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特首先说,“Don’t seek happiness, if you seek it, you won’t find it.”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不要刻意寻求幸福,因为一旦刻意找寻,就永远找不到。”此言一出,振聋发聩。为什么找不到呢?他接着说,因为“seeking is the antithesis of happiness.”也就是说,“找寻本身就已经违背了幸福的命题。”
如此深刻的话,深深地吸引了我,他进一步说,“happiness is ever elusive”,“所谓幸福,从来都不容易捕捉”。那么,怎样才有可能获得“幸福”呢?艾克特首先提出建议,即先让自己从“unhappiness”(不幸福)中解脱出来。而这一点是可以办到的:直接面对“不幸福”,而不是面对人们编织的关于“不幸福”的故事。
到底是什么令人感到“不幸福”呢?这是个好问题。其实每个人都在很多时刻,有“不幸福”的感受。艾克特给英语世界里的人们指出了人们不幸福的真正原因。他说,“the primary cause of unhappiness is never the situation but your thoughts about it.”就是说,之所以产生“不幸福”感,最基本的原因,并不是周围环境所致,自己头脑中的念头才是真正原凶。所以,要对产生的各种念头时刻提防。最好把所有相关念头,与所处的环境分开来。因为,环境永远是一种客观事实,属于中性。只有围绕环境产生的念头,才有好有坏。所以,人的念头,实际上是一种主观编织出来的“故事”。所以要远离“故事”,直面“中性的客观事实”。
比如,英语中常说的一句“I am ruined.”(“我完蛋了”),这不过是一个自己编织出来的故事,正因为这故事的存在,才阻挡了一个人采取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此外,“我账户里只有一块钱了”,这也只是一种事实。所以,艾克特总结说,“Facing facts is empowering”“面对事实才能使人产生勇气。”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珍惜现在
无论贫富与贵贱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