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一篇
纳米隔热浆料制备技术本文主要研究建筑玻璃隔热涂料,从隔热材料的选择,隔热粉体的制备及隔热效果与电学性能的关系,纳米隔热浆料制备技术,建筑玻璃隔热涂料的合成及表征,和建筑玻璃隔热涂料的实际热工测试等方面对建筑玻璃隔热涂料技术进行研究,属于材料科学与建筑技术科学的交叉学科。本文从纳米ATO隔热粉体的制备入手,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Sb/Sn掺杂比例的ATO粉体,Cu,Fe掺杂的SnO2粉体及Zn共掺杂ATO粉体,研究了制备工艺对粉体微观结构,表面形貌,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并对隔热材料的隔热性能和其它性能进行了分析。当Sb/Sn=610at%,凝胶烧结温度600~800℃,保温60min时,ATO粉体具有较低的电阻率,随着Sb掺量的增加,粉体的电阻率逐渐下降,当Sb/Sn>10at%后,电阻率开始上升,ATO晶粒约为10nm。ATO粉体的电阻率与其近红外线阻隔率有着内在的联系,即降低ATO粉体的电阻率能够提高其近红外线的阻隔率即提高隔热性能。研究了pH值、分散剂和研磨时间等因素对浆料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表明pH值在6~10的范围内,ATO浆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聚丙烯酰胺和多聚磷酸钠能显著改善ATO浆料的稳定性;当多聚磷酸钠为分散剂,在研磨过程中加入适量稳定剂和增稠剂可大幅提高浆料的稳定性,浆料常温保存两年没有发生沉降,延长了产品的保存期。研究的ATO浆料其固含量最高为56wt%。系统研究了建筑玻璃隔热涂料隔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并测试了建筑玻璃隔热涂料的安全性,耐水性等物理性能。降低纳米ATO浆料的平均粒径能将涂料的近红外线阻隔率提高1020%;ATO浆料固含量的提高也能增强隔热涂料的隔热性能。H1粉体能够阻隔800~1400nm的近红外线,而对1400nm~2600nm波段的近红外线阻隔效果较差。H2粉体能够阻隔600~1200nm波段的光,对1200~2600nm波段的近红外线则基本不具有阻隔作用。将H1、H2粉体分别与ATO粉体以不同比例进行复合制备成隔热浆料。随着H1、H2在复合粉体中所占比例的升高,涂料的隔热性能得到提高,但后者的可见光透射比大幅降低。采用无机硅树脂作为透明基体,与溶剂型ATO浆料配制无机硅玻璃隔热涂料。在涂料中加入H3化合物能有效提高涂料的近红外线阻隔率,同时又能尽量减少对可见光的影响。当H3含量为0.5wt%时,隔热涂料的近红外线阻隔率为93.7%,可见光透射比为61.7%,遮阳系数为0.52,τv/Se值较高为1.19。将自制的建筑玻璃隔热涂料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应用,并选取了一个相似的房间作为对比间(不应用玻璃隔热涂料),对涂膜间与对比间进行实际热工测试,以检验建筑玻璃隔热涂料的实际隔热效果。涂膜玻璃与未涂膜玻璃相比能够阻隔大约50%的太阳总辐射。距离窗户较近的空气温度温差和黑球温度温差较其它测点大,一般西向窗户测点的温差更明显,随着测点远离窗户,测点的空气温度,黑球温度及其温差都会降低。采用红外热像仪对涂膜间与对比间的窗户进行拍摄,包括有窗帘和无窗帘两种情况,当有窗帘时,涂膜间窗帘的温度比对比间的要低约3.5℃。无窗帘时,对比间窗框温度高于玻璃温度,是隔热的薄弱环节,涂膜间的玻璃内表面温度较对比间高约7℃。玻璃涂膜后虽然提高了玻璃内表面的温度,加大了向室内的二次辐射,但其阻隔太阳辐射的能力占了主导作用,总体讲玻璃隔热涂料的隔热效果还是比较好的。通过DesT软件对两房间的室内温度进行了模拟,结果为模拟室内温度与实测的房间平均温度基本吻合,模拟值与实测值差值在0.5℃内,而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对比间的全年冷负荷为162.3 kW·h /m2,而涂膜间全年冷负荷为156.0 kW·h /m2。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