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人才招聘 \ 学生专栏 \ 媒体眼中的:大学生“七宗罪”

媒体眼中的:大学生“七宗罪”

发布于:2006-02-25 10:43:25 来自:人才招聘/学生专栏 [复制转发]
近日来,某报一篇关于武汉女大学生卖淫、三陪的纪实报道在媒体及互联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在此报道中,作者通过采访对象之口表述,当今大学中女生卖淫者已占有相当高的一个比例。此言一出,惹得各方震怒,媒体上恶评如潮,最后,该报只好道歉了事,但很多在校大学生却不依不饶,依旧在网上追问:难道我们真的那么坏吗?在媒体上,为什么我们的群体形象是如此不堪?
难道大学生形象正在某些媒体整体毁容?存此疑问,笔者上网查询,果然发现:在近期媒体关于大学生的报道中,批判者多,褒扬者少,先不管这些批判是对是错,是否合理,单看现象,笔者试着总结了一下,竟然有七大项之多,戏称为“媒体眼中大学生七宗罪”。

全部回复(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xinyuxbg
    xinyuxbg 沙发
    停止妖魔化大学生


    重新回顾上面列出的媒体习惯关注的大学生的所谓严重问题,其实,我们会发现,所有这些“罪”,都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然而,却在大学生落在大学生身上,却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在SARS面前逃离到外地的,除了大学生还有民工,与一些有钱人,我们的媒体却只怪罪大学生;一夜情、卖淫、当二奶、虐待动物、心理疾病、随波逐流、堕落,这些社会转型期的典型问题也都可以在大学生群体以外找到落脚点,但是,为什么我们只关注大学生,只问:大学生怎么了?

    自从大学扩招及民办大学大量出现以来,大学生群体获得了极大的扩充,对于城市青年来说,上大学已经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大学生的普遍化自然会使社会问题在校园内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因为这个群体更加社会化了,

    然而,在一定时期内,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带着特殊光圈的大学生仍然是知识、善良的代名词,印象中的他们依旧生活在象牙塔内,不识人间烟火。这种认识的差异给予某些媒体以推波助澜,借机炒作的空间,因为吸引注意力及制造冲击力来说,“禽兽”永远没有“斯文禽兽”来得猛烈,“玉碎”永远比“瓦破”更另人惋惜。

    随着近年来我国大学的不断扩招,现在的绝大多数大学生早就成了流水线上出来的“工业品”,而远非过去那些精雕细琢的“珍品”了。倘若仍是用以前那种苛刻的标准来要求他们,未免显得有点不近人情。我们更应该以一种平常心来看待他们犯的一些错误,口诛笔伐也好,群而攻之也好,只是别再以大学生的名义举起舆论的“刀子”了。
    2006-02-25 10:46: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xinyuxbg
    xinyuxbg 板凳
    第七宗罪: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有了以上六项罪过,这第七罪几乎算不得什么罪了,因为所有的“罪”都是相关的,性放纵、意志薄弱、世故、心理不健康、缺乏人性教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它们就象亲兄弟,由此生彼,但此非彼。性放纵的人未必会去卖淫,想找个好老公者也未必会做去做“二奶”,但有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都会去做。但是,这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大学里流行到什么程度?我们不得而知。

    于是有记者去调查,这关系到大学生堕落的程度,于是,有一个惊人的数字出现在媒体上,于是,大学生们愤怒了。



    2006-02-25 10:45: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学生专栏

返回版块

23.93 万条内容 · 12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今年大学生身价普遍下跌

今年广州多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薪酬追踪 2006届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近二十场,很多人都很想知道,今年大学毕业生的薪酬行情到底如何?本版专门派出记者到多场招聘会进行采访,他们带回来的信息是:尽管不少企业对大学生压价,使企业开出的薪金与大部分毕业生期望薪金存在不小的距离。但仍有不少新兴行业起薪不低,个别紧缺职业人才如电磁炉技术人才年薪至少在7-8万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