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0-12-26 15:30:26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漠视房屋质量与故意杀人何异?!
——2010年9月9日 上海证券报头版
时寒冰
奇迹从来都不是偶然发生的。
9月4日,新西兰南岛发生里氏7.1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两人重伤、部分建筑物和道路损坏,迄今没有传出人员死亡的消息。当国内媒体以“奇迹”表达感慨的时候,新西兰官方却显得极为淡定。
这种胸有成竹般的气定神闲,源自哪里?原来,新西兰特别重视建筑质量,从规划、设计到施工,每个环节都严格监督,认真把关,稍有疏忽便严厉追究责任。而且,新西兰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规定非常严格。比如,其科研人员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已将特制的橡胶垫用于基础隔震。优秀的质量与巧妙的防震技术运用,是零死亡奇迹的根源。
此前,创下奇迹的还有智利。今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特大地震,智利地震的破坏性百倍于海地地震,而死亡人数却降低到了最低限度——死亡700多人,其中,许多人是因地震后引发的海啸死亡,而海地地震却造成约30万人死亡。
原因在哪里?自1985年地震发生后,智利政府就要求所有建筑都按照抗击9级地震的标准来设计。在整个房屋建造过程中,设计师事务所的结构工程师和力学计算师会一次次地在工地现场查看、监督,确保任何一个哪怕细微的问题及时得到纠正、处理,否则,将来他们自己也将被严厉追究责任。
新西兰、智利创下奇迹的背后,既是政府切实为民,认真履行为纳税人服务承诺的结果,也是建筑设计、施工、监管等各方认真敬业的结果。
质量决定着建筑的寿命,也决定着人的生命。面对“楼脆脆”、“楼歪歪”等事件,人们读出来的是对建筑质量的轻慢和对生命安全的漠视,令人忧虑的是,这种现象正在娱乐化般地接连涌现出来。
今年8月30日下午,有记者实地走访了安徽合肥多家建筑工地,发现一些建筑工地把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一个模板,再把削好的细竹签一个个塞进去。“用手一掰,没用多大劲儿,咔嘣一声,混凝土块裂成两半。”这种用竹签替代钢筋的事情,早在2006年,就已在杭州“人和家园”被揭出,一度引起全国的热议。此后,类似事件又出现多起。
而在西安,则曝出钢筋拉细的潜规则:一吨10个毫米的钢筋,国家的标准是1600米至1620米,经过冷拉之后,延长到了2092米。经过拉细处理的钢筋,性能等质量遭到了彻底破坏,一旦用在建筑物上,后果是不难想象的。
因蔑视房屋质量可能造成的伤亡和破坏,比一般的故意杀人案更凶险更可怕。
在羡慕“零死亡”奇迹的同时,我们真的应该深入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对建筑质量的态度。房屋建了拆、拆了建,道路修了毁、毁了修的背后,是对社会财富的巨大损耗,而许多官员乐此不彼,无非是可以通过暗箱操作把金钱收入囊中。
如果不能及时堵住制度漏洞,任由毛竹替代钢筋或钢筋拉细这样的卑劣做法发生,而不能让相关责任人承担足够严厉的成本,那么,未来等待我们的将不是奇迹,而是巨大的悲剧。(原题:竹签与奇迹无缘,发表时有删节)
写于2010年9月6日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房屋质量不好,等同于大阴谋,大陷害!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