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0-09-27 14:27:27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污染猛于虎。最窝火的莫过于,打了你还不让你喊疼。河南封丘县居民就碰到了这么档子事。封丘县黄河化工有限工司因污染曾被勒令停产,近来又开始违法生产甲醇。更离谱的是,县政府还发文,组建领导小组为其“保驾护航”——“防老百姓告状”
这些年,为污染企业张目的地方政府,也见过不少。但多是背地里撑伞,暗通款曲。这表明他们至少知道,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光彩的。所以还保持着基本的羞耻感,不敢搞得太过招摇。只要能染红顶上花翎,能为GDP镀上层金,他们甘愿行事低调点儿乃至麻烦点儿。即便如此,仍难讨好,“先污染后发展的套路”,一直备受诟病。
可这次封丘县领导们连底裤都不要了,把潜规则中的保护伞直接当成“遮阳伞”亮了出来,明火执仗地以红头文件形式,“敕令”民众闭嘴。摆明态度:最好乖乖听话,为了地方发展为了领导政绩,各位市民“配合”一下忍一忍,不要“闹事”(维权、告状、上访)。
这真让人无语凝噎。民众权利、公共利益在某些领导眼里竟如此不堪,甚至正当维权都可能被视为刁民的“无理取闹”,让人情何以堪。不知面对居民代表举报信上900多鲜红手印,那些只为政绩罔顾民生的官员,作何感想。
黄河化工前身为净值1亿的化肥厂,由时任县委书记的李荫奎以300万超低价卖给老乡黄金慈。此后它就有了“毒工厂”的雅号。去年李荫奎落马,涉案金额上千万。现在罩在黄河化工的红头文件,有无当年权钱交易的影子,显然也需权威调查。
而且,“毒工厂”非止此一处,仅这两年,就有陕西凤翔“血铅超标之谜”,湖南浏阳镉污染,吉林化纤厂污染,以及内蒙古赤峰水污染、江苏盐城水污染危机等等。此起彼伏的污染之害背后的纠结,大多指向公权失范之祸、政府公共责任缺失之危。
去年曾有一个生态文明指数,引起关注。但生态文明并非简单地与GDP挂钩。相反,为公民提供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才是政府必须承担的公共责任。而当民意不能制度化地纳入政府决策渠道时,当外部监督长期疲软时,公权力行使就可能缺乏对民意的敬畏,而在非理智的扩张中对公共利益造成戕害。这是政府公共责任的污染,而这样的制度性污染又可能伤害民众参与热情,间接污染每个公民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这种污染比“毒工厂”更可怕。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