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设计 \ 国际上大规模跨流域调水工程实例

国际上大规模跨流域调水工程实例

发布于:2006-04-16 09:03:16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设计 [复制转发]
水是万物之源。 地球的表面,70%覆盖着水,但其中的97%是人类无法直接饮用或使用的海水,在余下的3%的非咸水中,仅有1/3可以供人类开发利用。即便是如此之少的淡水,在分布上也极不均衡。目前,世界有26个国家232亿居民处于经常缺水的状况,还有4亿居民已面临"水危机". 缺水,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起了警钟;缺水,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怎么办?
跨流域调水,各国高唱进行曲 调水古已有之,2400年前我国开凿的大运河,当属跨流域调水的鼻祖。在国外,最早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00年前的古埃及,从尼罗河引水灌溉至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埃及文明的发展与繁荣。
公元前486年修建的引长江水入淮河的邗沟工程,可谓中国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开创性工程。始建于2200年前的都江堰引水工程引水灌溉成都平原,成就了四川“天府之国”的美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得到了长足发展。江苏省修建了江都江水北调工程,广东修建了东深引水工程,河北与天津修建了引滦工程,山东修建了引黄济青工程,甘肃修建引大入秦工程等。这些工程都成为当地农业、工业、城市和人民生活的命脉。
在国外,最早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400年前的古埃及,从尼罗河引水灌溉至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埃及文明的发展与繁荣。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外提出了许多调水规划。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建、再建或拟建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有160多项,主要分布在24个国家。地球上的大江大河,如印度的恒河、埃及的尼罗河、南美的亚马孙、北美的密西西比……都可找到调水工程的踪影。 美国西部素有干旱"荒漠"之称。由于修建了中央河谷、加州调水、科罗拉多水道和洛杉矶水道等长距离调水工程,在加州干旱河谷地区发展灌溉面积2000多万亩,使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洛杉矶市跃升为美国第三大城市。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wnb
    wnb 沙发
    水在其南部依山傍势形成一个群山环抱的人工湖,取名为"纳赛尔湖".阿斯旺大坝在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方面获得了显著效益,但其对环境的影响,却引起了多方面的非议。大坝建成后,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变化,主要是:浮游生物人海量锐减,河口地区的沙丁鱼捕获量减少97%;大坝拦住了泥沙,下游大量农田失去了尼罗河中的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尼罗河洪峰减少,使沿河土壤的盐碱不能流失掉,土地年复一年地盐碱化;海水入侵,地中海沿岸侵蚀加重,地下水的水质变坏;环境变化,增加了血吸虫病的传播;从埃及和苏丹的努比亚地区迁出了10万人,世界粮食机构不得不运送大量粮食解救饥饿中的努比亚人。因此,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认为,它"从结果来说是失败的工程". 在一片否定和怀疑的议论声中,埃及人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埃及国土面积中96%是沙漠,水无疑是它的"生命线",埃及人意识到,埃及经济腾飞的根本出路在于大修水利、征服沙漠。阿斯旺高坝建成后,埃及又开始建造和平渠和谢赫。扎那德水渠,分别将纳赛尔湖水引向西奈半岛和埃及西部沙漠。阿斯旺高坝为埃及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82.6万费丹(1 费丹约合6. 3亩)的水洼地变成了良田,新垦农田85万费丹,使埃及可耕地面积增加25%;高坝水电站的12台机组每年发电们100亿千瓦时,满足了埃及电力需求的40%;高坝抵御了大大小小共16次洪水对埃及的侵袭。
    1997年开工的扎那德水渠将在尼罗河谷南部建立一个新三角洲并创建综合性城市社区。可以容纳大约600万人,而计划明年完工的第一期工程即可每年输送50亿立方米水,可耕种图什卡和新河谷地区的大约54万费丹的土地。 从阿斯旺高坝到和平渠,再到扎那德水渠,埃及人在10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次又一次吹响了"夺水治沙"的进军号。



    2006-04-16 09:07: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wnb
    wnb 板凳
    如果跨流域调水工程范围内有许多污染源,不采取措施就会调来被污染的水。在水量调出区的下游及河口地区,因下游流量减少,会引起河口咸水倒灌,水质恶化,破坏下游及河口区的生态环境。如前苏联"北水南调"工程自涅瓦河调水,引起斯维尔河流量减少,使拉多加湖无机盐总量、矿化度、生物性堆积物增加,水质恶化。
    另外,不同地区调水可能会产生特定的不同影响,如可能因调水引发疾病,像疟疾、脑炎、血吸虫病等,影响人群健康,为此,应针对不同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对策。
    在水量问题上,一方面,调水会减少被调地区的流水量,当超过一定数量,会影响这些河所在流域的用水与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调水也刺激调人地区不断增加耗水量,因而需要不断增加调水量,由于粗放的灌溉方法和掠夺式的农业经营,造成耕地盐碱化,使土壤生产力下降,并有可能使肥美的沃野重新变成不毛之地。
    值得特别重视的是,调水工程的距离越长、规模越大,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就越加复杂化、综合化。如北美水电联盟计划,要淹没数千公里的河谷地区,其中有些是北美最好的野生资源和风景地段,而且还牵涉到国际关系问题。一些调水工程改变了河流流向,产生"逆向河流",将导致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个案分析:毁誉参半的阿斯旺 前苏联援建的埃及尼罗河阿斯旺高坝,1970年建成,坝高111米,总库容1690亿立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坝之一,耗资10亿美元。大坝截流后,尼罗河水在其南部依山傍势形成一个群山环抱的人工湖,取名为"纳赛尔湖".阿斯旺大坝在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方面获得了显著效益,但其对环境的影响,却引起了多方面的非议
    2006-04-16 09:06: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利工程设计

返回版块

28.25 万条内容 · 34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大坝建设中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摘 要:中国的大坝建设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已修建各类大坝85000多座,应用当今世界大坝建设新技术、新方法修建了坝高181m的三峡混凝土重力坝、坝高240m的二滩双曲拱坝、坝高178m的天生桥一级面板堆石坝和坝高131m的江垭碾压混凝土坝等一批高坝,丰富和发展了世界筑坝技术。本文着重介绍中国在建设高拱坝、高面板堆石坝、高碾压混凝土坝以及修筑深水围堰等工程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和发展。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