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