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周期比的控制

周期比的控制

发布于:2011-02-10 13:11:10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A 控制意义:
周期比---第一扭转周期与第一侧振周期的比值
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相对于侧移)的扭转效应。所以一旦出现周期比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一句话,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在要求结构承载布局的合理性
验算周期比的目的,主要为控制结构在罕遇大震下的扭转效应。

B 规范条文
高层规程第4.3.5条,要求: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本规程第10章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抗规中没有明确提出该概念,所以多层时该控制指标可以适当放松,但一般不大于1.0。

C 计算方法及程序实现
程序计算出每个振型的侧振成份和扭振成份,通过平动系数和扭转系数可以明确地区分振型的特征。
周期最长的扭振振型对应的就是第一扭振周期Tt,周期最长的侧振振型对应的就是第一侧振周期T1(注意:在某些情况下,还要结合主振型信息来进行判断)。知道了Tt和T1,即可验证其比值是否满足规范

D 注意事项
>>复杂结构的周期比控制
多塔结构周期比:对于多塔楼结构,不能直接按上面的方法验算。如果上部没有连接,应该各个塔楼分别计算并分别验算,如果上部有连接,验算方法尚不清楚。
体育场馆、空旷结构和特殊的工业建筑,没有特殊要求的,一般不需要控制周期比。
当高层建筑楼层开洞口较复杂,或为错层结构时,结构往往会产生局部振动,此时应选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来计算结构的周期比。以过滤局部振动产生的周期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fengzhenmu
    fengzhenmu 沙发
    :lol呵呵,还行
    2013-03-27 14:13: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alex-2077
    alex-2077 板凳
    老文章在哪里??
    2011-04-15 16:43:15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6 万条内容 · 210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刚度比的控制

A 控制意义: 新规范要求结构各层之间的刚度比,并根据刚度比对地震力进行放大。 新规范对结构的层刚度有明确的要求,在判断楼层是否为薄弱层、地下室是否能作为嵌固端、转换层刚度是否满足要求等等,都要求有层刚度作为依据, 直观的来说,层刚度比的概念用来体现结构整体的上下匀称度. B 规范条文: 新抗震规范附录E2.1规定,筒体结构转换层上下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大于2。 新高规的4.4.3条规定,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临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临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