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绿色建筑设计 \ 绿建设计之给排水专业

绿建设计之给排水专业

发布于:2010-12-20 14:41:20 来自: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据统计,我国的建筑能耗已经占到社会总能耗的27%,如何降低这部分能耗、推广绿色节能设计是我们这些建筑从业人员今后很长时间内将要面临的一个课题。节能节水,绿色环保是近年来给排水技术发展的方向,在绿建设计中,这些技术特点也得到了集中的体现。本文就给排水绿建技术在这里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节 水
我国是个水资源大国,但人均水资源只有2400多吨,不足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排名110位左右。而且,水资源的污染、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在我国,每万元工业产值的耗水量为200吨,而发达国家仅为20~30吨,仅是我们的十分之一。另外,我们国家水的重复利用率很低,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最多为50%,而发达国家可以达到90%以上。一方面水资源短缺,一方面浪费水现象严重,所以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节水当然也是绿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合理确定用水标准
人均用水标准的确定决定了整个给排水系统的规模、投资,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设计参数。对于普通住宅而言,国家规定的人均标准为130~350升/人.天。天津市根据北方居民的生活特点、市政管网完善程度、本地水资源情况及统计数据等将这一标准调整为120升/人.天,经过几年的实施,以这一标准设计建成的住宅给排水管网不但降低了造价,节约了管材设备,而且经使用证明也完全能够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
所以,绿建设计中的用水定额可以参考国家标准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确定,并合理考虑再生水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从而在设计参数上体现节水理念。
2、节水型卫生洁具
节水型卫生洁具近年来得以广泛使用。我国很多地方还在使用的冲水量大于9升的坐便器已经被建设部明令禁止,而推广使用一次冲水量≤6升的节水型坐便器。在绿建设计中,冲水量4.5升的两档式坐便器更是被普遍应用。对于住宅,6升冲洗量可节水7%,4.5升两档式冲洗可节水近15%。
另外,洗涤盆、洗脸盆处的水嘴使用节水龙头,也可以起到节水的作用。这些节水龙头采用密封性能出色的陶瓷阀芯,可以开关数十万次而不漏一滴水,比普通龙头节水30%以上。而相继出现的加气型、限流型节水龙头是通过加气或减少水流断面来降低水的出流量,同时增强水流的冲刷力来达到既节水,又不影响水流手感的目的。此外,延时自动关闭龙头、感应式小便器等是应用在公共场所的节水器具。
3、再生水和雨水的利用
再生水(在小区或建筑单体内称为中水)是以污水为水源,通过相应的生化或膜处理后,使之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用于室内冲厕、室外绿化、景观、道路、洗车等的用水。它代替了一部分的生活饮水,将污水资源化,起到了节约用水的作用(住宅设置中水系统可节水约30%),同时也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前,全国很多地方的住宅或公建已经做到中水入户,天津市也正在兴建和完善城市再生水厂及城市再生水管网,并且规定了新建住宅及公建必须设置中水管道,逐步形成了与城市自来水管网并行的一套供水系统。这种分质供水虽然增加投资,但因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所以是缺水型城市供水发展的方向。
绿建设计除了设置中水系统外,还可以考虑另一种节水途径: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雨水以往大都是收集后经雨水管网直接排入江、河、湖、海等水体或是渗入地下。近年来,在节水节能、绿色环保的理念下,雨水回用技术日益得到了重视。雨水水质较好,经过滤、消毒等简单物化处理后就能够达到再生水的水质标准,从而代替生活饮水或中水,用于室外绿化、景观等处。但雨水降水不均匀性的特点,对供水安全性较难保证,也制约了它进行大规模收集处理,因此,短时间内雨水回用还无法完全取代再生水。在绿建设计中更多是从环保角度考虑有组织地主动入渗以补充地下水资源,或是在再生水设施不完善的地方考虑运用雨水回用技术。
节 能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目前是上至国家,下到地方所倡导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是现在全社会都在推崇的一种绿色生活理念。节能指标是评判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的参数,也是绿建设计的核心内容。对于给排水专业,节省能耗,是又一个重要的技术领域。绿建设计中给排水的节能技术主要表现在:
1、管网叠压技术
常用的供水方式是市政自来水管网将市政水送入单体建筑的储水箱内,再通过变频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水压力输送到建筑各用水点。市政自来水进入建筑时是有压的,也就是带着能量的,但进到水箱后,这部分能量就损失掉了,压力变为零,因此水泵需要将水从压力为零重新增加到用户需要的工作压力,这个过程因存在中间环节的能量损失所以是不节能的。
而管网叠压技术就是充分利用市政自来水的压力,取消储水箱,将水泵与市政管道对接,直接加压送到建筑内的市政水。这种供水方式利用了市政水的压力,从而降低了水泵的功率,节约了电能。水泵直接从市政管网抽水加压原来是被禁止的,因为它影响了市政供水的安全性,但随着一系列技术难题的解决,管网叠压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各地得到广泛采用。
2、太阳能热水系统
太阳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太阳能技术是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太阳能热水系统又是太阳能技术在给排水技术领域应用的一个典型范例。
生活热水的制备传统上是依靠锅炉或热水机组,也可以靠蒸汽、高温水置换。不管哪种方式都是通过消耗电、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将这些能耗转化为热能。这些传统的能量转化方式在浪费了不可再生能源的同时,也增加了碳排放,污染了环境,而太阳能的利用则避免了这些问题的出现。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屋面或墙面放置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加热水的系统。由于太阳能节能、环保的特点,所以现在各地纷纷制订有关政策,鼓励新建住宅设置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
太阳能热水系统有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分散式就是每户单独一套太阳能热水设备,各自独立使用;集中式指多个用户共设一套设备,集中加热,分户供水。分散式和集中式各有优劣,在设计中应根据楼高、日照、遮挡等因素综合确定。
环 保
节水、节能与环保有着密切的关系,节约水资源,降低能耗都能够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除此之外,绿建给排水设计中还有一些技术是直接因环保概念而产生的。
1、管材
供水管道过去大部分都使用的是镀锌钢管,但镀锌钢管现在也已经被建设部明令禁止。这是因为镀锌钢管长时间使用后,管壁上锌层内的金属铅会游离到水中,进入人体内形成沉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还有水中的溶解氧对金属管道有腐蚀作用,时间长了污染水质;另外,金属管道在生产工艺上必然会浪费金属、煤炭资源,增加碳排放,破坏环境。所以,目前各种新型的无毒、耐腐蚀、可回收的绿色、环保塑料管材已经被普遍应用到工程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2、水质保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改善和环境变化。在用水上,水质的安全性也得到大家的格外重视。国家不但提高了饮用水卫生标准,而且给排水工程设计中也更加注重水质的防护,相继推出了倒流防止器、真空破坏器等防污染的给水阀件及许多相关的技术措施。此外,许多缺水型的城市也纷纷提高了污水排放的标准,将城市水资源的污染尽量减少到最低程度。
3、减少大气污染
消防是给排水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计算机房、配电间等有电器火灾的地方,因不宜用水扑救,故常采用气体灭火系统。过去使用的灭火剂是俗称"1211"及"1301"的卤代烷化合物,虽然它们能以气体形式高效扑灭火灾,但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污染空气,尤其是破坏大气臭氧层,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结果遭到淘汰。后来出现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虽然对臭氧层没影响,可增加了碳排放,同样不环保,且对人体有害。随着技术的发展,便又出现了三氟甲烷、七氟丙烷等一系列所谓“洁净”气体,这些灭火剂在灭火的同时,对周围环境不再造成危害。

以上只是泛泛介绍了一下给排水领域中与绿建密切相关的部分,从中可以看出,给排水技术的发展,就是一个节能环保理念的逐步实施过程,在绿色建筑中,这种节能环保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当今西方社会有一个流行的观点: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加快或减慢,取决于人均能耗的降低或提高,这是一种基于能源危机的深刻的思想认识。幸运的是,我们国家也充分认识了这种危机,意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已经到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阶段。因此,有理由相信绿色建筑技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必定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摘自_tenio天友_www tenio com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xiaosuan123
    xiaosuan123 沙发
    现在公建很多都要求做绿建了 正在找这方面资料 学习了
    2014-07-09 14:21: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davidkoh
    davidkoh 板凳
    正找这方面的质料,谢谢楼.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感谢奉献者!在这片天地里我收获了很多
    2010-12-22 15:03:22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绿色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4.25 万条内容 · 17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绿色建筑的理论与实践

低碳、零碳、生态、绿色,为种种眩目的词汇包围着的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最热门的词汇。然而,绿色建筑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浪漫诗歌,不是高科技未来世界的眩感空间,不是昂贵浮华的技术堆砌,不是掩耳盗铃地抵挡“可持续发展”之名的挡箭牌,那么绿色建筑的核心又是什么呢?虽然老套,但还是先奉上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中,最少程度地占有和消耗地球资源,用量最小且效率最高地使用能源,最少产生废弃物并最少排放有害环境物质,成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于生态系统与人居系统共同安全、健康且满足人类功能需求、生理需求及舒适需求的宜居的可持续建筑。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