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关于角柱计算

关于角柱计算

发布于:2011-04-14 00:23:14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单偏压和双偏压的计算方法不一样,单偏压在计算配筋时,计算X方向配筋时不考虑Y向钢筋的作用,计算结果具有唯一性;而双偏压则恰恰相反,双偏压在计算X方向的配筋时要考虑与Y向钢筋叠加,计算结果具有不唯一性。
  《高规》6.2.4条规定,“抗震设计时,框架角柱应按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设计”。一般建议用户使用单偏压计算,使用双偏压验算。如在特殊构件定义中指定了角柱,程序自动按照双偏压计算。另外,当考虑了“双向地震力作用”时,不应同时考虑[按双偏压计算]一般框架柱配筋。
  对于异形柱,这两种计算方法的区别在于:“单偏计算”是将主形心内力作用效应分解到各个柱肢上再进行单偏对称配筋计算,而“双偏计算”是将主形心内力作用效应按异形柱的全截面进行配筋,因此有角筋共用。一般情况下异形柱宜采用双偏压计算,这样异形柱的配筋计算会更准确。
  另外,角柱是指建筑角部柱的两个方向各只有一根框架梁与之相连的框架柱,故建筑凸角处的框架柱为角柱,而凹角处框架柱并非角柱。

全部回复(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chicaixiaoniao


    学习了,谢谢楼主
    2014-03-03 10:14:0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江南水木
    江南水木 板凳

    学习了,谢谢楼主
    2013-07-17 19:37:17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21 万条内容 · 216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位移比的概念

  “楼层位移比”的定义: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与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比值。对其进行目的是限制结构的扭转量值,它与结构的扭转平动周期比同属于控制结构扭转方面的概念,而扭转平动周期比主要是考察结构的抗扭转能力,扭转周期过大,说明该结构抗扭能力弱。   “楼层位移比”的计算要求:《抗规》的条文说明3.4.2,3.4.3指出:对于扭转不规则,按刚性楼板计算,当最大层间位移与其平均值的比值为1.2时,相当于一端为1.0,另一端为1.45;当比值为1.5时,相当于一端为1.0,另一端为3。由此可见楼层的位移比应在刚性楼板假定的条件下进行计算,即考虑楼层楼板在平面内刚度无穷大,楼板的点与点之间没有相对位移,楼板作为一个刚体在楼层平面内有水平位移和转角。另《高规》规定了计算楼层的位移比还须考虑质量偶然偏心的影响。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