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秦、汉时期建筑概况

秦、汉时期建筑概况

发布于:2006-02-15 13:38:15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秦、汉时期建筑概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兴土木,修长城、建阿房宫及通往全国各地之驰道,开南境之灵渠,沟通湘、珠二水。……创前人之未有。

汉代的建筑活动十分活跃。例如:首都长安、洛阳的建设,大量宫室、离宫、苑囿的兴造,长城防御体系的进一步延伸与完善,大规模营造陵墓、坛庙……其面广量大,达到了前世所未有的地步,并形成了中国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潮。
汉代生产的发展与铁工具的大量使用有着密切关系。这一点反映在建筑上,则是对建筑材料更有利的加工,以及在建筑中若干铁质零件的运用。

在建筑结构方面,木柱梁系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最突出的是多层木楼阁建筑的出现,从而使“高台建筑”渐趋淘汰。另一方面,砖石拱券也被广泛运用,但多限于陵墓及下水道等地下工程。

一、秦汉皇家园林

1秦咸阳宫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至八十年代初,在秦咸阳宫遗址区发现较大的宫室遗址三组,其中较完整与宏大者为一号遗址。该遗址平面为曲尺形,东西宽60米,南北长45米。建筑分为上下二层,上层高于下层约6米,中部之近方形建筑为主要殿堂,中央有一大柱。除西侧外,其余三面墙均辟门。殿北为广廊,东南小殿可能是帝王住所,而西侧为附属房屋。下层建筑分布于南、北两面。南侧外有通廊,建筑划分为五间,其东端有沐浴设备,估计此区为嫔妃宫女所居。北侧两大间可能是宿卫之所。一号宫殿上下层均有回廊及排水管沟。楼梯置于东、西两端,布置甚为合理。建筑均依夯土台构建,与当时宫室建筑风格一致。依其曲尺形平面推测,东侧可能还有一组与其相对应的建筑。三号宫殿在一号遗址区以南,破坏严重,其走廊两面墙上留存绘有建筑、人物、车马、树木等之壁画残片,色彩有红、黑、蓝、绿、黄、白等多种。遗址还出土了一些空心砖、铺地砖、瓦当及铁质建筑零件等。


秦咸阳宫一号遗址复原图


1139981926655.jpg

全部回复(9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ixia123
    lixia123 沙发
    三、秦汉宗教建筑

    1、秦代之祠庙
    祭天:约在春秋初到战国中期的四百年间,祭天之俗盛行,早期将祭天的场所称为“ 畤”,即依方位在各地祭祀白、青、黄、赤四帝,仪式可能是在丛林中的高地上露天举行。
    祭祖:在国都的宗庙中举行。陕西凤翔秦故雍城已有发现,情况具见前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渭南的信宫改为极庙,作为祭天的礼制建筑,实际上是生前为自己所立之庙,并用甬道将它与骊山陵相连。始皇死后,二世尊之为“帝者祖庙”,废除了周以来“天子七庙”之制。

    2、汉代之祠庙
    祭天:汉高祖将秦四畤增为五畤,即将自己列为“黑帝”。对天地、山川、日月、星辰等祭祀也十分重视,并将巫祝进行分工,各司其职。武帝笃信神仙方士,在长安北宫、上林苑及甘泉宫等宫苑中多设神祠,又建柏梁台、铜柱及仙人承露盘等,并在全国各地大修神祠和推展祭祀活动。东汉时在洛阳南郊设圆坛祭天,在北郊建方坛祭地。
    祭祖:西汉初沿秦制将帝庙置于城内,如太上皇庙、高祖庙等。惠帝时将上述庙迁于陵侧,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西汉末。王莽时采用九庙制,其遗址已在汉长安南部发现,为共十一座有围墙之“回”字形建筑,排列为三行。东汉时将各代帝王牌位集中于同一祖庙内,但各有分室,此制度为后代诸朝所沿袭。
    明堂、辟雍:始建于西汉武帝时,用以“正四时,出教化”,后来作为帝王“明经讲学”之处。在汉长安南郊已发现此项建筑遗址,其外环以圆形水沟,建筑平面为正方形,周以垣墙,各面中央开门,垣内有广庭,中央有一“亚”字形二层建筑,依夯土台而建。


    汉长安南郊礼制建筑及其中心建筑复原图



    2006-02-15 13:42:1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lixia123
    lixia123 板凳
    4、汉代大型住宅
    大型住宅多附建有园林,从河南郑州及山东曲阜、诸城出土的画像砖石中均可看到附建有园林的大宅。有的文献,如《后汉书·梁统传》所载,东汉大将军梁冀之宅第:“冀乃大起第舍……殚极土木……堂寝皆有阴阳奥室,连房洞户,柱壁雕镂,加以铜漆,窗牖皆有绮疏青琐,图以云气仙灵。台阁周通,更相临望;飞梁石磴,凌跨水道。金玉珠玑,异方珍怪,克积藏室。”由此可见一斑。
    另外,大型住宅还以坞堡形式出现。由于这类住宅十分强调它的集中性和防御性,常建有高墙、角楼和阁道,估计不会出现在较大和繁华的城市之中。


    河北阜城出土的汉代明器陶质塔楼


    2006-02-15 13:42:15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 中国时期建筑成就
    本资料列举了中国秦、汉时期的建筑成就,可供给大家参考学习。
  • 关于城市建筑发展概况
    当西方城市科学尚处于粗放阶段,我国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业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富有华夏文化特色的城市规划体系。其中包括城市规划理论、建设体制、规划制度及规划方法。随着社会的演进,这套体系传统不断得到
  • 建筑给排水技术概况
    摘要: 我国建筑给排水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房屋卫生技术设备阶段即初创阶段,自1949年至1964《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开始试行时为止。二、室内给排水阶段即反
  • 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此文档为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其包含内容真实可靠,可供设计师们参考。
  •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第一节 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工程概况 消防设计概况
  • 中式新汉唐风格别墅会所,步移景异的效果展现在每个相机角度之中,做景观设计的朋友可以拿去参考。欢迎大家前来下本资料为一个制作精细的庭院式公园模型。...
  • 论西方近现代建筑概况
    摘要: 欧洲近现代建筑运动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是巨大的,现代主义建筑作为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西洋建筑文化的最新代表,对中国固有式、西洋复古主义及折衷主义建筑无疑形成一种挑战,它改变了部分近代城市的面貌
  • 建筑行业竞争结构概况
    国目前的建筑业企业数量较多,仅上市公司就达三四十家,小型企业尤其是承包队更是数不胜数,仅就这一点来说,行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就足够激烈,但由于规模的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项目或者环节也不同
  • 汉山路联排别墅建筑三维模型位于汉山路与三和五街交汇处,项目占地238亩,总建筑面积逾83万㎡,周边汇集全球品牌的高端时尚购物中心、全开放体验式的国际商业街区、同步世界水准的大型商务写字楼办公中心、最顶
  • 米秦北路现代多层酒店建筑三维模型项目占地116亩,是自然景观、坡地水景为特色园林的高品质区。项目总建筑面积30万㎡。项目坐拥米秦北路区,旁依西岸,毗邻公园,是西数不多的臻稀纯天然氧吧项目之一。整个社区
  • 中国近代时期重要建筑家(七)
    本报资料为:中国近代时期重要建筑家(七),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简述日本混合型建筑结构概况
    摘要:从1992到1997,日本—美国合作完成了关于混合型建筑结构的地震工程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在这个研究项目中,共有以下几个主题:钢管混凝土结构(CFT)、钢梁和钢筋混凝土圆柱的混合结构(RCS)、混
  • 国外建筑钢结构应用概况
    近数十年来,前苏联、美国、日本三个国家一直是世界上钢产量居前三位的国家,其钢产量轮流位居世界第一位
  • 某单位桩基工程概况
    本资料为某单位桩基工程概况,目录齐全,内容完整,可供下载使用
  • 工程概况及施工安排
    工程概况: 地下室底板设计为片筏基础,板厚350cm,梁板高1000mm,底板长57.90m,宽36.90m,混凝土合计960立方米,设计要求要在6G/2F轴间设置一条后浇带,将底板分为两段施工,8F

阅读下一篇

印象西安

1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