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内容简介
某体育台索膜结构设计图
图纸包括:
网架结构立面图、网架结构平面图、膜结构立面图、膜结构结构
内容简介 青岛某花篮造型索膜结构工程图 图纸包括:方案图、基础施工图、结构型号图、结构透视图、结构平面图、结构立面图、构件位置详图、构件加工详图、节点详图、索膜结构施工
钢结构工程
返回版块46.5 万条内容 · 1165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30米直径索网 [精华]此为江阴艺林索具有限公司05年11月份制作并安装结束的索网结构,该索网共用钢索596根,节点装置145套。钢索规格有1*7-8mm,1*708.7mm,1*7-9.6mm,1*7-10.3mm四种。该钢索弹模达到1.9*105Mpa。另附安装后的图片如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力密度法是由 Linkwitz 及 Schek 等提出的一种用于索网结构的找形方法,若将膜离散为等代的索网,该方法也可用于膜结构的找形。
所谓力密度是指索段的内力与索段长度的比值。
把索网或等代的膜结构看成是由索段通过结点相连而成。在找形时,边界点为约束点,中间点为自由点,通过指定索段的力密度,建立并求解结点的平衡方程,可得各自由结点的坐标,即索网的外形。不同的力密度值,对应不同的外形,当外形符合要求时,由相应的力密度即可求得相应的预应力分布值。
力密度法的特点是只需求解线性方程组,计算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在德国较为流行。著名的膜结构设计软件 EASY 就是用力密度法找形的。
现在,力密度法已被发展用于张拉整体结构的找形,有兴趣的朋友可读一读 Motro,R. 及 Vassart,N. 的文章,中文资料可参见陈志华等人的文章。
回复 举报
相信各位都见过小朋友玩肥皂泡,肥皂泡就是一个等张力的膜结构。最初的找形正是通过皂膜比拟来进行的,后来发展到用其他弹性材料做模型,通过测量模型的空间坐标来确定形状。
对于一些十分简单的外形也可以用几何分析法,但找形技术的真正发展是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和有限元方法的发展。目前比较流行的找形方法有:力密度法﹑动力松弛法和非线性有限元法,稍后将对这些方法的主要特点分别加以介绍。
从结构形式方面来说,找形技术起源于索网结构,后来发展到膜结构,而近期的热点则集中于张拉整体(tensegrities)以及可调整和控制结构外形的智能结构(smart structures)--可折叠张拉整体(foldable tensegrities)的找形上。
对找形技术发展贡献较杰出的人物有: Linkwitz, K., Schek, H.J.(力密度法), Day, A.S., Bunce, J.W., Barnes, M.R.(动力松弛法), Haug, E., Powell, G.H., Argyris, J.(有限元方法)。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