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6-03-05 18:03:05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形式达意的准确性
——有感于“门”的设计随笔
作者: 田 园 北京 北林地景园林规划 来源:网络
【关键词】 空间、形式、达意、准确性
室外环境景观设计者或者建筑设计界的同仁大多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一个“简单”的入口大门设计往往将会使业主、设计者、决策者以及使用大门的普通市民产生广泛而持久的目光聚集,并因此展开颇有争议的讨论,随之要么将是邝日持久的方案修改,要么是频繁的更换方案的设计者,要么干脆避开“这个太有争议的大门设计”将其放在一边,任时光荏苒,当人们逐渐淡忘时,匆匆而简陋的构建一个最没有争议的入口设施——照抄、照搬...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从西方现代设计学的角度看入口设计起着空间组织、空间序列生成的起点位置,对整体空间序列的大小、规模、尺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主义设计观念中核心的问题则是空间尺度以及空间功能空间的准确量化与分解。功能空间的准确量化与分解决定着空间尺度的相对大小与规模,进而影响着空间组织的完成与空间序列的存在状态,当代中国环境设计无论现实发生还是社会文化理想都掺和了西方的空间序列组织和实用功能主义的深刻烙印,所不得不遵循的原则中加入了西方空间文化的功能和意向组成,而传统文化熏陶下的“门面”认同依然存在,这无形给中国社会条件下的入口空间设计埋下了太多的组合以及融合可能,同时也因此加大了空间设计本身的难度,在当前发展中的设计群体当中,将很难避免出现以上所述几类较为严重的设计误区。
我国传统入口空间的环境则显得更富有诗意和变化,在基本门口功能的前提下,中国传统入口空间基本是整体空间属性或者是空间品质的概括、提炼与点睛,在不间断的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熏陶之下,中国传统的入口被赋予来过多的象征意义或者装饰意义,入口逐渐演化成了诸如佛门圣心、神灵仙境、尊贵显赫、儒雅高洁、山野禅意、自然朴野、功能朴素等等基本理想理念的空间表达。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民众所普遍向往的具有理想象征的“门面”概念。而对于理想象征的不同理解与差异、诠释则形成了相应的不同空间形式理解。
深层的民族“生态文化”结构有着不间断的存在状态,有爷爷到儿子再到孙子,一个民族的生态文化体现在这个民族的语言、习俗、宗教、伦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网络之中,中国人固有的“豪门大院”“佛门净地”“朱门府第”“山门水洞”的入口概念不可能隔离于现代文化的“大门”之外,“门面”确实是我国空间环境设计中面临的一个真实存在,我们不能用现代西方的概念来否定中国当下的“门面”要求,也不可能无视空间本身的现代物理功能空间场所需求,生搬硬套的构筑文化故纸堆中的经典“门面”需求。我们即需要合理、恰当的空间功能安排,也需要空间意境形式体现的准确把握。
四.结论:
1 .功能空间的准确量化与分解是入口空间的设计的成功前提
2 .而形式达意的准确性(整体空间氛围、意境的概括与形式理解)是入口设计的最重要的核心。
如何形成达意准确的空间形式将是我们面对的存在内容,这将于我们整体国民对传统文化构成的普遍“延续性”理解直接相关,也同我们的审美动态直接相关,但民众与使用者的个体审美则是杂乱而无序的,我们不能也不可能进行注意的表达,因此作为环境空间的设计者必须对整体环境的意境主旨进行抽象、简化。即让这个空间环境在入口的位置说出“最值得说的”“一句话”,不要任何辅助性的说明,言简意赅!——总结出传统文化空间的意境,同时完成符合现代功能与审美空间语言。在此两点之中,形式达意准确性居于问题的核心,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将能够完成一个理想的入口环境建筑语言设计,对成功设计入口环境解决了最核心的问题。当然完美的构筑整体的入口环境设计还需要自然植被、地形的巧妙利用、人工植被配置的弥补、以及其他诸如灯光、场地、水景、工程、或者艺术品的恰当点缀等等因素,在此均不需过多赘述。
回复 举报
——有感于“门”的设计随笔
作者: 田 园 北京 北林地景园林规划 来源:网络
【关键词】 空间、形式、达意、准确性
一 问题的提出
室外环境景观设计者或者建筑设计界的同仁大多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一个“简单”的入口大门设计往往将会使业主、设计者、决策者以及使用大门的普通市民产生广泛而持久的目光聚集,并因此展开颇有争议的讨论,随之要么将是邝日持久的方案修改,要么是频繁的更换方案的设计者,要么干脆避开“这个太有争议的大门设计”将其放在一边,任时光荏苒,当人们逐渐淡忘时,匆匆而简陋的构建一个最没有争议的入口设施——照抄、照搬或者仅仅形成基本的功能构筑,到头来人们只有汪洋兴叹,指点大门的所有者乃至国人审美素养低下云云!殊不知,大门设计是整体设计素养的提炼与集中体现,是整体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大门的设计需要整体设计能力的抽象与升华,包含了准确的形式空间达意这个建筑环境设计学中最最本质的问题,一个基本形式与功能、气质、审美、氛围凸现或隐含的设计概念学中的“定义”问题。笔者在十年的设计体验中仔细分析了入口环境设计中的一些案例,认为入口设计并非是不可医治的顽疾,只要对症下药,定能改善入口设计中存在的一些明显失误。
二.问题分类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1 .形式滥用
中国当代环境景观的审美基础是 20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 90 年代近 40 年的集体英雄主义审美情怀,高大、宏伟的空间的形式滥用不容忽视 , 时至今日中国中年以上的潜在审美意识无法逃离高大、宏伟的空间审美取向,因此众多的决策者、以及设计者或不约而同或一意孤行的形成了高大、宏伟的空间想象,近而形成了如此形态的入口形式,这类形态将随审美趋势的变化而慢慢趋于恰当而合理的运用,此类滥用将慢慢偃旗息鼓!
2 .“模式”照搬 (不合空间品质与气氛的)
设计者或屈服于决策者的压力,或本身不具备概括与提炼场所的空间品质之专业素养,经常完全照搬已有的“古典”风格或者异域构筑物,形成完全脱离当下现实场所环境的空间模式。
3 .孤立之风格与概念
设计者或者决策者不顾环境的氛围,孤立的塑造个人喜好或想象的某种风格,突出个人主观感受的满足,忽视客观场所的主体性格,从而导致创作与场所精神的严重脱节。形成了难以协调的空间形式、色彩。
4 .境界错位
设计者或者业主对场地空间意境或者气质的把握出现较大的错位,忽视了气候带的宏观特征,形成了南北适宜性气候基本形式的错位使用,
5 .标新立异 (造成的语句断意)
大多数入口大门设计的形式组成为追求可能的醒目性从而陷入了形式复杂化或者形式累赘的泥坑,标新立异则是形式复杂化或累赘化的根本原因,标新立异造成了形式语言明显的语句断意,语义混乱而不清。
6 .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的意境总结是形成入口环境偏差的重要原因,以局部的景观意向来统筹入口的景观取向,形成了形式达意的模糊性,入口环境要求准确而概括的表现总体环境空间的核心景观取向,而不是局部的景观形式的点缀。
7 .意义叠加
过多的意义叠加可能是我们设计者碰到的较多但不易凸现的问题之一,对入口空间的期望越高,越容易形成过多的意义叠加,因此而形成意义表达上的模糊和形式表达上的混乱。比较与普通的语言表达来说,图形语言的表达更需简练而概括,意义叠加对于空间景观设计而言,当前最最需要的是“返璞归真”使用“减法”设计来降低空间意义的混乱与无序。
8 .基本功能夸大
过分的强调入口的功能性(如防卫、保安、隔离、以及其他附加功能等)将形成入口的呆板与意义消解,最终导致整体入口环境的形式单调、简陋。
9 .忽视文化与技术之动态性
忽视空间意象与文化理解、技术构造与工艺材料的动态推敲,空间意向与文化理解定位决定着空间艺术造型的“神韵”,形成了空间艺术造型的骨架,而技术构造与工艺推敲则导致了形式的丰满度,两个方面的协调是形式达意准确的核心。设计者一方面需要从自身的空间艺术素养着手,培养准确理解文化意蕴与概括空间意向的动态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要从关注现代科技文化的角度入手,紧密跟进最新的材料与工艺,创造性地利用最新的材料与构造可能,才能不至于在这个核心问题上形成瓶颈效应。文化理解与技术工艺的动态性是我在这里必须强调性的问题,资讯信息的高度发达,将世界上最新的思想与科技创新成果迅速的传遍世界各地,我们无法沿用传统的思维和固有模式去思考一个问题。必须动态的借鉴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较为适宜的思想和技术结果,更为适时准确的表达这个时代鲜活的观念与景观文化状态。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