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站务休闲 \ 闲聊茶吧 \ 闲话“西瓜” 

闲话“西瓜” 

发布于:2010-12-04 10:07:04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炎炎夏日,吃好晚饭坐在天井里,轻摇蒲扇,习习凉风之下,吃上几片刚从井里捞起来的凉镇过的西瓜,这大约是仲夏夜里最惬意不过的事情了。
                 
  如果吃的西瓜正好是自己亲自买回来的,而恰好碰上那天的运气又好。西瓜刀一切,“哗啦”一声,裂成左右两半,薄皮红瓤,水红色的西瓜汁衬着乌黑的西瓜籽。在阵阵扑鼻而入的清香相伴中,轻咬西瓜一口,嘴里只觉又沙又甜,众人齐声赞道“好瓜,好瓜!”此时,那平日里深藏不露的虚荣心顿时会得到极大的膨胀。
                 
  优质的西瓜,不仅水分多,甜度高,营养也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糖、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夏天高温,汗出很多,进食减少,食用西瓜,既可补充水分,消暑解渴,又能供给营养,维持生理功能,有助于防止暑天生病,民谚里就有“暑天几块瓜,药剂不用抓”之说。现代医学也发现,西瓜汁中所含的糖、蛋白质和微量的盐,能降低血质软化血管,清火解热,能加强肝脏解除毒性的作用。其所含的蛋白酶,能把不溶性的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的蛋白质
南京不锈钢 ,从而增加肾炎病人的营养,故西瓜是身处炎热之中的心血管、肾脏病人的最优保健药食。
                 
  不过,在我的记忆中,凡是由我亲自捧回来的西瓜,能有这样的好瓜实属凤毛麟角。说实话其实我还真不能算是不懂我懂买瓜之道的人。不谦虚地说,那“挑瓜三法”可是早已熟稔在胸,那一看二摸三听声的挑瓜秘笈我也没少操练。先看,看那脐眼内凹、瓜体整齐匀称、底面发黄当是熟瓜。后摸,瓜身不可太过光滑,需如南瓜那般有棱,应是熟瓜。三便是听声了,左手托瓜,右手轻叩,如闻“噹噹”脆声,末熟;如“噗噗”闷音则瓜已过熟;唯有发出“嘭嘭”声的那才是熟瓜。
                 
  现在想来,这个“挑瓜三法”其实真的是荒谬滑稽。要是挑上的那个瓜是个长的不漂亮的,那个脐眼就像歪嘴似地一边大一边小的扭着,你能说这瓜不好?孰不知还有“歪瓜烂桃,不尝也甜”之说?再有,有西瓜长的跟南瓜似的瓜身分布着一条一条沟的吗?至于那个“噹噹”“噗噗”“嘭嘭”我看没个三年五年的听音训练,要想分得清也不
不锈钢 会是件容易的事。最主要的问题是在于这个“挑瓜三法”一点理论根据也没有,至少到今日为止,我还没遇上过能说出这“三法”真谛何在的高人。
                 
  倒是原来住在楼下的小周教我的挑西瓜的办法还曾经管用过一段时间。这办法说来极简单。先看好几个模样个头差不多的西瓜,拿在手上掂掂份量,太轻的不要,太重的也不要,不轻不重的基本上就是刚好熟了的。这招很灵,因为其有理论根据,太轻的,水分少,说明内部可能已经吊瓤了,吃在嘴里软绵绵松塌塌的象棉花;太重了,水分多,糖份比重就低,吃在嘴里自然就不会觉得甜了。
                 
  不过,这个办法只能保熟,要想保甜那还不行。小周吃的是水果饭,知道哪个西瓜的品种好,哪里种的西瓜不用化肥和生长激素,西瓜甜度高。所以在小周店里用小周教我的法子我能挑出包熟包甜的西瓜。换到别处就不行了。后来,家里用上冰箱后,西瓜不用在井里镇了,买西瓜这个问题才变得比较容易了。买的时候让瓜老板挖个小口,尝上一尝,甜不甜谁也甭想蒙咱。
                 
  可是时间久了,买回来的瓜的糖度又变得飘忽不定了。后经多次考察方知那卖瓜者才是得道高人,而我等耍的这些小聪明最多只能算是着魔的勾当。细究原因,这问题就出在那卖瓜人插刀的那个瓶。谁也不会
不锈钢板 想到的是,那个瓶子里的水居然是糖水。你看的见是卖瓜人讲卫生,可你看不见的却是刀上蘸满了的是甜甜的糖水。与蜜刀过了招,那切下来的西瓜还能不甜吗?
                 
  想想现在真是觉得有点冤,吃个西瓜还这样麻烦。不过怨也只能怨从小就没有好好学习怎样挑西瓜的机会。小时候,吃西瓜不用挑。每年一入夏,乡下的坟亲就会隔一段时间送来一担生熟正宜的西瓜。那时候,乡下种地不用化肥。不过,对西瓜的施肥还是有讲究的,杂肥浇的就不如大粪浇的甜。坟亲送来的瓜说是都是用大粪浇的。虽说没人有那个劲去看着是不是大粪浇的,但送来的瓜确实是甜。坟亲送瓜一直要送到立秋前,立秋过了,无论有多馋,大人也不会允许小孩子再吃西瓜了,说是天凉了,吃了西瓜要“湿重”会得病的。
                 
  那时候,西瓜天天一个。人多的时候,切成一片一片的每人一片,人少的时候就一切两半,用勺剜着吃。不管哪种吃饭,中间的那块没籽的部分。我们小孩总归是没份的。西瓜切开后,把西瓜芯挖出盛在饭碗里。外公在的时候外公吃。外公不在了外婆吃。要是家里来了客人,那就是年长的那位吃,这个规矩不知别家有没有,反正那时候我就对此意见极大。不过自女儿念高一以后,这个传统又被她广大了一番。每次吃瓜,都是由她亲自主刀,瓜瓤剜在碗里,西瓜皮上的残瓤用刀批去以
不锈钢棒 后,拿着个瓜皮在脸上擦个不停。说是每天3次。每次2分钟就能一个夏天都不生痱子和痘痘。还要我也学着她的样子搽脸,说管保我能脸上皱纹全消且恢复皮肤弹性,光泽倍添。在她的折腾下也试过几次,这个西瓜皮多搽几次后,脸上还真有点感到凉嗖嗖蛮舒服的。
                 
  西瓜吃好,外婆就把吃剩的瓜皮削去外面的翠衣和里面的残瓤,中间的那块用盐腌腌。隔天早饭的时候,用糖、味精一拌,淋上几滴麻油就成了早餐桌上的一道“吃粥菜”了。不过,拿这个凉拌西瓜皮过泡饭,味道还真是不错。可惜,现在没这个劲道了。前几年,做过一次,女儿说是“吃剩下来的东西,还吃?脏死了,还好意思说‘好吃’?”死活也不愿吃上一口。不知她抹在脸上的时候却是如何作想的?
                 
  其实西瓜皮还真的是个好东西,在中医药里的称呼既好听又形象———西瓜翠衣。当夏天有痊夏时,会出现发热、口渴、尿少等症;或患其他急性热病,如高热、多汗、大渴,烦躁、尿痛等症,都可用西瓜来作辅助治疗。既可生吃瓜瓤,也可取瓜汁饮用,用西瓜皮煎水服用效果最佳。民间有一治疗急性或慢性肾炎的偏方,就是用干燥西瓜皮30克、
不锈钢法兰 鲜白茅根60克煎水服用,可减轻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收到利尿消肿的效果。如果高兴,把西瓜皮洗净后晒乾,平时煎水服用,对尿液浑浊疗效极佳。若是磨成细粉,装在瓶子里,待秋冬上火牙疼的时候,撒上一些,效果也好。
                 
  那时候,西瓜的品种和现在不太一样,籽都很小,大约就如臭虫那般大,所以谑称之为“瘪虱子”。形容其是臭虫的儿子,所以才只有这么一点点大。别听名字不雅,到了外婆手里金贵着呢。
                 
  把桌上吐得到处都是的西瓜子拢起来,洗净,摊在淘箩里晾干,收在茶叶罐里。一直要到中秋夜吃月饼,赏月亮的时候,才舍得拿出来吃。看着大人们津津有味地磕着这个拿也拿不住的“瘪虱子”,我真
不锈钢角钢 是想破脑袋也没想出来好吃在哪里?不过也有好吃的瓜子,比如苏州采芝斋的奶油西瓜子就是一味消闲待客的佳品。来了客人,沏上一杯上好的绿茶,再上一碟西瓜子,边喝边聊,只是以前江南一带的待客之常见。现在待客上西瓜子的少多了,我请教过一位对吴地民间风俗颇有研究的朋友,这个习俗的演化,原因何在?据他说原因还在于品质下降,以前店家卖的的西瓜子都是客薄仁肥,精选平整一般、大小整齐的瓜子,老采芝斋的广告里曾经用过“采芝斋的西瓜子都是用熨斗烫平过的的”这样的词语,可见其选料之考究。吃时只需用拇指和食指将瓜子送到嘴边,上下齿轻磕,舌尖一卷,瓜仁即可入口,而瓜子壳仍在手中,丝毫不沾星点唾液,这就叫“一磕三瓣”。而现在的不行了,要么咬不动,要么就是一咬都碎了,壳、仁混作一堆,总让人有几分尴尬。于是也就渐渐退出了待客之盘碟。据说常吃瓜籽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中医认为西瓜子性味甘寒,具有利肺,润肠,止血,健胃等。所以即是不在瓜季时分。到商店里买些现成的瓜仁吃吃,也不失为食补之道、菜谱里用瓜仁作辅料的菜肴实也不在少数。
                 
  西瓜营养虽好,又有很多药用价值,但因其性寒凉,糖多,能清热泻火,对有些病人不利。脾胃虚弱者多吃易引发胃痛、腹胀、腹泻,尤其是在立秋之后,天气转凉之后。身体出现“秋乏”症兆之后。更应注意,
不锈钢管件 “秋瓜烂肚”说得就是这个意思。糖尿病人多吃西瓜,会使血糖尿糖升高。感冒初起,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都不宜多吃西瓜,否则会因其清解烦热而引邪入里,使感冒加重、延长治疗时间。
                 
  西瓜年年有得吃,买瓜、吃瓜学问自是年年也该温习一番,否则实也有对不住瓜之对人类的一番贡献。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

114.55 万条内容 · 19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总有一副画面 代表你的心情

总有一副画面 代表你的心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