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给排水工程 \ 给排水资料库 \ 浅谈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的控制

浅谈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的控制

发布于:2011-04-11 15:33:11 来自:给排水工程/给排水资料库 [复制转发]
 
广州市自来水公司供水部 陈凌洁

  管网漏损率是政府对供水企业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近来随着供水范围的扩张,以及抄表到户服务的延伸,漏损率一直呈上升的态势,若不从严加强漏损率的控制管理,最终会影响供水企业的正常运营。降低管网漏损率是全方面、多角度的客观问题,需要从管网配水、营业抄收、水量统计和绩效考核各个环节齐抓共管、劲往一处使才能解决。笔者借这次会议的机会,抛砖引玉,对降低管网漏损率工作进行一些探讨。
   一、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的定义
  1、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是指城市供水总量和有效供水总量之差与供水总量的比值
  城市供水总量是指城市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单位和居民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筑提供的用水。
  有效供水量是指水厂将水供出厂外后,各类用户实际使用到的水量。包括售水量和免费损耗水量。售水量指收费供应的水量;免费损耗水量指无偿供应的水量。
  2、 漏损率的计算公式
  漏损率=(供水总量-有效供水总量)/供水总量100%
  有效供水总量=实售水量+免费损耗水量
  实售水量=发单水量+追收水量+违章追收水量(有表违章+无表违章)+二次保洁耗水量+施工耗水量-剔除水量。
  免费损耗水量=消防用水量+消防栓保养排放水量+管网末梢排放水量+管网维修耗水量+送水车水量。
   二、漏损率的影响因素
  漏损率是反映管网漏耗的重要指标,同时也与产销差密切相关。管网漏损水量是个差额,其大小取决于供水总量、售水量、免费供水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具体影响因素如下:
  1、计量不准确
  (1) 系统误差
  ①各级供水、售水计量仪器的计量误差;
  ②年度内抄表周期、模式及其调整,造成供水周期与售水周期不一致,导致供水量与售水量不匹配;
  ③方法误差
  由于各项收费、免费耗水的计算方法有缺点,或引用了近似公式,未能真实反映各项收费、免费耗水量。
  (2) 偶然误差
  抄表员在抄、录过程中偶然失误造成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又称随机误差或随机扰动)。
  2、应计量未计量
  指各种有意无意、主观客观原因造成的应计量而未计量的水量。主要有:
  (1) 各种无法计量的管网暗漏明漏损耗水量;
  (2) 消防、绿化、环卫等相关单位未计量的无偿使用水量;
  (3) 各种偷盗用水行为损失水量(含滴偷);
  (4) 抄表计量到户,共用用水设施水损(含偷水)不分摊,水损由供水企业承担;
  (5) 管网自用水(如管网末梢排水、管网维修耗水量等)未计量水量;
  (6) 各种人为管网爆漏事件的损失水量。
   三、管网漏损率控制措施
  1、管网配水工作
  (1) 加大管网改造力度,逐步将使用年限长、残旧、不符合材质要求的管网及时更换;同时,严格执行工程施工规范要求,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减少爆漏,降低漏耗;
  (2) 加大管网查漏修漏力度,定期对市政管网进行查漏修漏,并及时完成用户反映缺水、漏水的管道检修工作;
  (3) 借助GIS平台对阀门进行管理,落实阀门巡查管理制度,确保爆管时能及早关闭阀门,减少漏损水量;
  (4) 制定《居民住宅楼宇自来水总分表差额管理办法》,对总分表差额超过10%的居民住宅小区进行差额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降低共用用水设施的漏耗;
  (5) 落实供水设施巡查工作,及时发现供水设施漏水、被骑压、损坏或各种偷盗水、违章用水行为;
  (6) 制定人为损坏供水设施实施索赔的工作指引,落实水量索赔工作。
  2、营业抄收工作
  (1) 及时校核、更换使用到期的注册水表;
  (2) 提高水表抄见率、准确率,减少暂收户数,减少误差;对小区、楼宇的绿化、卫生等公共用水进行复核,确保有表用水;
  (3) 设立营业稽查专项小组,着力于查处用户的违章用水行为和加强内部监管,打击偷水行为;
  (4) 研究远传水表及无线远程遥控抄表系统的运用。
  3、水量统计
  准确统计漏损率的各计算项目,包括数据的真实、统计周期的统一,是避免漏损率失真的重要环节。由漏损率的计算公式可知,供水总量、发单水量、追收水量、违章追收水量、二次保洁耗水量、施工耗水量、消防用水量、消防栓保养排放水量、管网末梢排放水量、管网维修耗水量、送水车水量、剔除水量这几项都是需要采取措施准确统计的计算项目。为此,梳理、校核各类收费、免费、管网自用水的耗水计算方式、标准,并编制成册,有助于提高水量统计工作的准确性。
  4、绩效考核
  将全市分为10个计量分区,对每个分区的管网漏损率进行考核,有助于及时发现、处理漏损率偏高的区域。同时根据管网维护、营业抄收、水量统计的各个环节设置考核指标,明确了各工作岗位的职责,使各项工作有效执行。
   四、存在的难点
  实施抄表到户后,管网漏损率的控制难度更大。原总表与分表之间的居民共用用水设施漏损大,维护改造资金巨大,供水企业无法承受,应从产权责任上落实建设与改造资金,而设施的维护管理费用也应体现在企业成本中。
   五、结束语
  降低管网漏损率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供水企业内部各部门相互协调,综合治理,需不断创新,从机制上探求一种最科学的管理办法,才能使管网漏损率达到有效控制。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给排水资料库

返回版块

22.37 万条内容 · 51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纳滤膜在盐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简介: 纳滤技术的研究 附件名:20114111302506466070.zip 文件大小:322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