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人才招聘 \ 学生专栏 \ 是否名校出身不决定收入多少 (转)

是否名校出身不决定收入多少 (转)

发布于:2006-02-23 14:16:23 来自:人才招聘/学生专栏 [复制转发]
是否名校出身不决定收入多少

中国青年报

  来自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消息,该局通过对1260家企业的调查,对部分2004年在不同岗位上工作已半年的毕业生收入进行了抽样调查,并于近日发布了127个毕业生最新工资指导价位。

  生产技能岗位渐受青睐

  调查数据显示,在2004年毕业生从事的各类岗位中,工作半年内月收入中位数最高的是专业技术岗位,为2185元,如产品设计工程技术人员的月收入为2900元,机械设计工程技术人员为2200元;而管理岗位月收入为1880元,居于次席,如出纳的月收入为1496元,行政助理为1713元,人事助理为1800元;生产技能岗位的月收入为1700元,位居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从事生产技能岗位的,有将近四成是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高校毕业生直接从事生产第一线工作的现象已不少见。数据显示,这部分高校毕业生在生产技能岗位上的收入并不低,比如,有大学毕业后从事炼钢工的,月收入为2300元;也有在大学毕业后从事钳工的,月收入为2200元;还有从事金属轧制工的,月收入为2100元。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专业技术岗位和生产技能岗位已对毕业生产生了较强吸引力,并且提供的薪资收入也比较可观。

  新兴行业薪资收入可观

  调查数据显示,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上海市各类新兴发展行业正保持着强劲发展势头,在对毕业生表现出极大热情的同时,为其提供的薪资收入也比较可观。

  当前,物流、汽车、IT服务、保险证券、广告等新兴行业的岗位薪资处于较高水平。如,物流业中的物流助理月收入达2700元;汽车制造业中的车身设计人员月收入达3700元,汽车饰件设计人员达3020元;IT服务业中的通信工程技术人员月收入为2880元,系统应用工程技术人员为2640元;保险证券业中的保险核保人员月收入为2871元,证券分析人员为3438元;广告业中的广告设计人员月收入为2008元。

  “机械自动化”成为就业热门专业

  调查数据显示,在2004年高校毕业生所学的各类专业中,机械自动化专业的月收入中位数最高,达到2750元;其次是新闻传媒类专业为2600元;第三是经贸类专业为2550元。而以往被认为比较热门的管理类专业和计算机类专业,目前月收入中位数分别是2000元和2200元。

  有关人士指出,在选择专业时,要全面考虑自身特点和个人发展兴趣,专业没有绝对的热门和冷门,不要一味从众。

  合适的岗位比专业更重要

  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毕业生求职时跨专业、跨行业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文史哲类专业中,只有不到一半的毕业生专业完全对口,从事文秘、行政助理和记者等岗位,更多的人分布于各个行业、各类岗位,其中有从事保险售后服务、物流单证员、市场销售、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甚至还有和数字打交道从事统计分析和清算工作的。

  专家指出,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高校毕业生择业和用人单位用工时,专业对口已不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当前,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能力在提高,他们的择业灵活度和择业弹性也在不断加强。更多的毕业生认为,只要岗位适合自己,求职未必要拘泥于所学专业。

  用人不问是否名校出身

  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各高校本科毕业生工作半年内的薪资收入没有明显差距。从整体上看,毕业于上海市一些普通高校的本科生与一些重点名校本科生相比,在工作的初期月收入中位数并没有很大差距。具体到各类岗位,各所高校的本科生基本上也没有明显差距。

  有关人士指出,一旦踏上工作岗位后,个人表现出的综合能力才是企业最看重的,这也是决定其收入高低的重要因素。当前,不少用人单位在实际的用人、招人过程中已开始把重心放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上,并不局限于是否出身名牌学校。因此,任何高校的毕业生都应该重视自身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成为企业真正需要、并愿意为其提供良好待遇的人才。

  学历越高,网络求职成功比例越高

  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毕业生在求职时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最终通过招聘会求职成功的占48%,通过学校推荐求职成功的占25%,通过网络招聘的占13%,通过熟人介绍和中介机构的分别占5%和3%。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学历的提高,毕业生通过网络求职成功的比例也越高,硕士及以上学历通过网络求职成功的占23%。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youchen7979
    youchen7979 沙发
    有很大的哲理啊,还是很符合现实的,就我知道的同学当中情况类似.
    2006-02-25 09:32: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xinyuxbg
    xinyuxbg 板凳
     有关人士指出,一旦踏上工作岗位后,个人表现出的综合能力才是企业最看重的,这也是决定其收入高低的重要因素。当前,不少用人单位在实际的用人、招人过程中已开始把重心放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上,并不局限于是否出身名牌学校。因此,任何高校的毕业生都应该重视自身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成为企业真正需要、并愿意为其提供良好待遇的人才。
    我同意这个
    2006-02-24 21:05: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学生专栏

返回版块

23.93 万条内容 · 12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准毕业生恶补面试课 (转贴)

准毕业生恶补面试课   专家提醒,勿为面试刻意改变自身风格   晨报讯 趁着上大四前的最后一个暑假,赶紧找到自己职业的方向,并“恶补”各类面试技巧,成了今年沪上部分准大四生暑期的“直攻课”。记者从一个“未来职场精英暑期训练营”获悉,目前该针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训练营受到大学生热烈询问,而与此同时,面试技巧能否成在模拟中强化速成也成了部分大学生们辩论的话题。   据这家训练营的相关负责人陈衍泰介绍,这次活动主要分为职业测评、规划课程、职场素质培训以及求职技巧课程。他说,目前许多学生在求职前并未经历过多少面试、同时也并不清楚自己到底合适做哪种工作,因此他们想到了通过这种方式帮学生了解自己,他们甚至请来了一些公司的人力资源顾问“刁难”学生并现场挑刺,然后再传授需要注意的技巧。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