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人才招聘 \ 学生专栏 \ [转帖]教你走过大学X年

[转帖]教你走过大学X年

发布于:2006-02-05 15:40:05 来自:人才招聘/学生专栏 [复制转发]
前言
我2002年大学毕业,一转眼就已过去两年多。这两年多来,我接触了三教九流的人,经历了五花八门的事,懵懵懂懂地走了很多弯路,跌跌撞撞地收获了几丝精彩。不知不觉之中,很多原本认为是真理的东西瓦解成了谬误,某些曾经像珍惜生命一般坚守的信念也荡然无存。或许生活原本就是如此无奈吧,很多想法都会在时过境迁以后主动放弃,很多道理都会在风雨历炼之后恍然大悟。
今时今日,当我反刍曾经的大学生活,心中常常充满惋惜。很多道理我现在看来非常浅显,可当时少不经事的我却一无所知,将太多的精力用在了完全没有必要的地方。所以,我大学四年虽然一直不曾有过丝毫懈怠,但最终只能以毕业聚餐时醉酒后的伤心痛哭狼狈收场。如果毕业以后才顿悟的那些东西能够早一点明白,我就完全可以用走弯路的那些时间去走更远的路了。
可是,千金难买早知道,我已经不可能回到大学时代去了。所以,我只能通过反思过去让自己更好地面对将来,并尽可能让后来者选择成功的捷径,而不是重蹈我的覆辙。庆幸的是,我身边每一个经过我指导的大学生都能更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不再去走别人往往都会走的弯路,从而从同龄人中迅速脱颖而出。
半年前,我一个高中时的老同学读完了两年制的研究生,带着厚厚的一叠求职简历来深圳找工作。刚刚见面的时候,他还偶尔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硕士生的优越感,可当他在人才市场屡遭碰壁之后,便显得非常消极悲观了。我问他:“你有没有考虑过:你希望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你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找工作的最大优势是什么?你的简历有没有充分体现你的这种优势?”他很惊讶地看着我,神情茫然。
经过一番长时间的交谈之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并制定了可行的战略战术,而且将求职简历做了脱胎换骨的大手术。几天后,他顺利地进入了深圳科技园一家大型公司担任品牌策划师,不但有相当高的薪水,而且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这位老同学从他第一个月的工资中拨出“专款”请我和我太太去痛快地吃了一餐。席间,他说我们此前的那番谈话让他至少少奋斗了十年,并建议我写一本关于大学生学习、生活、求职和创业等方面的指导性图书,让更多的大学生少走一些弯路,更有效地利用大学四年,进而在毕业的时候更自信、更顺利地融入社会。
我思考再三,决定接受他的建议。事实上,我走过的很多弯路是绝大部分大学生都走过的。几乎我接触过的每一个毕业生都跟我一样,每当回首大学四年以及刚毕业时的经历,都觉得自己曾经因为太茫然而浪费了很多的精力和机会。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先后两次掉进同一条河流当然是不应该的,但两个人相继掉进同一条河流却往往在所难免,除非第一个掉进河流的人爬起来以后为后来者做出明显的警示标志。
可惜的是,掉进河流的人很少会想办法让后来者不再重蹈覆辙,没有掉进河流的人也不会为后来者刻下成功的足迹。失败的人总觉得没有资格说,成功的人却又不屑于,或者是没有时间说。于是,一批又一批的人相继掉进了同一条河流,同样的迷茫和困惑在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身上重演。
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我开始了这本书的写作。原本以为很快就可以完稿,可是,我在“批阅半载,增删数次”以后才终于赶在2005年的元旦前夕把书稿定下来。这一方面是因为我要忙于打理公司的事务,只能在工作之余挤出一个一个的时间片段来写这本书,所以很多地方显得有点杂乱;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在表述每一个观点的时候都力求妥当,以免因为我偏激的个性而“误人子弟”。
同时,我总是恨不得将自己这几年来的心得和收获全部写进书里,哪怕只是小到如逃课的某个小窍门、炮制毕业论文的小技巧、面试时的细微讲究等等,我也统统“照单全收”了。如果你在阅读的过程中觉得我像《大话西游》中的唐僧一样唧唧歪歪罗罗嗦嗦,那我就只能“严重抱歉”了。
另外,我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取材于我身边现实的生活。或许你会觉得这些在平凡的人身上发生的平凡的事缺乏应有的权威性,但请原谅我的固执。因为对我而言,这些生活在我身边的大学毕业生比任何一个权威的案例都更为生动而真实。而且,虽然你可能梦想着成为比尔·盖茨之类的风云人物,但是,你将来更大的可能只是成为我在书中提到的这些平凡的大学毕业生中的一员:毕业时找一份满意的工作,然后挤着公交车上下班,接着盼望老板给自己升职、加薪,最后,你在某个恰当的时候选择自主创业。请原谅我无法让你摆脱这种平凡的模式,我所能做的,只是让你在这条平凡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更坚实。
尽管我力求做到事无巨细,但仍然觉得挂一漏万了,很多观点也似乎表述得不够透彻。写了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心中似乎还有很多话想说。囿于诸多条件的限制,我只能寄希望于在这本书改版的时候加以补充和完善了。同时,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无论是对我某些观点的辩驳,还是对于你自己某种困惑的咨询,都可以给我发送电子邮件,我会尽可能地予以答复。我的E-mail是:qinbiaoxi(AT)163.com。鉴于我平日公务缠身,加上即将初为人父,所以未必能够及时、全面、深入地一一回复,只能提前恳请见谅了。
由于文字语言相对声音语言而言具有某些方面的缺陷,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将乐于通过现场讲座的形式跟大学生朋友分享我在学习、求职和创业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好了,餐桌上的花生米已经吃完,该上菜了。但愿接下来的这19道菜不会让你失望。

全部回复(2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fhjk337
    fhjk337 沙发
    兼职:过犹不及
    在福州一家著名高科技公司里,人事部主管将新近收到的一份求职自荐材料束之高阁。在个人简历中,这位应届大学毕业生罗列出了在大学四年期间每年都兼职或同时兼职于若干家公司的经历,兼职过的公司竟多达50多家,并称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立即胜任任何工作岗位”。
    据介绍,这家公司人事部目前已收到17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自荐材料,其中11份罗列了在校期间的兼职经历,有些学生在简历中称年年有兼职,一年兼数职。人事部主管说,像这种兼职过多的学生,简历一般很难通过他们的初审,因为兼职过多的学生很有可能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大学时光,没有利用好人生中最好的学习机会。兼职虽然能带来一定的社会经验,过度了就必然耽误学习。
    一些企业家认为,要想对某个行业从接触到熟悉,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实践过程。大学生许多兼职经历都非常短暂,然而在简历中却大量列举自己在各个领域广泛兼职的经历,而且自荐材料上兼职生涯都写得非常出色,这也有吹牛嫌疑。
    福建金得利集团董事长林永霖在谈到择人之道时就说:“我们喜欢说老实话、做老实事的人。”而金得利集团的总裁助理鲍永芳说,在招聘过程的初审阶段,通常要筛选简历。兼职太多的学生,公司并不太愿意接受。兼职多,说明该毕业生心态太浮躁,没好好抓学习。单位招人关键是看能否在工作岗位上扎扎实实干工作,而不希望毕业生以为自己有了一点点兼职工作经验,导致期望值很高不安心本职工作。
    福建省丰泉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峰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年轻企业家,*自己努力奋斗,25岁时就已身价千万。谈到对大学生兼职这个问题时,他说,兼职丰富只是说明这些学生比较活跃,有一定的能力,如果影响了学业,那就成了不务正业,这就让人对其能力产生怀疑。招聘时,他更看重毕业生的毕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大学生4年主要是读书,专业学习最重要。
    2006-02-05 15:51:0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fhjk337
    fhjk337 板凳
    作为您的面试官,拒绝您,因而让您对我产生不满,我也理解。您的面谈实际上做得还不错,表现出了超出你年龄段的老道和机智,但笔试环节,确实做得不好。万科的笔试,考察的主要是认知能力,表现在评分上,对正确率和速度都有很高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您完成的题量非常有限,这直接影响到您的笔试成绩。我想,您当时不会不知道自己有很多题没完成吧?
      本来,正面答复到这里应该足够了,但我是万科集团有名的罗嗦分子,所以,还想说点。您列举了很多东西来说明您的能力绝对没问题。我想,如果要列举的话,万科招的新动力,都能列出一堆,而且不比您逊色。但说得再多,也要通过科学模型来验证,这是万科对待人才的严谨态度。或许您的能力真的不错,但我们的笔试,针对在校生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强的特点,要求很高,而您作为2004年的本科毕业生,从2003年初开始就把大量精力投入各类社会实践(您的自述说得很清楚),在学习和应试能力方面有所下降,毫不奇怪。我本人从小也是数学奥赛参加者,在全国知名的重点高中数学也是排名*前,高二下学期的时候做当年的高考卷就能得一百四十多分,但高三由于对自己的数学能力过分自信,把精力全部投入其它学科中,高三数学复习题基本没做,结果高考时由于老不做题,生疏了,答题很慢,结果有最后2道半大题来不及做,虽然前面全对,也只得了118分。好在其它学科发挥正常,没落榜。后来我从北京大学毕业时,我们需要参加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就是行政能力测试,比逻辑和速度,我由于高考后经常注意锻炼自己的反应速度,加上考前认真的做题练习,最后取得了当年应试的2000多北大毕业生(本科加硕士、博士)第8名。我自己的例子,就说明一个用进废退的原理。
      罗嗦了半天,其实是在说简单道理。相信您还记得刚开始面试您时我说过:每个企业选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特点,即使万科没选中您,并不代表您不是人才,只是不适合万科而已。我毕业5年多,今天能够坐在面试官的位置上跟大家交流,我觉得不断总结失败教训是我进步的关键。当年找工作时被IBM、宝洁等知名公司在最后一轮拒绝的经历,提醒我始终与最出色的人有距离,要不停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才能不输给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我很庆幸自己是这么看待问题的,或许这是我在毕业2年后能进入万科的原因。
      您很聪明,志存高远。说实话,这些年我面试的毕业生里,您是最应对自如的一个,为这个,我还为您笔试的成绩遗憾了一把,把您的档案FILE起来,准备在新动力招聘之外,社会招聘时给您一个与那些有经验的地产营销人员一起竞争职位的机会,那对于认知能力的要求就没那么高,更看重已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现在,我毫不讳言,我只有更遗憾了。
      请原谅我的直白,感谢万科的企业理念,我可以坦率直白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不需要扭扭捏捏。希望您的职业生涯,因为这次挫折,今后可以少些挫折。

    如果我的理解没错,“您作为2004年的本科毕业生,从2003年初开始就把大量精力投入各类社会实践”,这句话便是这位面试官之所以拒绝录用那位应聘者的原因。一个将大学期间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参加社会工作上的大学生还算什么大学生?如果找份社会上的工作也算是读大学,那些高考落榜以后便参加工作的人岂不是比每一名大学生都更优秀?如果读大学的时候花在兼职工作上的精力比花在学习上的更多,那兼职工作还是什么兼职呢?当学习下降到次要的地位,大学生就只能说是兼职的学生了!当大学生沦为兼职学生,他又该凭什么让用人单位相信他比没有大学学历的人更优秀?
    2006-02-05 15:51:05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学生专栏

返回版块

23.93 万条内容 · 12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盘点2005年大学搞笑十大事件

No.10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讲课老师的手机突然响了。虽然学校有规定教师上课时不准接打手机,但是这位恩师也够可以的,居然把手机掏出来就是盯着看,既不当堂接又不打算出去接。这时,同学们忍不住了:“老师,要不你出去接吧!”我们的老师却还是一动不动地盯着手机看。此时,我终于也忍不住了:“老师,要不我们都出去,你在屋里接?”老师Faint……第十位:善解人意BT指数:★恶搞指数:★☆综合评定:★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