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人才招聘 \ 学生专栏 \ “行者小刘”感悟中国建筑十年

“行者小刘”感悟中国建筑十年

发布于:2011-03-19 19:39:19 来自:人才招聘/学生专栏 [复制转发]
十年前,也就是千禧年前后的几件事深刻影响了这后十年的建筑事件。一是“申奥”的成功,二是WTO的加入。前者将中国的建造事业推进到世界建造业执牛耳者的地位。中国的建筑成就真正成为全球瞩目。北京,如同历史上密特朗时代的巴黎,东、西德合并后的柏林,成为一个新的建筑朝圣地。中国第一次试图高标准地贯彻先进、创新的建筑美学。由一系列世界级大师设计的作品带动、提升了整个与奥运有关的建筑设计水平。国内的建筑师也在国际大师们开拓的宽松气氛与鼓励创新的时代中亮相登场。他们也许从事的不是规模宏大的场馆,而是分布在中国犄角旮旯的小规模作品,但得益于良好的建筑设计创作气氛和随着业主日渐开阔的眼界,这些小作品也散发着盎然的创作激情与清新的设计思想,足以令人耳目一新。
然而上述的一切有利条件只是建筑十年的外部因素,建筑师这一内在因素在十年建筑道路上的作用才是真正的推动力量。我们可以追溯到改革初期的十年。八十年代,文革后第一批接受建筑学教育的学子后来逐渐走出了两条道路:大部分的建筑学学生直接投入到生产实践中,或留校任教、业余从事生产。由于八十年代信息的不对称,他们在最初的十年几乎是在封闭的学术气氛中因循着几本小册子和寥寥无几的建筑照片在自学与自悟中闭门造车;另一部分时代的幸运儿则把握住稀缺的留学机会,奔赴欧美和日本,在国外第一时间保持着与学术动态的同步。同时他们游历四方,从古典世界到现代经典、再到当代新潮都阅历甚丰。同时,欧美的哲学、艺术思潮与生活方式都或多多少地影响着他们对建筑本身的思考。他们满怀报国之志却对国内的实践与市场非常陌生。
进入改革开放第二个十年,新一代学子进入了建筑学的熔炉中。而八十年代第一批“海归”很多选择回到了学校,使九十年代的学子颇多收益。相对于八十年代对国外事件的道听途说,这一代学子则聆听了师兄们绘声绘色的第一手叙说,目睹了五彩缤纷的光学幻灯片,结合稍许丰富的外文书籍和断章取义的建筑理论,他们开始了真诚的模仿与朝拜。这一代人再一次的分化,大部分留守阵地,小部分远涉重洋。此时出国深造已经不再是凤毛麟角的天之骄子的幸运,而是可以通过艰苦卓绝的外文学习只身打拼出国,于是留学生的数量大大增加。这一代留学生在国内学校里接触的是老一代建筑师的经典建筑学与新一代师兄们略带批评的当代建筑观的对撞,无疑大脑中没有太多的束缚,而具有怀疑一切与独立判断的能力。同时由于条件的改善,他们在国内的游历颇丰。由于都是自费出国,他们很多在国内有着两、三年的工作经验,这都有利于他们对中国文化和建筑精神的理解。
进入新世纪后,住房改革与土地财政使得国有财富骤增。一系列民生、文化、体育事业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兴建。大型设计院的骨干有幸忙碌于地标建筑的创作,而小型建筑则因为过低的经济回报与过大的精力投入而被他们疏忽。于是在大型设计机构的夹缝中,一批富有创新精神与使命感的建筑师生根发芽、在缝隙中努力实现这自己的建筑梦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大量的留学生被中国的兴建热潮吸引回国,很多开办了自己的小工作室。这十年的很多优秀建筑就是在这些条件寒酸而生存艰辛的小作坊里诞生的。这其中,有较早回国谋求发展的八十年代留学生,如张永和、齐欣等,还有灿若星辰的众多九十年代留学生,有代表性的是“都市实践”和“标准营造”的几位建筑师。随着九十年代末网络的盛行,信息的垄断被无情打破,每个人都处在信息面前、人人平等的处境中。仅仅掌握信息已经不能鹤立鸡群了。网络辅以出国考察同样提供了另一种认识世界、开拓视野的方法。土生土长的建筑师也有着自己的优势。他们专注于本土的研究,辅以外界的参照从而一砖一瓦地建筑了自己的建筑梦想。这里面有颇具文人气息的王澍与富有工匠精神的刘家琨。他们同时成功地把握住了稍纵即逝的机遇与凤毛麟角的“美弟奇”,适时树立了本土建筑理想的权威和楷模。
而在新十年里,随着学子们家庭经济实力的增长,留学不再成为“学而优则留学”的专权,即使综合学力不足、外语水平一般也可以自费留学,于是私立国外教育机构进入了中国学子的视野中。英国、荷兰等以前卫思想立身的私立建筑学院吸引了大批中国留学生。随着他们的学成归国,中国的建筑思想更为多元化、当代化。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他们中将注定产生一批新的弄潮儿,为未来的这个十年创作更富有时代感的建筑作品。而随着中国海归建筑师和本土建筑师的创作数量与质量的提升,以及国内建筑教育质量的提高,未来的中国建筑师将产生于丰富多彩的本土建筑环境中,留学将因为成本过高与职业的非连续性而逐渐被冷落。届时新一代的优秀建筑师将成为地道的本土产物,必将创造出独具中国智慧与美学的建筑,书写建筑史上独特的篇章。
新世纪十年中国的建筑成就除了建筑师的主要因素外还归功于甲方或业主的建筑审美与认识的提高。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精英的年轻化,无论是政府的官员还是私营业主,他们都成长于改革三十年的背景下。丰富的国外考察经历、良好的教育背景、高雅艺术的熏陶都为他们对建筑创作的理解和对建筑师的信任起到了良好的影响。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新一代业主或甲方代表与建筑师的年龄在渐渐的接近,为同龄人设计有很多优势:沟通的平台更为平坦、相互的背景认同,价值观的趋同等等。当然,建筑学无法象音乐、美术、影剧以及舞蹈等艺术形式那样普及,大众对建筑学尤其是现代建筑理解还很不够。这需要我们建筑师更努力的普及教育,提高大家的审美能力,培养好的社会群体及潜在的业主们。
总之,新十年产生的变化不仅仅是最近十年的变化,它更是三十年持续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前面好几代人的积累与当代弄潮儿的激情迸发的结合。而这十年的成果也将转化为未来十年、数十年的养料,培养出新十年的丰硕成果。
  • frye199001
    frye199001 沙发
    也是,我现在刚毕业,也能感觉现在整个学习也比较自由,又很多前辈留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可以学习,再一个十年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2012-08-10 10:41:10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学生专栏

返回版块

23.92 万条内容 · 12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辽宁:总投资2.28亿元的抚顺剧院工程年底完工

为了加快抚顺剧院施工进度,建设人员正在抓紧进行冬期施工。剧院建成后,周边还将陆续建设市文化馆、市科技馆、市少年宫,共同形成我市的群众文化中心。   总投资2.28亿元的抚顺剧院位于城东新区九方块,建设单位是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并由北方建设集团负责施工,建筑面积1万9600万平方米,高36.5米,分为地上5层和地下一层,集电影院、剧场、会议中心和办公四大功能为一体,拥有一个1306个座位的主剧场、1个102座的小影院和两个59座的小影院。建筑整体形状美观大方,具有浓厚的现代化气息。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