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请教:首层层高如何确定,风荷载作用如何计算。

请教:首层层高如何确定,风荷载作用如何计算。

发布于:2011-01-06 16:27:06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1、框架结构,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2.3m
首层层高如果从基础顶面开始算,则算得的风荷载的作用效应明显偏大,因为地面以下吹不到风,是否要对风荷载进行折减呢?
因为我现在算地基承载力时风荷载产生较大的弯矩,起到了控制作用,所以在此深究一下!
2、弱问以下:风荷载的作用到底是如何计算的啊?发现翻了很多书都没有找到。
如果是将风荷载假设为均布荷载作用在整个建筑物上,然后将其等效为作用在屋面梁或者是楼面梁处的集中力进行计算的话
那对于一个只有框架梁柱,没有填充墙的框架结构,风荷载的作用就很小了,是不是可以不考虑了呢?
望高人指点啊!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shishujie12345
    很不错哦!
    2012-05-10 10:37:10

    回复 举报
    赞同0
  • hyp1962
    hyp1962 板凳
    1.框架结构无地下室时,底层层高的计算方法为:基础顶面到一层楼盖顶面的高度;但是当柱下独立基础埋深较大时,为了减小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和底层位移,可以在0.000以下适当的位置设置基础拉梁,也就是将基础拉梁纳入结构整体模型,此时应基础顶面至首层顶面分为两层,从基础顶面至拉梁顶面为一层,从拉梁顶面至首层顶面为第二层,计算时应该注意:从基础顶面至拉梁顶面一层应设置为地下室,对应的土的水平抗力系数应取为0,当此时有越层柱时应手工修改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否则计算结构是不正确的!
    2.对于风荷载的计算,确实是计算到基础顶面或地下室顶板处,这是结构计算必要的简化,与偏于安全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PKPM在自动计算框架结构的风荷载作用效应时,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是取结构模型的最高点(扣除地下室高度),是假定建筑物均有维护墙的,作用维护在墙上的风荷载要导算到楼板标高处以水平集中力的方式作用到整体结构模型上.
    对于外围均没有填充墙的框架结构,一般也可以这样计算了风荷载的作用效应;如果为了经济性的考虑,计算时可以不考虑风荷载(即不采用PKPM自动计算风荷载),对风荷载采用手算方式以特殊风荷载的形式加到整体结构模型上.

    [ 本帖最后由 hyp1962 于 2012-2-4 15:10 编辑 ]
    2012-02-04 15:09:04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6 万条内容 · 209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吕西林)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吕西林)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