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6-03-24 13:25:24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图
[复制转发]
城市,总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而城市住宅也总给人避难所的印象。虽然,经历了种种变革但也不过代以避风港等别名。
而作为设计者的我们应该给这个我们朝夕相处的处所一个什么定义呢?我个人认为在这个回归与另类并兴的时代住宅到底是应该回归自然还是走向另类?便是给它定义的一个准绳!在此,各位前辈不妨用心理学的眼光分析一下,城市住宅的下手之处!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回归自然的路如何走来!大家知道,人在工业文明到来之前或更早的生活就生活在大自然中。于是,早已习惯了那种与大自然的亲密。而现在由于现代文明的到来,我们不得不离开那曾朝夕相处的地方。为了追求物质文明,我们改变了那曾经的家园。然而,现在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物质文明,我们累了想找一个可以好好休息的地方。于是,我们便想到了那曾经无比熟悉的地方-“大自然中的家”。这也便是国人心中的叶落归根的一种体现。
再来看一下另一种趋向-另类的家园。同样,我们在离看了大自然,走进了这个我们曾未知的世界。在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压抑,紧张过后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而且,我们还在不断的寻找着那些未知的不同。于是,我们开始喜欢一切的未知与不同-包括我们的家!所以,我们便希望有一个另类的家!
从这不难看出我们的住宅的大概方向在那!好像这样我的话题就该完了。其实,不然虽然如此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怎么办?大家会想这两者总该有个主次之分吧?不过我要告诉给位的是,它真的没有。现在,我们从这两种人群来看。前者我们暂且把他看着守旧的吧!(其实,这种说发有些偏激)我们在仔细看看,其实这群人大多都是70或70年代以前的人们。在当今老年化的中国来说,这些人是有相当的比重的。所以,当然不可忽视。而另一类,我们就把他门叫做新新人类吧!他们一般是在70年代以后的人。虽然,论及总体经济实力,和人群比重还暂且在前者之下。但,他们却是今后50年这个世界的主导。而且,他们的后代在其影响下的选择也是不言而遇的。所以,这一类人更不可忽视。
那,我们该怎样来解决这个似乎矛盾的问题呢?
那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这样一个事实吧!那就是在这两代人之间往往有着很或深或浅的隔阂。很多子女应此不愿和父母同住。这样,一来我们便找到了出路-分区建筑。也就是分成不同的小区建不同风格的建筑。
这样,看上去问题解决了。其实不然,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血浓与水。每个子女,或父母都希望可以在身边照顾自己的父母或子女。
所以,我建议我们的建筑应该一区多建,或一建多型。一区多建大家肯定知道就是在一个小区里建不同建筑的意思。那一建多型呢?
这便是在考虑了国人的基础上的方案了。敢问,国人有几家有众多房产的?我想不会太多吧?所以,我想在一套房屋里有两个不同的环境应该是国人的首选吧?可是,这样的建筑应该任何才能统一起来呢?大家不防看一下两面人的故事!~~~~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