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建筑施工 \ 某大学图书馆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案

某大学图书馆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案

发布于:2011-03-02 13:38:02 来自: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复制转发]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 概况:
1.1.1**大学图书馆工程是一座集科研与教学的大型工程。位于**大学新校区,建筑总面积:47495m2,其中地下一层,建筑面积3410m2,地上八层,建筑面积44085m2。
1.1.2本工程基础结构形式:主楼为筏板承台下的桩基;辅楼为独立承台下的桩基,承台之间设拉梁。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砼总量近23000M3。
1.1.3砼在现场设搅拌站,采用泵送。结构各部位强度等级如下:
主楼:地下室底板(含地下室范围内的承台)、外墙及与外墙相连的柱子、地下消防水池墙体为防水密实混凝土:C30、S6
地下室底板范围之外的承台、拉梁:C30
地下室墙柱梁板(外墙及与外墙相连的柱子及地下消防水池墙体外):C35
1-4层[0.45m-14.86m]:C35
5层以上:C30
辅楼:基础承台、拉梁:C25
承台以上结构件:C30
预应力梁:C40
1.2质量目标
分项合格率为100%,优良率为95%,砼外观光洁度均匀一致,表面平整,阴阳角方正顺直。
1.3编制依据
1.3.1**大学图书馆工程施工合同文本
1.3.2**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编号:02-A-24设计图纸
1.3.3《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1.3.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1.3.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86)
1.3.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96)
1.3.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第二章 施工部署
2.1施工准备
2.1.1技术准备
1.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编制月、周施工进度计划。
2.编制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预算,为备料提供数据。
3.完成施工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的交底工作。
2.1.2混凝土的材料要求
1.水泥:
a)水泥选用标号:C15、C25选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C30、C30S6、C35、C40混凝土选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b)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并对其品种、标号、包装、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进场后做见证取样复试,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砂:
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Ⅱ区中砂,混凝土低于C30时,含泥量不大于5%,高或等于C30时不大于3%,细度模数为2.6。
3.石子:
粒径10-25mm的级配碎石,含泥量要求不大于1%。
4.混凝土掺合料:粉煤灰、Ⅱ级。
5.混凝土外加剂:选用绿色环保产品,无污染、无氨类。外加剂的性能或种类,必须符合当地建委所规定批准使用的品种和生产厂家,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准使用。外加剂的掺量严格按照产品说明,同时注意控制碱含量,控制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含碱总量不超过3.0kg。本工程砼为泵送砼,内掺泵送剂。底板混凝土要求泵送剂为缓凝,缓凝时间为6小时;柱墙梁板砼要求泵送剂为早强性,使7天强度提高30%~40%,以加快模板周转。地下室底板(含地下室范围内的承台)、外墙及与外墙相连的柱子、地下消防水池墙体为防水密实混凝土,内掺UEA膨胀剂。
5.砼配合比要求
砼由实验室根据所选用的水泥品种、砂石级配、掺合料和外加剂等进行混凝土试配,得出优化配合比。对于砂、石的含水率,搅拌站根据实际所用砂、石的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并把试配结果报送到项目经理部,由项目总工程师审核,报监理审查认可。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块,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2.1.3机具和人员准备
施工前,一切施工用的机具、人员准备充分。机具有:尖锹、平锹、混凝土吊斗、插入式振捣棒、木抹子、铝合金长刮杠、塔吊、地泵。所有机具均应在浇筑砼前进行检查,同时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准备浇筑时工程部要向甲方了解是否有停电计划,以防出现意外施工缝。
机械设备数量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固定式塔吊 QTZ80 台 2 臂长48m
2 混凝土地泵 HBT80 台 1
3 砼振捣棒 φ30、φ50 台 10/25
4 平板震动器 台 4
结构砼施工劳动力组织:
序号 工种 人数
1 混凝土工 40
2 养护工 6
3 架子工 12
4 瓦工 6
5 力工 20
6 信号工 2
7 试验工 2
8
测量放线 6
9 电工 4
2.1.4各层各流水段(流水段划分详见附图)混凝土方量

部位 一段(m3) 二段(m3) 三段(m3) 四段
(m3) 五段(m3) 六段(m3) 七段(m3) 八段 (m3) 九段(m3)

筏板/承台及拉梁
地下室墙柱梁板
一层
二层
三层
四层
五层
六层
七层
八层
屋顶机房
2.2施工条件
2.2.1对于已浇下层砼墙、柱根部,在支设本层墙柱模板前,要清除水泥浮浆层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将墙柱内的渣土用高压空气清理干净。
2.2.2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构造柱插筋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接缝的密合情况,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砼垫块或塑料卡是否垫好,柱子模板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并办完隐、预检手续。
2.2.3依据定位控制线和施工平面图校核各楼层轴线;门窗洞口位置线是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2.2.4浇筑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马道已支搭完毕,泵管已搭设完毕并经检查合格。两泵管间橡皮垫、卡具必须套上;拆泵管时管内混凝土清洗干净。接泵管时,把泵管连接端80cm范围内混凝土掏净,并把接头擦干净。
2.2.5水泥、砂、石、掺合料及外加剂等经检查符合标准要求,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2.2.6搅拌站设备、振捣器等机具经检验试运转正常。
2.2.7检查安全设施、劳力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要求。
2.2.8工程责任师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
第三章 施工方法
3.1砼的工艺流程
作业准畚——砼搅拌——砼泵送到浇筑部位——底板、墙、柱、梁、板、楼梯的浇筑与振捣——养护。
3.2砼的拌制
3.2.1搅拌砼之前,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掉,使拌筒充分湿润。搅拌第一盘时,考虑到筒壁上的砂浆损失,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规定减半。
3.2.2搅拌好的砼要基本卸尽后,才允许再投入拌和料。
3.2.3严格掌握砼的配和比,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配合比。
3.2.4严格控制水灰比。遇雨天时应经常测定骨料的含水率,在项目部和监理的同意下,修改水的用量。
3.2.5装料顺序:石子——水泥——黄砂,粉煤灰宜与水泥同步,外加剂滞后于水和水泥。每盘装料数量不得超过搅拌筒标准容量的10﹪。
3.2.6搅拌时间不得少于90(s)。
3.2.7每种配合比的泵送混凝土全部拌制完毕后,应将混凝土搅拌装置清洗干净,并排尽积水。
3.2砼的泵送
2现场配备一台地泵HBT80,则根据以下公式:
Q1=Qmax•α1•η
Q1:每台砼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Qmax:每台砼泵的最大输出量(m3/h)
α1:配管条件系数,取0.8-0.9
η:作业效率:可取0.5-0.7
本工程采用的砼泵的输送能力为80m3/h。
α1=0.85 η=0.6
Q1=Qmax•α1•η=80×0.85×0.6=40.8m3/h
3.3浇筑过程要求
3.3.1在浇筑底板、墙、柱、梁、楼板时,现场采用地泵输送砼到各个部位;只在砼方量小,又不方便使用地泵的地方使用塔吊和吊斗运送砼。泵送砼时必须保证砼泵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分钟或砼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它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砼。
3.3.2砼浇筑与振捣的要求:
1.混凝土自吊斗口或布料管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2m时必须用溜管伸到墙、柱的下部浇筑砼。
2.浇筑砼时要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控制在一次浇筑400mm高。
3.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4.浇筑混凝土要连续进行。如就餐时间或其它原因,由两班人员换班,现场不得中断。如果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5.浇筑砼时应派木工、钢筋工随时观察模板、钢筋、预埋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生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
6.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在凝固前及时用湿抹布将局部漏浆、掉(漏)渣擦去;用同样方法及时将粘在钢筋上的混凝土浆清除。
7.在混凝土终凝前必须用铁抹子把初期裂缝(由于混凝土的沉降及干缩产生)修整压平(然后再覆盖养护)。
3.4主楼底板、导墙、承台及承台拉梁砼浇筑
本工程底板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浇筑。
3.4.1浇筑能力的计算:
搅拌站设有两台JS500型搅拌机,每台搅拌机每小时搅拌能力按10m3/h计算,则每小时搅拌站的出料量为20m3。
依据以上计算结果每小时可浇筑20m3砼。
3.4.2 主楼基础砼的总量为3200m3,每一流水段的砼量粗略为800m3。每一流水段的浇筑时间为800m3*20m3/h=40h。
3.4.3准备:
为保证浇筑的顺畅,事先需充分做好一切准备。同时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情况,确保底板浇筑过程不受大雨影响,但应准备一定量的防雨材料。
1.接管:泵管必须牢固架设,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加胶圈,以保证其严密,泵出口处要设一定长度的水平管,浇筑前先用混凝土减石砂浆湿润泵管,为防止操作者随意踩踏钢筋和钢筋移位,在此铺设脚手板作为施工人员通道。泵管架设见下图:










2.施工现场有统一的指挥和调度。施工中配置手持对讲机,为相互联络工具。
3.浇筑前项目部排定两大班作业的各岗位人员名单。按照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使所有参加人员都知晓自己的岗位职责。
4.混凝土浇筑人员应熟悉图纸、察看现场,掌握结构布置,钢筋疏密情况,以便掌握砼浇筑流向,浇筑方法,浇筑重点,准备砼浇筑用的振捣器、刮杠、抹子、铁锹等工具及养护材料(塑料薄膜等)。
5.对模板内的杂物用高压空气吹干净,钢筋上如有油污,则用棉纱蘸着稀料擦洗。
6.砼浇筑实行“浇筑令”制度,浇筑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预留洞口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且经过业主、监理的隐蔽验收签字认可后方可浇筑砼。
7. 在墙、柱钢筋上必须抄出1.0m标高控制线,并用红油漆划上红色三角做标记,现场备有水准仪,对集水坑等标高重点控制,以便随时抄平,控制标高正确性。
3.4.4浇筑次序:
每一流水段从西端向东浇筑。导墙混凝土随底板一起浇筑,但导墙中混凝土先不要振捣过实,要留有一定虚量,待泵管向东撤走后,人工填灰,进行充分振捣。泵管在向东后退的过程中,每隔一段距离应在导墙附近底板上留置一定量的混凝土,以备导墙人工填灰所用。
3.4.5浇筑:
1.混凝土质量控制:实验人员对浇筑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控,试验室人员对混凝土的出罐温度、塌落度等进行测试。
2.泵送开始时,将泵管内的水及稀砂浆泵入吊斗内吊至坑上处理,其余减石砂浆由端部软管均匀分布在浇筑工作面上,防止过厚的砂浆堆积。
5.在浇筑过程中正确控制间歇时间,承台混凝土厚度厚深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400mm左右,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完毕,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更好的结合。为保证插入精度,在距振捣棒端部一定高度(现场定)刷红油漆作为深度标记。
6.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振捣是一个重要环节,一定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拨,快插是为了防止上层混凝土振实后而下层混凝土内气泡无法排出,慢拨是为了能使混凝土能填满棒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略上下抖动,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插点要均匀,插点之间距离一般控制500mm。采用单一的行列形式,不要与交错式混用,以免漏振,振捣点时间要掌握好,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一般控制在20~30s之间,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混凝土不再下沉为止。
7.底板混凝土表层进行二次振捣,以确保混凝土表面密实度。待第一次振捣完成20-30min并已浇筑出一定面积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再进行第二次振捣。在振捣过程中,避免触及钢筋、模板,以免发生移位、跑模现象。
8.混凝土表面用木抹子拍实搓压后,再用木抹子搓毛三遍,保证表面的密实度,减缓混凝土表面失水速度,防止表面龟裂。
9.混凝土表面压光稍待收水后,及时覆盖养护材料。
3.4.6施工中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措施
1原材料方面采取的措施
本工程选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减少约15%的水泥,其强度有所增加(包括早期强度),密实度增加,收缩变形有所减少,泌水量下降,坍落度损失减少。粉煤灰与减水剂掺入混凝土称为“双掺技术”,由此会取得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浆量,延缓水化热峰值的出现,降低温度峰值,收缩变形也有所降低。
混凝土搅拌站原材料计量装置要严格、准确,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砂石的含泥量对于砼的抗拉强度与收缩影响较大,要严格控制在2%以内。砂石骨料的粒径要尽量大些,以达到减少收缩的目的;当水灰比不变时,水和水泥的用量对于收缩有显著影响,因此,在保证可泵性和水灰比一定的条件下,要尽量降低水泥浆量;砂率过高意味着细骨料多,粗骨料少,为了减少收缩的作用,避免产生裂缝,要尽可能降低砂石的吸水率。
2施工方面采取的措施
a)由于底板砼在3月底4月初施工,根据开封当地以往温度记录,届时日平均气温将达到150C左右,这对控制砼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之差不大于250C比较有利。
b)采用分层浇筑,混凝土采用自然流淌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为400mm左右。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使其尽可能多的热量散发,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缩小混凝土内外温差及温度应力。
c)混凝土泌水处理和表面处理
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由于泵送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较厚,在混凝土浇筑到顶面后,将上涌的泌水和浮浆沿混凝土面排到基础外的排水沟,通过沟内设置的集水坑抽出基坑,以提高混凝土质量,减少表面裂缝。浇筑混凝土的收面处理也是减少表面裂缝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后,先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终凝前用木抹子反复搓平压实,使混凝土硬化过程初期产生的收缩裂缝在塑性阶段就予以封闭填补,以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
d)混凝土养护:采用在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减少水分的散发,以此降低底板表面与大气温差,避免由于温差过大而造成的温度裂缝。
3.4.7底板砼抗裂安全度计算
底板厚度为600、800;底板内的承台厚度为1000。故按1000厚进行验算。
3.5柱及与柱相连的外墙砼浇筑
3.5.1 由于墙、柱砼强度等级相同,墙、柱砼可同时浇筑。外墙距底板30高处设置施工缝,在施工缝处设置300×4通长的镀锌钢板止水带。(见下图)













3.5.2浇筑前在底部先铺垫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子砂浆,并使底部砂浆厚度为50mm。砼分层浇筑,每层浇筑柱砼的厚度达到500,上下层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50(min)。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振捣棒插入点要均匀,防止多振或漏振。(见下图)



3.5.3振捣棒移动间距小于4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且表面无气泡产生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振捣棒应距洞边30cm以上,下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
3.5.4浇筑砼时应在布料管上接一软管,伸到柱墙内,保证砼自由落体高度不得超过2m。下料时使软管在柱墙上口来回挪动,使之均匀下料,防止骨浆分离。(见下图)







3.5.5柱墙混凝土浇筑到框架梁底,且高出梁底3cm(待拆模后,剔凿掉2cm,使之漏出石子为止)。
3.5.6浇筑完后应随时将甩出的钢筋整理到位。用木抹子按标高线添减砼,将柱墙上表面砼找平,高低差控制在10mm以内。
3.6框架整体浇筑
3.6.1柱子浇筑至梁底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方可开始浇筑梁板,以便柱子的砼在重力下的塌落。具体施工时应先将与梁板浇筑方向垂直的第一排柱子浇筑至梁底后,返回已浇筑好的第一根柱子处开始梁板的浇筑。
3.6.2梁、板砼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先将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砼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则可连续向推前进。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3.6.3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砼用塔吊吊斗浇筑,并用φ30振捣棒振捣。
3.6.4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拖动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木刮杠刮平,浇水后再用木抹子压平、压实。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抹平。浇筑板砼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砼。
3.7楼梯砼浇筑
楼梯段砼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3.8构造柱、圈梁砼浇筑
3.8.1构造柱砼应分层浇筑,每一层厚度控制在400mm。构造柱振捣要密实,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度(为使上下层砼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宜插入下层砼5cm)。
3.8.2浇筑圈梁砼时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浇筑,要注意不要碰撞各种埋件。圈梁、构造柱砼方量较小,只能采用人工送料,用φ48×3.5钢管搭设操作平台,塔吊运送的砼临时堆放在操作平台上,工人再用铁锹入模。
3.9后浇带砼浇筑
3.9.1本工程设置了三道后浇带,后浇带按设计要求在≥60天后方可浇筑。
3.9.2后浇带砼采用比同位置砼高一等级的膨胀砼浇筑密实。
3.9.3后浇带的设置和浇筑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施工。
3.9.4由于后浇带搁置时间较长,为了防止钢筋锈蚀,影响其受力性能,故采用在钢筋上刷水泥浆保护,并覆盖竹胶板和塑料薄膜(在底板后浇带两侧砌筑两皮砖),防止垃圾及雨水和施工用水进入后浇带。
3.9.5在浇筑后浇带砼之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剔除表面上松动砂石、软弱混凝土层及浮浆,同时还应加以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不少于24h,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应予清除,并在施工缝处铺30mm厚的与即将浇筑的混凝土内同配比无石子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砼。
3.9.6 后浇带在底板、墙位置处砼要分层振捣,每层不超过40cm,混凝土要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3.9.7在后浇带砼达到设计强度之前的所有施工期间,后浇带跨的梁板的底模及支撑均不得拆除。
3.10砼养护
3.10.1各部位砼浇筑完毕拆除模板后,往墙上涂刷养护液或洒水进行养护;水平结构的梁、板在表面浇水湿润,必要时在其上面盖麻布袋,防止水分蒸发过快而使砼失水,常温下普通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少于7天,抗渗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天。砼的养护要派专人进行,特别是前三天要养护要及时。
3.10.2砼柱的养护:采用麻布袋包裹柱子四周和柱顶,浇水养护。
3.10.3砼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允许操作人员在上行走,进行一些轻便工作,但不得有冲击性操作。
3.11砼试件的制作
3.11.1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标准养护条件20±3oC,相对湿度90%以上,养护龄期28天。
3.11.2
普通砼每100m3制作一组抗压试块;防水密实砼试件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 m3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六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抗渗试块一组6块,养护条件同上。同时现场按流水施工每段留置一组梁板的同条件试块,每组3块,用钢筋笼子装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备用一组。
因本工程个别节点钢筋过于密集,需采用等强度的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前必须提前进行配合比试验,以满足工程所需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并且要得到业主、设计和监理单位的认可后方能进行浇筑。
第四章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4.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4.2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混凝土坍落度与要求坍落度之间的允许偏差(mm)
要求坍落度 允许偏差
50-90 ±20
>90 ±30
4.3在浇筑混凝土时,工人要挂牌操作,严格控制下料的厚度,要按顺序振捣,以防少振或漏振。保证浇筑出的砼面光滑、密实,不会出现蜂窝。对于墙、柱根部及易发生质量通病部位的振捣要派专人监督控制质量,在浇筑墙、柱根部前,要先接浆,底部浇筑砼分层薄一些,增加振捣密实度。
4.4浇筑分层厚度控制:
浇筑层厚度≤振捣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本工程主要采用50振动棒(作用部分长度38.5cm),混凝土分层厚度为400mm。现场制作五根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杆(在50mm×25mm×5000mm木条上刷黄油漆,自下而上每400mm用红白油漆标上刻度,刻度字体要大而醒目)随时探测、调整混凝土(包括柱、墙、梁混凝土等)浇筑厚度。浇筑混凝土时用手电筒照明读取厚度控制杆上数据,从而控制浇筑厚度。
4.5浇筑间歇时间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4.6施工缝的留置位置
底板、外墙、楼板、梁的竖向施工缝:留置在后浇带处。
墙体水平施工缝:地下室外墙留置在底板上表面300mm处;其他部位留置在楼板上下表面处、梁下底面处。
柱水平施工缝:留置在柱上端主梁底面下向上3cm处。
4.7浇筑混凝土时的振捣
振捣时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且必须插入下层≥50mm(根据分层厚度,在振动棒上作红漆刻度线来控制)。振动棒移动间距≤57.75cm。振捣时间通过观察(混凝土表面泛出浆、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来确定。
从施工缝处开始浇筑混凝时,不能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振捣时由远而近向施工缝处推进,距离缝边900mm±100mm(用卷尺来控制)处停止振捣,改用人工加强对此处混凝土的振捣,使其结合紧密。
楼板、梁采用斜向振捣,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42.5o±2.5o。
4.8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凝固前及时用湿抹布将局部漏浆、掉(漏)渣擦去(备一装水工具桶,用抹布在桶里沾水擦洗);用同样方法及时将粘在钢筋上的混凝土浆清除。浇筑完毕后的浮浆应在混凝土没有凝固前刮去(小块铁皮)。
每层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凝固前,必须顺南北或东西方向用扫帚扫毛,扫毛纹路要清晰均匀、方向及深浅一致。
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的竖向结构高度超过2m时采用溜筒使混凝土下落。
在混凝土终凝前必须用铁抹子把非结构性表面裂缝(由于混凝土的沉降及干缩产生)修整压平(然后再覆盖养护)。
两泵管间橡皮垫、卡具必须套上;拆泵管时将管内混凝土清洗干净。
4.9钢筋保护层垫块要与钢筋连接牢固,责任师和质检员要对各个部位的垫块进行检查,防止出现垫块位移、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漏筋。
4.10支设模板前要及时涂刷脱模剂并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不要过早,防止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4.1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要细致振捣,振捣密实,防止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4.12模板穿墙螺栓要紧固可靠,浇筑时防止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在浇筑洞口两侧砼时要两侧浇筑振捣要对称、均匀,防止洞口移位变形。
4.13雨期施工措施
4.13.1遇大雨时应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施工缝处进行剔凿,清除表面浮浆,剔至露出石子),做好现场排水工作,对已浇筑部位的混凝土必须及时覆盖塑料布,以免混凝土的配合比改变,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4.13.2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将梁、墙中的污物、积水清理干净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4.13.3进行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前,要准确掌握天气预报,避免浇筑时遇大雨,而且现场须准备充足的防雨材料以备浇筑时突然遇雨时进行覆盖。
4.13.4雨期施工时,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砂、石的实际含水率及时调整混凝土的用水量,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4.14其它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检查人员检查施工,严格要求操作工按步序振捣;接班振捣人员提前半小时到岗与上班振捣人员共同操作,交班人员推迟交班半小时撤岗(有一小时共同工作时间)。
4.15允许偏差(比规范提高一个等级)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轴线位置:(1)基础
(2)独立基础
(3)墙、柱、梁
(4)剪力墙 12
8
5
3
2 垂直度:(1)层间:5m及5m以下
5m以上
(2)全高 5
8
H/1000但不大于30
3 标高:(1)层高
(2)全高 ±8
±20
4 截面尺寸 +5, -3
5 表面平整度(2m长度上) 5
6
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1)预埋件
(2)预埋螺栓
(3)预埋管
8
3
3
7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12
8 电梯井 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20,-0
井筒全高垂直度 H/1000且不大于30
第五章 成品保护
5.1在浇筑砼过程中,为了防止钢筋位置的偏移,在人员主要通道处的梁、板钢筋上铺设钢跳板,操作工人站立在钢跳板上,避免踩踏梁板、楼梯的钢筋和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
5.2在交叉作业时,严禁操作人员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允许在梁或楼梯踏步模板吊帮上蹬踩,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5.3拆模时,对各部位模板要轻拿轻放,注意钢管或撬棍不要划伤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要使用锤子或其他工具剧烈敲打模板面。
5.4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堆放过量建筑材料。当需要承受施工荷载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5.5独立柱及突出墙面的柱角、楼梯踏步、楼梯横梁 、处于通道或运输工具所能到达的墙阳角等处各个阳角均用竹胶板包起来,利用模板支设时留出孔用铅丝绑扎固定,防止各个阳角被碰掉或碰坏。
5.6在浇筑完墙、柱等纵向结构构件混凝土后,要派工人及时进行清扫,以保证楼板面的平整与清洁。
第六章 安全文明施工
6.1塔吊使用主要安全措施
6.1.1塔吊装、拆、顶升必须是有资质单位和有证操作人员。安、顶、拆按照原厂的规定和安全要求进行。
6.1.2塔吊的“四限位、两保险”必须齐全、可靠。安全部门和信号工经常检查吊具、绳索的磨损程度,安全部门做好检查记录。
6.1.3当风力达四级以上时不得安、顶和拆卸作业。
6.1.4夜间施工时塔吊的转臂上装有灯光和指示信号,以保证一定的能见度和促进操作人员的安全警惕性。
6.1.5塔吊起吊东西时要派责任心强的有证信号工指挥,不得无人指挥或乱指挥。
6.1.6起重臂下严禁站人。
6.1.7机械设备防护罩不得随意折卸。
6.2砼地泵设备的主要安全措施
6.2.1操作工必须是经培训合格的有证人员,严禁无证操作。
6.2.2泵管的质量应符合要求,对已经磨损严重及局部穿孔现象的泵管不准使用,以防爆管伤人。
6.2.3泵管架设的支架要牢固,转弯处必须设置井字式固定架。泵管转弯宜缓,接头密封要严。
6.2.4当发生堵管现象时,立即将泵机反转把砼退回料斗,然后正转小行程泵送,如仍然堵管,则必须经拆管排堵处理后开车,不得强行加压泵送,以防发生炸管等事故。
6.3墙、柱、梁砼浇筑安全要求
6.3.1在进行墙、柱、梁砼浇筑时,搭设的脚手架每步高度不大于1.8m,且加斜撑,上铺脚手板。上端防护高度不小于1.2m,设置两道水平防护栏杆。操作架上严禁出现单板、探头和飞跳板,必要时操作工人系挂安全带。
6.3.2操作架上严禁超量堆放砼材料,堆放量每平方米不得超过120kg。
6.4洞口防护措施
6.4.1楼板洞口边长大于1500mm时周边应设防护栏杆,并兜水平安全网,防护栏杆采用Φ48×3.5钢管扣接,上横杆距地1000mm,下横杆距地200mm,中横杆距地600mm。
6.4.2边长介于500mm~1500mm的楼板洞口,洞口上设置200mm×200mm间距的扣件钢管网格,钢管网上铺设钢跳板;
6.4.3边长介于250mm-500mm的楼板洞口、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用木板作盖板固定在洞口位置;
6.4.4边长介于25mm-250mm的楼板孔口,用坚实盖板盖设,盖板应防止挪动移位。
6.4.5梯井口设防护栏杆,电梯井内每隔四层、最多隔10米设一道安全网;
6.4.6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安装临时护栏。
第七章 环保措施
7.1水的循环利用:现场设置洗车池和沉淀池、污水井,施工车辆在出现场前均要用水冲洗,以保证市政交通道路的清洁,减少粉尘的污染。沉淀后的清水再用做洗车水重复使用。

全部回复(1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zjjzppqme
    zjjzppqme 沙发
    感谢楼主提供这么好的学习资料,,先收藏了
    2011-04-07 22:13:0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zhouyu008123
    zhouyu008123 板凳
    谢谢楼主,收下了。这个有点太长了,先留下,以后用得着的。
    2011-04-05 02:55:05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施工

返回版块

65.82 万条内容 · 158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4 软土地基处理

一、 处理方法与特点 二、 复合地基计算原理 三、 换填法设计 四、 强夯法设计 五、 预压法设计 六、 水泥土搅拌法设计 七、 托换技术[ 本帖最后由 csccbjs 于 2011-3-10 15:58 编辑 ]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