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上海世博会场馆专题

上海世博会场馆专题

发布于:2010-10-22 14:02:22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没有机会亲眼去参观上海世博会,很是遗憾!!从网上收集一些场馆照片,欣赏一下!!欢迎补充!!!
分类  
  一轴四馆: 世博轴 中国国家馆 世博主题馆 世博中心 世博文化中心
  国家馆
  亚洲
  阿联酋馆 阿曼馆 巴基斯坦馆 哈萨克斯坦馆 朝鲜馆 卡塔尔馆 黎巴嫩馆 尼泊尔馆 日本馆 韩国馆 沙特阿拉伯馆 斯里兰卡馆 土库曼斯坦馆 伊朗馆 以色列馆 印度馆 越南馆 菲律宾馆 柬埔寨馆 马来西亚馆 泰国馆 文莱馆 新加坡馆 印度尼西亚馆 马尔代夫馆 东帝汶馆 吉尔吉斯馆 孟加拉馆 蒙古馆 缅甸馆 也门馆 巴勒斯坦馆 约旦馆 阿富汗馆 叙利亚馆 老挝馆 乌兹别克斯坦 土耳其馆 亚美尼亚馆 阿塞拜疆馆 塞浦路斯馆 格鲁吉亚馆
   欧洲
  爱尔兰馆 爱沙尼亚馆 奥地利馆 白俄罗斯馆 比利时馆 冰岛馆 波黑馆 波兰馆 丹麦馆 德国馆 俄罗斯馆 法国馆 芬兰馆 荷兰馆 捷克馆 拉脱维亚馆 卢森堡馆 罗马尼亚馆 摩纳哥馆 挪威馆 葡萄牙馆 瑞典馆 瑞士馆 塞尔维亚馆 斯洛伐克馆 乌克兰馆 西班牙馆 希腊馆 匈牙利馆 意大利馆 英国馆 保加利亚馆 黑山馆 摩尔多瓦馆 马耳他馆 圣马力诺馆 列支敦士登馆
   美洲
  巴西馆 哥伦比亚馆 古巴馆 加拿大馆 美国馆 秘鲁馆 墨西哥馆 委内瑞拉馆 智利馆 安提瓜和巴布达馆 苏里南馆 伯利兹馆 厄瓜多尔馆 乌拉圭馆 巴拿马馆 尼加拉瓜馆 危地马拉馆 多米尼加馆 玻利维亚馆 哥斯达黎加馆 萨尔瓦多馆 洪都拉斯馆 巴拉圭馆 格林纳达馆 巴巴多斯馆 巴哈马馆 圣文森特馆 圣卢西亚馆 海地馆 圣基茨和尼维斯馆 圭亚那馆 多米尼克馆
  非洲
  摩洛哥馆 喀麦隆馆 塞内加尔馆 塞舌尔馆 阿尔及利亚馆 埃及馆 突尼斯馆 利比亚馆 南非馆 尼日利亚馆 赞比亚馆 塞拉利昂馆 几内亚馆 几内亚比绍馆 马达加斯加馆 马里馆 马拉维馆 厄立特里亚馆 中非馆 贝宁馆 冈比亚馆 毛里求斯馆 毛里塔尼亚馆 乌干达馆 布隆迪馆 卢旺达馆 乍得馆 尼日尔馆 加纳馆 加蓬馆 吉布提馆 刚果(布)馆 刚果(金)馆 多哥馆 赤道几内亚馆 苏丹馆 利比里亚馆 佛得角馆 纳米比亚馆 坦桑尼亚馆 肯尼亚馆 科特迪瓦馆 科摩罗馆 津巴布韦馆 埃塞俄比亚馆 莱索托馆 莫桑比克馆 索马里馆 博茨瓦纳馆
  大洋洲:澳大利亚馆 太平洋联合馆 新西兰馆
   主题馆:城市人馆 城市生命馆 城市地球馆 城市足迹馆 城市未来馆
  地方馆
  澳门馆 台湾馆 香港馆 黑龙江 北京馆 天津馆 河北馆 吉林馆 山西馆 内蒙古馆 辽宁馆 浙江馆 江苏馆 安徽馆 上海馆 湖南馆 湖北馆 河南馆 山东馆 江西馆 福建馆 新疆馆 广东馆 广西馆 海南馆 重庆馆 四川馆 贵州馆 云南馆 宁夏馆 青海馆 甘肃馆 陕西馆 西藏馆
  企业馆
  中国铁路馆 国家电网馆 韩国企业馆 可口可乐馆 上海企业馆 思科馆 中国人保馆 震旦馆 中国石油馆 公众参与馆 通用汽车馆 万科馆 信息通信馆 远大馆 中国船舶馆 中国航空馆 太空家园馆
  组织馆
  世界贸易中心协会馆 国际信息发展网馆 世界气象馆 联合国联合馆 红十字与红新月联合馆 上海合作组织馆 公共交通国际联会馆 世界水理事会馆 世界自然基金会馆 东南亚国家联盟馆 全球环境基金馆 阿拉伯国家联盟馆 国际竹藤组织馆 国际博物馆协会馆 法语国家商务论坛馆 博鳌亚洲论坛馆 加勒比共同体组织馆 非洲联盟馆
  城市最佳实践区
  宁波案例馆 西安案例馆 麦加案例馆 温哥华案例馆 上海案例馆 马德里案例馆 伦敦案例馆 汉堡案例馆 阿尔萨斯案例馆 罗阿案例馆 澳门案例馆 成都案例馆 欧登塞案例馆 罗阿灯光案例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
第一展区:探寻“东方足迹”
  通过几个风格迥异的展项,重点展示中国城市发展理念中的智慧。其中的多媒体综合展项播放的一部影片,讲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自强不息的城市化经验、中国人的建设热情和对于未来的期望。国宝级名画《清明上河图》被艺术地再现于展厅中,传达中国古典城市的智慧。搭乘电梯,观众可以直奔49米上层,这是展馆最高、最大的展层,也是核心展示层“东方足迹”,面积达8500平方米。“发展”和“时空转换”为该层的两个核心展示角度。一个超常规的影厅是上层的点睛之处。导演陆川透露,不同于普通的影厅,在这里,主题影片将在不同的空间里同时展现,前、左、右三面大银幕包围着观众。影片时长8分钟,但不同空间放映的累积内容时长则达24分钟,极富视觉冲击力,以汇聚、建设和感悟着手,诗意地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城市化建设中所作的努力和成就。大气、震撼、现代风格的影片虽短,其内容却仿如一部“微型史诗”。陆川透露,主题电影的制作班底就是《南京!南京!》团队,从创意阶段开始,电影即定调为诗意的展现,因此会有很多超出现实生活的、富有想像力的“奇观”呈现给观众。
   影片将给我们展现一种新的人文情怀,震撼但不压抑。陆川认为,对一些历史的诠释可以用一种轻松的、柔性的关注和表现手段,使其更艺术化。
   他表示:“影片后期制作复杂程度不亚于影片《魔戒》,将体现目前国内后期制作的最高水平,有许多经过好莱坞大片历练的年轻人加盟。”
   走出影厅,观众马上会被另一件“宝贝”所吸引——放大了数百倍的张择端名作《清明上河图》巨型画卷可以让人细细品味,画中人物还会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工人们巧夺天工地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了动画版的《清明上河图》面对 “国宝级”文物的再创作展现,潘公凯表示:“我们要把它做得有趣、好玩,既有意思又有内容,寓教于乐。”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宣和年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盛热闹,画卷以全景式的构图,细致而真实地记录了城乡、街市、水道间的形形色色。   2002年,《清明上河图》的孤本曾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引来无数观众排队参观,竞相一睹真容。但当时观众只能在1米开外的围栏外远距离眺望而已。这一次,原本5米多长的画卷被放大至100米,走在巨型画卷旁,可以一次看个够。 紧接着,观众在前往41米展厅的途中,可以看到意象化的绿色植物将建构出一个梦幻的绿色环境,其中还穿插新老城市人在同一屋檐下和谐相处的影像装置。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如造纸、印刷术等和城市生活发展相关的元素也都将创意地展现在人们的寻寻觅觅中。
  第二展区:展开“寻觅之旅”
  采用轨道游览车,以古今对话的方式让参观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领略中国城市营建规划的智慧,完成一次充中国国家馆内部效果图满动感、惊喜和发现的参观体验。   结束了49米上层的参观,观众将来到41米的中层,经历动感体验。中层面积3500平方米,被誉为是充满惊喜的“智慧之旅”。
   梦幻的轨道车,是中层的主打项目。姚开阳表示,这就好比美国迪斯尼乐园的游玩项目,给人以童话般的意境。但中国国家馆的这段“骑乘”还能让人领略半抽象、诗意化的参观效果。
  边游边看,好似一趟寻觅之旅。黄建成表示,“骑乘”算是一种参观者的特定方式,运用了动态的“流处理”,设计在展馆的41米中层,既是一种惊喜,也是一种参观节奏上的调节,让游客在三个层面的参观过程中有起有伏。
   约10分钟的“骑乘”旅途中,中国传统城市营建的智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木结构建筑、拱桥、庭院、园林、斗拱、砖瓦等成为沿途观赏的亮点。
   潘公凯说道,中国古代的农耕民族文化特点显著,古时候的建筑均以木材为主,功能偏向于生活和居住,并且符合中国的气候特点。这不同于希腊、埃及等其他国家,以石头建筑为主。因此,这种中国式的建筑之旅将很有看头。
  第三展区:聚集“低碳行动”
  聚集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夜间照片师法自然的现代追求”来应对未来的城市化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式的回答”
  33米的下层展厅“绽放的城市”,面积约为3400平方米,被赋予了“未来畅想”的功能。
  该层的环境设计颇有讲究,以白色为基调的展厅被打造成流线型,配以光影的勾勒,风格简洁、舒展又不失高雅。
  如果说,前两层是回顾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那么这一层,则是对未来20年发展的展望。在这里,观众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参与到有趣的互动项目中,一起畅想未来的城市生活。
  潘公凯表示,下层将会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生活的智慧面向未来城市化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交一份“中国式的答案”。
  中国元素不等于传统元素,充满未来感的下层,将中国长安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东方的内敛与西方的张扬相融合,给参观者提供畅想未来城市的机会,寻找中国的城市未来在哪里。
   在中国馆“低碳”展区的结尾部分,荷花与水帘组成动人的“感悟之泉”景观,占地达250平方米。水帘上还能显示出“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和而不同”等成语。参观者不仅可以看到“莲叶何田田”的意境,也可在此进一步感悟中国城市和谐、美好的未来。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师法自然、和而不同,这是中国古人留给后人的‘大智慧’,要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需要这些中华智慧充分发挥作用。
  水——贯穿始终的线索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因此,东方智慧的展现少不了“水”元素。
  中国国家馆内,“水的流动”联系了各个展层和展项。在不同的地方,观众会看到形态各异的水,既有真“水”,也有高科技的模拟“水”,还有装置性的抽象“水”,更有您意想不到的“新新水模式”。
   水,一直是个全球性的话题。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即以“水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城市发展中,水资源早已成为各国探讨的热点。在中国,古有依山傍水的建城之道。人类逐水而居、傍水而聚的习性成就了当今的城市。大城市靠水而生,“水”为人类带来生命之源和重要交通渠道。
   中国国家馆将“水”元素贯穿始终,既是对东方智慧的一种凝炼,也是一次对全球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呼应,更是展现了人与人、人与环境、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亮点
  精心挑出的“中国红”
  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在白天就是吸引目光的焦点所在,到了夜晚,绝妙的灯光效果将让“中国红”更加鲜亮。中国馆的7种红色,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中国国家馆的四个核心筒则采用另一种红色;建筑内侧则由另外三种红色组成。
  百米墙面重现《清明上河图》
  在中国国家馆最核心、也是最高的49米层展区北面,100多米长的整面墙都将被放大了数百倍的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覆盖。而国宝《清明上河图》原件,也将出现在世博期间的中国馆。
  45分钟体验五千年文明精华
  参观者将首先看到一个巨大的环幕影院,通过观看一段8分钟的电影,感悟中国城市发展的智慧。之后,人们将回溯历史,从中国最早的模块状城市发展规划遗迹开始,再到放大了数百倍的《清明上河图》中汴京的繁华,最终来到以白色为基调,营造充满未来感的舒展空间,给出未来城市发展的中国式答案。 从现代、到古代、再到未来,中国馆将上下五千年的精彩浓缩呈现,整个参观过程约需45分钟。
  “新九洲清晏” 灵感源于圆明园
  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 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每一个小洲上都会有代表中华大地上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看遍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而它们所展现的悠久文化和丰富景观,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篆书作墙组成二十四节气
  除国家馆的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在地区馆的外墙,设计者采用中国古老的文字——篆书来作为装饰。“叠篆文字”装饰的地区馆建筑表面,传递着二十四节气的人文地理信息。濒临失传“三斩斧” 平均每1厘米宽度要斩7刀,看似简洁的中国馆台阶蕴藏无数奥妙,其共有76级踏步,质量、工艺堪比人民大会堂的大台阶。同时重拾濒临失传的民间绝艺“三斩斧”,一块1米见方的石头上,斩斧要达上万刀,整个中国馆大台阶加起来达5400多万刀。中国馆大台阶全部采用花岗石“华夏灰”制作而成,突出了黑白相间的视觉效果。

中国.jpg

中国.jpg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pingzuping
    pingzuping 沙发
    感谢楼主的提供的资料 感谢楼主的提供的资料 感谢楼主的提供的资料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010-10-22 20:21:22

    回复 举报
    赞同0
  • pingzuping
    pingzuping 板凳
    感谢楼主的提供的资料 感谢楼主的提供的资料 感谢楼主的提供的资料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010-10-22 20:19:22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3 万条内容 · 2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独栋别墅施工图设计

包含CAD图和效果图。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