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资料库 \ 监理总结

监理总结

发布于:2010-10-07 10:16:07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资料库 [复制转发]
论文简介:

受xx公司委托,xx一期由xx监理有限公司承担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该工程由xx设计所设计,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目前该单位工程全部竣工。现将本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结构一层框架结构,本工程位于xx内,建筑面积1404㎡,一层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三级,建筑高度7.06M。基础均为静压沉管灌注桩桩与砼承台、地梁相连钢筋砼。设计基础砼强度等级为C20,结构砼等级强度为C20。柱、梁板砼强度等级为C25,M5混合砂浆填充墙,屋顶板厚11㎝,插筋2φ6@500,长度1.2M。受力钢筋保护层板为20㎜,梁柱为30㎜,10~11轴设置沉降缝一道。屋面为钢筋砼结构找坡屋面,SBS防水层,XPS保温层,C15钢丝网细石混凝土,外墙为水性外墙涂料。内墙为混合砂浆底、纸筋灰面光,天棚为混合砂浆找平纸筋灰面光。内墙墙面和天棚均为白色内墙涂料。内外门窗均为特制密闭门窗。



附件名:20101071286417806618.zip

文件大小:57K

(升级VIP 如何赚取土木币)

  • zy0105
    zy0105 沙发
    收下了,看看,是不是我需要的,谢谢
    2011-07-28 18:57:28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资料库

返回版块

13.59 万条内容 · 18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剪力墙模板支撑

一、识图和审图在施工技术管理中的第一步就是识图,因为图纸是现场施工的依据,识图要充分了解设计者的意图,找出图纸中出现的问题。 1.识图阶段,程序如下: 1) 先粗后细:先看平面、立面、剖面,再看细部的做法。 2) 先小后大:先看小样,后看大样。 3) 先建筑后结构:先看建筑图,后看结构图,要核对建筑图和结构图的轴线位置是否相符,有无矛盾。 4) 先一般,后特殊:先看一般部位和要求,再看特殊部位和要求。 5) 图纸和说明综合:图纸和总说明及图中的细部部位要结合起来看,注意图纸和说明有无矛盾,规定是否明确,要求是否可行。 6) 土建和安装结合:先看土建图时要参看安装图,在安装图上有的,土建图上有没有表示,尤其是予埋件、予留洞,尺寸更要核对清楚。 7) 图纸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熟悉图纸的同时要考虑施工条件能否满足设计要求,设计图纸和现场情况是否吻合,设计图纸同施工作业、规范有无矛盾等。 8) 在读懂图的基础上,边看边做好记录。 2.审图阶段 尽量将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发现在图纸会审阶段,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业主提供图纸与正式施工间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而且经常出现图纸不能一次出全的情况,只能边施工边熟悉后续图纸,这给我们的审图、发现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土建的技术负责人员审图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工程图纸、设计说明及技术文件是否齐全、清楚、明确。 2) 建筑结构图与其他专业图纸之间是否有重大遗漏、差错和矛盾,所用的标准图与设计图有无矛盾。 3) 全部图纸的主要尺寸、位置、标高、轴线是否相符,说明是否齐全、清楚、准确。 4) 工程结构在施工中有无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对安全施工有无影响。 5) 结构方案和形式,是否能适应企业设备生产能力。 6) 基础设计和地质构造有无问题,设计规定与施工现场情况是否相符。 7) 外墙饰面与外墙门窗、室内天花高度与设备的管道、外墙的留洞与设备口洞、屋面防水与屋面的设备基础之间有无矛盾。 3.解决问题 1) 对于图纸中出现的与设计有关的问题,最好在和设计人员联系解决之前,根据现场的情况自己先有一个可行的处理方案,在向设计人员提出问题的同时提出自己的方案,供设计人员参考,这样能缩短处理问题的时间。 2) 在和设计人员的交流过程中,作为施工方的技术人员要认真听取设计关于图纸的说明解释,深入了解设计的意图,对于设计可能存在的问题要本着探讨的、交流的态度提出,同时,根据工程施工的实践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建议给设计方,这样才能与设计人员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二、做好技术交底 1.对单位工程及分部工程的技术交底向分包单位进行单位工程及分部工程的技术交底,主要是对各分部工程中出现的重点过程、关键过程、典型过程,例如:打桩或压桩、大体积砼浇筑、屋面及地下室防水工程、特种焊接、预应力工程等。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进行交底。 2.对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向分包单位进行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主要包括土方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砼工程、砌砖工程、粉刷工程、防水工程、涂料工程、面砖工程等分项,交底的主要内容为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图纸设计要求、工期要求、人员安排、材料要求、机械配备、施工流向,资料报审、安全文明施工、与相关施工队伍配合作业等。然后在现场的施工管理中对交底的内容进行检查,督促分包队伍沿着我公司制订的施工技术管理目标的方向发展。 3、为保证技术交底能落到实处,应采用书面交底方式。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施工中,测量放线工作在以往没有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其实该项工作对整个工程施工的影响极大,必须根据不同施工现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一、测量放线 1.施工平面的测量放线在我所参与施工的上述两工程项目的测量放线采取了不同的放线方法。富士通将军(上海)三期增筑工程是从一期接出来的项目,而上海花园广场工程项目不是。两项目的放线方法如下: 1) 上海花园广场F栋的测量放线(见附图1)先将业主给的基准点(坐标点和水准点)引入施工现场,为了保证现场基准点的相互校核,引入两个施工基准点,分别为A点和B点(A点和B点既为坐标点又为水准点),通过A点和B点可以放出F栋建筑物的控制点C点、D点、E点、F点。以C点、D点为基础,可以放出整个建筑物轴线。以E点、F点为基础,同样也可以放出整个建筑物的轴线,然后将两者的结果进行校核,检查偏差是否在规范之内。 2) 富士通将军(上海)三期增筑工程的测量放线(见附图2) 因为富士通将军(上海)三期增筑工程是从富士通将军(上海)一期工程接出来的,所以轴线测量和标高测量都要以一期工程为基础。由于在5轴线和26轴线在J轴处有窗,通过5/H、5/I轴线的柱子取中心可以得到5轴线,向外移1米可以得到A点、B点,架设经纬仪通过窗口通视可以得到E点,同样可以得到F点,再放出现场的控制基点G点和H点。把这两点作为整个建筑物的坐标控制点。标高点以三期和一期相接处(J轴线)的大门门口处测出的十个点的平均值作为三期工程的±0.000,作为整个建筑物的标高控制基点。 2.主体工程的测量放线建筑物的轴线位置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应该给以相当的重视,但经常发现土建分包队伍对主体轴线的施工测量并没有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他们的测量放线仅是方便自己,没有对以后的装修和水电安装做以考虑,作为总包单位应该是把测量放线工作做以全盘考虑。当施工完一层柱子后,要在柱子上弹出整栋建筑物的轴线和标高FL 500MM线,经复核无误后,用红油漆涂三角作为标志。首层的测量放样将作为下面施工的基础,在以后每层柱子施工结束后,也应作相同的测量放线工作,直到主体结束。这些红三角标志一直要保持到装修工程基本结束。因为它将作为门、窗安装的控制线,水、电线盒安装的控制线,内外墙面砖、大理石的控制线等。二、模板工程 1、配模方案为了保证砼质量,采取什么样的模板很重要,模板的配制是保证模板质量的第一步。 1) 梁柱、梁梁、梁板交接点处的模板配制对梁柱交接点、梁与梁的交接点,梁与板的交接点的配模方案,是节点处的混凝土的浇灌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的关键,在富士通将军(上海)三期增筑工程施工中,我们重点在每一个柱梁交接处,现场度身定制配制柱帽模板的做法(见附图3),不仅保证了此处的砼浇灌质量,也使拆模后的构件的表面尺寸棱角分明,横平竖直。具体做法是用九夹板和方木配制,柱子用木模,梁有100MM也为用木模板与柱模进行拼接,目的是避开这个阴角部位,保证阴角的砼质量。 2) 剪力墙模板 由于剪力墙的厚度都在200MM左右,砼的振捣使模板产生强烈振动和位移,因此对剪力墙的模板系统要求更高。通过对上海花园广场F栋电梯井剪力墙和富士通三期工程女儿墙剪力墙的施工,我认为支撑系统设置的可靠与否是保证剪力墙混凝土浇筑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 A 、 如果模板采用钢模板结构,支撑系统采用钢管组合,由于钢模板的刚度较好,主要注意模板拼缝严密、U形卡使用连续设置到位、钢管的间距@300MM、对拉螺杆的间距为@400MM。 B 、 如果采用竹胶板结构,支撑系统采用方木组合,由于竹胶板韧性较好而刚度较差,支撑系统就必须进行加密,并且对拉螺杆间距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