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节能技术 \ 太阳能中高温时代“大门”开启

太阳能中高温时代“大门”开启

发布于:2011-02-12 22:26:12 来自:环保工程/节能技术 [复制转发]
2010年9月16日,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在德州市拉开序幕,作为太阳能行业的领头羊力诺瑞特在会展上推出了其自主研发的太阳能中高温产品。该中高温技术一经亮相就赢得业界瞩目,其广泛拓展行业应用领域、引领行业走向制高点的优势更被业界企业所肯定。可以预见,太阳能走向中高温时代已成必然,中高温技术的应用必将成为太阳能行业新的转折点。
时代呼唤新能源技术
2009年10月,《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报告显示,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是中国推进可持续城镇化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当今经济发展方向。
虽然中国是世界上太阳能利用大国,但太阳能热利用始终停留在低温热水利用方面,中温热利用迟迟没有突破。由于中国太阳能行业的低温热利用主要是热水器的应用,行业门槛和技术含量比较低,造成了严重的行业同质化竞争。一场行业革命、技术革新势在必行。
更重要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只提供热水的功能已不能满足需求,太阳能还要向中高温领域发展,更要在制冷、供暖等方面取得突破与革新。
中高温新能源技术浮出水面
日前,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罗振涛教授和中国节能协会太阳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霍志臣表示,实现产业升级的几个标志是科技进步与应用领域的扩展。力诺瑞特150℃真空集热管效率高达45%以上,力诺新材料公司的400℃、4米长真空集热管样品已开发成功,即将形成生产能力。众多现象表明,突破低温技术已经不再遥远。
力诺瑞特自主研发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中高温太阳能集热产品正式通过认证,开始市场化推广,预示着太阳能光热将实现工业领域上的应用,为工业发展提供绿色动力,也将强有力的推动低碳城市的发展。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杜祥琬在参观力诺瑞特科技园时指出,太阳能热利用从低温发展到中温阶段意义重大,不仅填补了国际空白的150℃温度区集热器,还实现了太阳能热利用从家庭到工业再到大规模工农业用热等划时代的突破,为越来越多的低碳产品研发奠定了基础。
新技术革命应势而生
前不久,2010中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围绕热点话题“光热发电”展开深入探讨。据透露,光热发电市场目前在国内并不被看好,究其原因主要是技术、成本和政策三大因素。虽然自光热发电高调登场以来,一直定位在光伏发电的“竞争者”,但事实并不乐观。在国外,与同行业光热发电相比,国外的光热电站已有数十万千瓦建设运行,而国内光热发电还处在兆瓦级示范阶段;在国内,与光伏发电相比,目前国内在建和已签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总容量已达140万千瓦,而太阳能热发电还没有形成市场,两者形成巨大反差。
一直致力于太阳能中高温方向发展的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申文明指出:“太阳能光热产业必须要走中高温路线”。由于光热发电采用中高温真空管,与目前太阳能热水器采用的中低温真空管技术基本一致。而力诺瑞特中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和中温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研制成功,突破了2010年欧洲太阳能会议上欧洲专家所说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集热器120摄氏度的热利用极限,极大地拓展了太阳能光热的应用领域。即将研制推广的高温集热系统集热温度达300摄氏度-500摄氏度,将在太阳能热发电领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从太阳能热发电发展战略来看,只有提升太阳能光热发电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升级速度,才能为太阳能光热发电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太阳能行业“振翅高飞”的新时代即将到来,使之破茧而出的中高温技术应用必将成为行业竞争焦点。也就是说,谁掌握了中高温技术,谁就掌握了引领行业革命的主动权。毋庸置疑,力诺瑞特自主研发的中高温技术胜券在握,在打开了太阳能热能利用大门的同时,也引领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thumbCA1FD4NA.jpg

  • kangsitanding1
    太阳能的发展日新月异,进步非常快
    2011-05-14 12:41:14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节能技术

返回版块

1.23 万条内容 · 11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国家应重视控制碳排放当量最大的产品——水泥

据统计,2009年我国生产水泥16.5亿吨(为世界总量的60%),其CO₂排放量约13.8亿吨,占当年全国CO₂总排放量的20%,单位产值CO₂排放量属第一;这是因为水泥生产中CO₂的排放既有直接的,还有间接的;每生产1吨水泥(CaO占65%左右),即由石灰石(CaCO₃)高温煅烧分解出CO₂、同时获到56%的CaO的直接排放就达到0.51吨;而间接排放则是水泥生产中燃煤和耗电所致。 然而,尽管水泥生产有如此大碳排放量和排放比例,但却没有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无论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还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都没有提到水泥生产是我国仅次于燃煤发电外的第二大碳排放源、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五分之一,当然也就没有针对水泥的碳减排技术指引;因此,至今也没有报道国家准备出台“发展水泥替代产品的规划及其资金投入计划”;而只有新能源的发展规划上报到国务院进行审批,其中最具有实际意义的《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则已在今年6月1日出台,使每辆电动汽车可受到补贴5万元;目前我国温室气体的减排形势就是只依靠新能源这一条腿。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