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建筑智能化 \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发布于:2006-03-20 10:56:20 来自:电气工程/建筑智能化 [复制转发]


1 总 则
1.0.1 为了适应智能建筑工程设计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智能建筑工程项目,其他工程项目也可参照使用。
1.0.3  本标准根据各类工程的使用功能、管理要求以及工程建设的投资标准,对智能建筑划分为甲、乙、丙三级,其中甲级,适用于配置智能化系统标准高而齐全的建筑中;乙级,适用于配置基本智能化系统而综合型较强的建筑中;丙级,适用于配置部分主要智能化系统,并有发展和扩充需要的建筑中。
1.0.4 智能建筑工程设计中,应坚持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对集成的各子系统应实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对所采用的系统和设备应符合标准化、开放性的要求,并具有可扩性和灵活性。
1.0.5 智能建筑工程设计除按照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各项有关工程设计规范和规程。  
                     

全部回复(9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xmznt
    xmznt 沙发
    附录A
    本标准用词说明
    A . 0.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序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A . 0.1.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A. 0.1.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quot;或"不得"。
    A. 0.1.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A. 0.2 条文中指明必须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
    附加说明:
    本《标准》编制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编制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名单:温伯银 赵济安 瞿二澜 邵民杰 沈育祥 成红
    2006-03-20 11:00:20

    回复 举报
    赞同0
  • xmznt
    xmznt 板凳
    9 环 境
    9.1 一般规定   
    智能建筑的环境设计应向人们提供舒适的高效的工作环境。
    9.2 设计要素
    9. 2. 1 建筑物的空间应有高度的适应性、灵活性及空间的开创性。
    9. 2. 2 室内空调应能符合环境舒适性要求。
    9. 2. 3 视觉照明应能满足人们的美感,确保人们生理和心理舒适和保护视力的要求。
    9.3 设计标准
    9.3.1 甲级标准
    9. 3. 1. 1 建筑物的空间环境
    (1)天花板高度不应小于2.7m。
    (2)应铺设架空地板或网络地板,为地下配线提供方便。
    (3)应为智能化系统的网络布线留有富裕的竖井和空间。
    (4)室内宜铺设防静电防尘地毯。
    (5)室内装饰应对色彩进行合理组合。
    (6)应采用必要措施降低噪声,防止噪声扩散。
    9. 3.1.2 室内空调环境
    (1)空调设计应达到的主要指标: 粉尘含量 mg/m3 ≤0.15 CO含量率 ppm <10 CO2:含量率 ppm <1000 温度 ℃ 冬天22/夏天24 湿度 % 冬天≥45/夏天≤55 气流 m/sec<0.25
    (2)对上述指标应实现自动调节和控制。
    9. 3. 1.3 视觉照明环境
    (1)水平面照度不应小于750lx,对于显示屏较集中的场所,垂直照度宜在3001x左右。
    (2)灯具布置应模数化。
    (3)灯具应选用无眩光的灯具,办公场所宜达到100%无眩光。
    (4)照明控制应对重要场所的照度进行自动控制,工作面照度不应随环境照度的变化而变化。
    9.3.2 乙级标准
    9. 3.2.1 建筑物的空间环境
    (1)天花板高度不应小于2.6m。
    (2)应铺设架空地板或网络地板。
    (3)应为智能化系统留有较富裕的竖井和空间。
    (4)室内宜铺设防静电防尘地毯。
    (5)室内装饰应对色彩进行合理组合。
    (6)应采用必要措施降低噪声,防止噪声扩散。
    9. 3.2.2 室内空调环境
    (1)空调设计应达到的主要指标: 温度 ℃ 冬天18/夏天26 湿度 % 冬天≥30/夏天≤60
    (2)对上述指标应实现自动调节和控制。
    9.3.2.3 视觉照明环境
    (1)水平面照度不宜小于7501x,对显示屏较集中的作业场所,垂直照度在2001x左右。
    (2)灯具布置无方向性,宜结合室内家俱和工作台进行布置,应以间接照明为主,直接照明为辅。
    (3)灯具宜选用眩光指数为1级或无眩光的灯具。
    (4)照明控制宜自动化、在房间功能或问隔变化时控制能随之灵活变化。
    9.3.3 丙级标准
    9.3.3.1 建筑物的空间环境
    (1)天花板高度不应小于2.5m
    (2)楼板应满足预埋地下线槽(管)
    (3)应为智能化系统留有所需的布线竖井和空间。
    9. 3.3.2 室内空调环境
    (1)空调设计应达到的主要指标 温度 ℃ 冬天18/夏天27 湿度 % 夏天≤65
    (2)对上述指标应实现自动调节和控制。
    9.3.3.3 视觉照明环境
    (1)水平面照度不宜小于5001x,对显示屏较集中的作业场所,垂直照度在1501x左右。
    (2)灯具布置以线型为主。
    (3)灯具选用眩光指数为Ⅱ级的灯具,应以直接照明为主,间接照度为辅。
    (4)照明控制要灵活,操作方便。




    2006-03-20 11:00:20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智能化

返回版块

12.4 万条内容 · 38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智能小区

智能建筑是住处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物智能化程度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是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将4C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