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恢复力模型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恢复力模型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恢复力模型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恢复力模型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发布于:2011-01-14 09:31:14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恢复力模型是根据大量从试验中获得的恢复力与变形的关系曲线经适当抽象和简化而得到的
实用数学模型,是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在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具体体现。对迄今为止国内
外关于钢筋、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恢复力模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和简要评述,分析了
现有恢复力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恢复力模型今后的研究建议。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7 万条内容 · 210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关于底框结构中抗震墙开洞口问题

抗震规范规定底框结构中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计入构造柱影响的侧向刚度与底层侧向刚度比值,6度不大于2.5。底层层高3.6米,布置8片1.8米宽的纵向抗震墙时计算还不满足,于是就布置了两片满开间的抗震墙(开间3.8米),再在抗震墙上开洞,计算就满足了。问题是洞口的布置方式,洞口底标高是从正负零开始,还是从正负零以上某个标高开始,一直到二层连梁底,究竟哪种比较安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