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结构资料库 \ 现浇楼板开裂的初步总结

现浇楼板开裂的初步总结

发布于:2011-03-11 10:57:11 来自:建筑结构/结构资料库 [复制转发]
现浇楼板开裂的原因的初步总结
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和住房商品化货币购房政策出台以后,住户作为消费者和实际的投资者,对住宅的质量和要求越来越高,并逐步转向功能质量和外观质量;反映方式有投诉、上告法庭、诉诸媒介、甚至更激烈的程度。一个典型的现象,即现浇砼板裂缝正在上升为住宅工程质量的主流,市场投诉的热点, 成为一个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有些裂缝虽属正常现象,但老百姓不认这个理,对裂缝要求苛刻。本文拟对钢筋砼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综合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 设计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1. 现在有些设计图纸,无论怎么计算,其受力钢筋均能满足要求,但对温度应力与砼收缩应力的控制进行针对性的配筋考虑不够。部分只考虑到楼板在承重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曲变形,没有考虑墙板变形迫使楼板在楼板平面内变形,还有当边梁是带窗台的深梁时对楼板的影响,由于没有考虑到以上一些原因,其端跨的板角虽加了负弯矩钢筋或放射筋,但仍不能阻止45°向的裂缝。
2. 设计对开孔的楼板及预埋管多的楼板在构造措施上考虑不到位。
3. 梁、板、柱不同砼级配,使收缩变形不协调,也是造成该交接处开裂的原因。
4. 不少设计单位仍按照单向板计算方法来设计配置楼板钢筋,支座处仅设置分离式负弯矩钢筋。由于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情况不符,单位高强钢筋或粗钢筋使砼楼面抗拉能力不均,局部较弱,无筋处易产生裂缝。
因此结构设计时,设计者要多考虑构造方面的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不断的创新研究:如理想的铰支座,设计计算模型控制在弹性变形阶段,不进入弹塑性状态等
二、材料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由于施工现场搅拌的砼数量越来越少,楼板的浇筑基本采用预拌(泵送)砼。所以为满足运送、泵送和施工的要求。砼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及砂率,坍落度都相应大幅度提高,致使在现场搅拌的砼施工中不易出现的问题,在预拌(泵送)砼中却显得比较突出,根据对多个预拌厂家的走访,发现
1. 黄砂中掺入石粉有普遍现象;100%的预拌砼企业在砼中掺加粉煤灰,其中一部分在砼中同时掺加粉煤灰和矿渣微粉,导致粗骨科用量偏小,而用水量及坍落度增加,砂率过大,不由地加大砼收缩,易产生裂缝;
2. 材料的不合格,如水泥安定性不合格、骨科质量、劣质外加剂等。这里要引起注意的一点,即外加剂不能任意更换,如××商检大楼,在浇注二层楼面时,厂家任意换掉外加剂品种,而电脑单中的级配未进行相应调整,导致在二次抹面还未开始,已经出现大面积板面开裂,结果业主要求全部敲掉重做。
3. 坍落度偏大。厂家一般把坍落度都调到最大一档,一般情况下厂家不会调小坍落度,因为在与施工单位的合同签订中规定,其砼的价格与施工方要求的砼坍落度大小有直接的关系,坍落度减小,砼价格相应增加,所以施工单位往往不愿意花此钱来调小坍落度,而且习惯于大坍落度施工,同时现场的管理一般也没有此要求,有些连坍落度也不测。统计数据表明 ,坍落度每增加20mm,每立方米砼用水量约增加5kg,而砼用水量是影响现浇砼楼板裂缝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因素。所以,在满足砼运输和泵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坍落度对防止开裂是非常有利的,且时完全可行的。
4. 抗裂纤维无意偷减,施工方一方面要求设计及业主加大抗裂纤维的使用数量,而另一方面与砼厂家合谋减少抗裂纤维数量,赚取其中的差价。导致抗裂作用减少。
5. 少用UEA膨胀剂,一则其含高碱,二则其所补偿砼的收缩非常的小,因为即使UEA膨胀量全部保存下来,在砼中产生的预应力约为10-12Mpa.根据规范可知,12Mpa的预应力只能补偿约0.0023%,而砼收缩率往往大于0.04%,所以其补偿只是九牛一毛,杯水车薪。
三、施工原因及控制
1.模板支撑不合理,走访的大部分工地(住宅),立模底下一档的扫地杆几乎没有设置,与计算书不符,造成支撑刚度不够,在楼面超荷载的作用下,引起下沉挠曲;
2.做好养护、严格控制拆摸时间。我接触的工程情况看。一般施工单位最多只有三套模板的打算,导致在冬季施工时出现拆摸过早的现象。为解决上述情况一般只有以下三个办法,1,拥有4套模板;2工期延长;3,尝试新工艺:如两次支柱法,即一套模板和三套立柱;
3.控制两次抹面时间及施工中的冲击荷载,规范中规定砼强度当未达到一定值(1.2Mpa)时,不能安排后续施工。但现实中,这种说法不太可能,据我所经历的工程看,几乎都是当晚浇好,第二天一大早就上人开始放线,吊模板、钢筋、钢管。根本不顾及什么1.2Mpa的强度有否达到。其实控制楼板开裂最重要就在吊模板、钢筋、钢管中对板的冲击力。根据三墩某小区4幢26层住宅施工情况观察,靠西一侧几个板面有不规则的开裂现象,而东面板面无开裂现象,同时4幢楼其下料平台都在西面,塔吊直接从下料平台把钢管、钢筋等堆放冲击在西侧板面上,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裂缝的产生与早期受到冲击荷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我们在施工时千万要注意该冲击荷载,实在不行可把模板钢管堆在有梁的位置上,减小对板的冲击,这在施工前,要对塔吊人员进行交底。
4.施工单位要加强过程控制,做事前交底,部分施工单位在浇筑板面时,钢筋工没有一个在现场,而泥工不管钢筋有否下沉或马凳缺有否。任意踩踏在钢筋上作业,导致板面负筋下沉严重,此时,在旁的钢筋工要及时处理,以控制板筋的保护层厚度。
现浇住宅的楼板裂缝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建筑质量通病,但希望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控制,并加强管理,我想在施工中的裂缝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 现浇楼板开裂与拆模的关系
    模时。上层善面的荷氟套通过上层模板的支肆传递列皋层接板t主撑拆除的速度过快套引起较大的动青最作用捌吝层甚缸。可能尊跫罄扳开曩.所以,拆模对应遵克一口气折完一个庸闭的支撑,也不能同时拆J窄抽邙的主撑,上
  • 现浇楼板开裂原因分析及加固技术
    近年来,传统的预制板逐渐被现浇板所取代,由于使用了现浇楼板,房屋的整体性、抗不均匀沉降性和结构安全性均有很大提高,但也伴随产生了一些楼板裂缝的情况。
  • 浅析关于关于楼板开裂问题
    起裂缝的首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众所周知,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体积逐渐缩小,产生收缩,而板的四周由于受到支座的约束,不能自由生展
  • 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原因及处理措施的探讨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非常普遍,但在实际施工中又出现了一个质量通病问题——裂缝问题,本文通过现浇混凝土板开裂的原因分析,探讨了预防现浇混凝土板开裂的措施。
  • 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原因及预防措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设规模正日益增大,如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也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的工程质量中,混凝土裂缝现象则更为突出,因此必须十分重视混凝土裂缝成因的及预防。
  • 浅析现浇混凝土楼板天棚开裂的原理及控制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盖)非常普遍,但在实际施工中又出现了一个质量通病问题一一那就是裂缝问题,现就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盖)的施工及导致开裂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提出几点意见。
  • 现浇楼板裂缝的防治
    现浇楼板裂缝的防治
  • 如何克服现浇楼板裂缝
    随着预应力多孔板淘汰出局,现浇楼板应用的普及,无疑给住宅工程增大了保险系数,抗震强度提高,住户安全感增加,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现浇板产生细裂缝也带来一片怨声,尤其是房屋产权属转移给个
  •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
    本工程位于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翠竹街6号,建筑面积约32000㎡,框剪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
  • 楼板缝接缝开裂的处理
    楼板缝接缝开裂的处理
  • 楼板开裂原因及处理方案
    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倒塌的工程质量事故,绝大多数是从裂缝的扩展开始的;其实,只要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又一般都是带裂缝受力工作的。
  • 楼板缝接缝开裂的处理方法
    1、 板缝的抗震设计要求 2、 楼板两端点的搁置长度在混凝土构件上不得小于80mm,在砌体 结构上不得小于100mm。板就位后所有构件应保证底面平直,楼板四角应落在支承点上。 3、 板间灌缝所用的砂浆
  • 现浇楼板裂缝的防治与控制
    简介: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经济适用住房和商品住宅发展迅猛,而现有住宅楼面大多为现浇结构,按此年来,随着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现浇板出现裂缝机率增大,给业主和物业管理部门带来矛盾。
  • 现浇楼板裂缝原因及处理
    包含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受钢筋的疏密和外形的影响、受泵送商品混凝土的影响、受设计及施工的影响)对裂缝的弥补处理。
  • 现浇空心楼板的施工应用
    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板替代传统梁板结构施工技术的介绍,阐明了该技术的施工特点简便易行、施工速度快、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空间利用率。
  • 浅谈现浇楼板裂缝的控制
    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后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本文从设计、施工 、商品混凝土材料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建议。
  • 对民用建筑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原因及预防措施的浅析
    简介: 为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及抗震性能,近年来在民用建筑中普遍设计应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楼盖
  • 上海地区由于温差较大和大量采用商品砼等原因,如按常规设计现浇钢筋砼楼板,再加上施工养护不好,容易出现开裂现象(从而引起较多投诉),本文对其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阅读下一篇

桥梁工程检测手册,2002

简要说明: 桥梁工程检测工作是保证在建桥质量、成桥安全运营和旧桥承载力评估的必要技术手段。本书就桥梁工程检测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论述,共4篇计24章。内容包括:工程材料检测,地基基础检测,上部结构检测,以及桥梁工程检测使用的主要元件、仪表、仪器设备。 文件格式: DPF 文件大小:37.1 MB(压缩后分4卷)[ 本帖最后由 sccbjs 于 2011-3-11 10:33 编辑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