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0人已点赞
分享
全部回复(13 )
主题
回复
粉丝
中国建筑史
5.13 万条内容 · 15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为活跃建筑历史版块,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特举行一次有奖知识问答活动!该活动以答题的形式进行,凡第一个答对者均有奖励! 欢迎大家踊跃参与。现在我出第一题:由彼得·贝伦斯于哪年在何地建造的什么建筑是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被西方称之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遇到了一点小问题
内容不能包含下列词语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陈占祥认为在城市规划工作中,不但应当而且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资本主义是私有制,虽然有种种城市法规的控制,但仍然解决不了城市的盲目发展、城市的混乱、无秩序、建筑物?quot;各行其尊"等一系列的弊病。而这些问题在公有制的社会里就能够得到较好控制和解决。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应该发挥制度的优势,创造出更多更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环境。
早在英国攻读都市计划学硕士时,陈占祥设计的利物浦市中国城方案,既与利物浦市的规划和环境相协凋,又具有中国民族的风格。三进院落的空间布局,局部位置的堆石成山,充分吸取了中国传统的手法。从设计的指导思想上体现了规划和建筑的统一。1953年,陈占祥完成了北京月坛南街沿街的办公楼和宿舍的规划设计,体现了统一规划和统一设计的优越性。在建筑造型上既吸取了西洋古典建筑的手法又融合了中国建筑的许多细部,更突出了建筑群的节奏感,使整个设计给人以清新、向上和生机勃勃的感受。当地居民自豪地称之?quot;社会路"。
规划与设计的统一,不仅体现在城市风貌和空间环境上,而且还体现在开发城市土地的使用价值上。陈占祥一贯主张城市开发的目的在于开发土地的使用价值。这在1957年曾是受到"批判"的谬论,而今天却成了规划,设计工作者的共识。他认为开发土地的使用价值,首先要有可行的城市规划,随后要有恰当的建筑设计,于是一个新的职业:建筑师.规划师(Architect/Planner)将应运而生。他们出于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对城市内亟待开发的土地进行认真的可行性研究,以充分发挥土地使用的潜力,创造出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效益。
(陈骅声、陈衍庆)
本文引自《中国工程技术专家传略》
[作品目录]
主要论著:
1、 陈占祥,中国古代都市计划理论的探讨,利物浦大学刊物都市计划评论(TOWN PLANNING REVIEW,1945 AUTUMN,UNIVERSITY OF LIVERPOOL PRESS)1945(秋季刊)。
2、 陈占祥,中国建筑理论,建筑理论(ARCHITECTURAL REVIEW),1947。
3、 梁思成,陈占祥,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梁思成文集》(四),1986。
4、 陈占祥译,预制混凝土墙板,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
回复 举报
陈占祥认为,世界上城市发展到今天,已不是产业革命的城市,也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而是出现了城市向大都市地区发展的新阶段,出现了大都市圈区域规划的新概念和新理论。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得到了国际城市规划界的普遍共识。1947年,陈占祥任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总图组代组长时,提出开发浦东新区的建议;1950年,和梁思成共同提出在北京复兴门外建设中央人民政府行政区的计划,都是从大都市圈的观点出发,疏散人口,保护古城,避免旧城的超负荷运行,使城市得到健康和有效的发展。
陈占祥强调城市规划中的区域观点,认为不可就城市论城市,因为现代社会中城市总是与它周围的地域和邻近的城市、乡村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客观现实。规划师要尊重客观,把握客观,在客观的基础上加以主观安排,才能做出切实可行并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划。在对许多城市的规划方案进行评议、审核、指导或咨询中,陈占祥始终以区域规划的理论作为指导。如对深圳特区规划,他认为从地理角度分析,深圳是大香港都市圈的重要部分。1997年,香港归还祖国后,必将有更大发展、更加繁荣;如果只凭目前香港本身的弹丸之地,其进一步的繁荣是很难实现的。又如对杭州市的规划,他主张把杭州市的旅游业伸展到整个钱塘江流域,以充实杭州及其附近的旅游资源。他同国内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周干峙、任震英、郑孝燮等一致明确杭州市的性质是历史文化名城,不宜过多地安排工业建设,要从杭州所处的地区范围着眼,东起宁波,西起千岛湖,再到黄山,沿钱塘江开发成优美的旅游系统,使沿线城镇都得到发展经济的实惠。该地区按这些构想开发后,开始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