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0-09-18 23:06:18
来自:注册考试/注册结构工程师
[复制转发]
2010年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下午段权威参考答案(word格式)
斑竹将帖子附件内容拷出,方便大家讨论!~同时特别感谢楼主分享!~
原文如下:
2010
年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下午段权威参考答案
考题如下,答案仅供参考,为抛砖引玉,大家把答案讨论出来!
红色表示有疑问的部分:
1
、憎水材料
角度
>90
度
2
、含水率
5%
的砂
220g
,
选
B10.48
3
、石灰石气硬性原因主要是生成了,
Ca(OH)2
4
、骨料空隙充满了水但无水膜为
D
饱和面干状态
5
、砼强度形成养护条件
A
环境温湿度
6
、石油沥青的软化点反应了
B
温度敏感性
7
、钢材中
C
含量增加
A
强度增加
8
、测量外业基准面
C
大地水准面
9
、水平视线测高程
C
水准测量
10
、比例尺
1:2000
,
A=1.6x104cm2
,
m=50
(降水量),
n=2.5
小时,
K=0.5
(蒸发系数)
貌似选
4.0x105m2
,拿不准
11
、钢尺误差修正
D
尺寸
+
温度
+
倾斜
12
、建筑物沉降观测至少
B3
个点
13
、违反《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C
设计单位转包
14
、《工程强制性
**
》
B
必须遵守的法规
15
、《节约能源法》单位受处罚因为违反了
D
强制性节能
16
、开发商卖房不能收
C
收定金
17
、淤泥基坑,周围建筑密集
D
钢结构水平支撑
18
、冷拉钢筋不得作为
D
主筋
19
、可留设脚手架眼的砌体结构
B
窗间墙
1m<
宽
<2m
20
、整个项目的施组设计
D
施工组织总设计
21
、抽出超出部分后
B
总工期减少。
22
、钢筋强度限值
D
有流幅取屈服强度,无流幅的取条件屈服强度
23
、抗剪选择
D
加大配箍率
24
、
5
跨连续梁要求边跨最大弯矩选择
A1,2,3,4,5!
25
、吊车水平荷载作用在
A
吊车梁顶面水平处
26
、选用钢材牌号
C
结构的荷载和应力状态
27
、提高受集中荷载的简支梁整体稳定性
C
增加劲了
28
、高强螺栓中心间距
B
不大于
3d0
29
、屋架上弦杆平面内计算长度系数
D1.0
30
、网状配筋砌体抗压强度高因为
A
网状配筋约束了横向变形
31
、砌体弹性模量
E C
σ
=0.43
的割线模量
32
、关于配筋砌体,说法正确的是
B
受压不满足,应选用组合砌体
33
、砌体设计时,应满足(
1
)承载力(
2
)正常使用(
3
)可靠度,一般工民建不小于
3.2
选
A
(
1
)(
2
)(
3
)
以下是结构力学题,需要
dx
贡献智慧:
34
、多余约束数目,
A1
个(注:貌似去掉水平杆为标准三铰拱)
35
、求支座
A
的反力及受拉方向
选项有
B20kN.m
,下受拉
36
、非零杆
4-5
37
、求
B
点转角
8/2L
之类
38
、
C
点位移
3PL3/EI
;
39
、超静定次数
1
次(
40
、力法柔度系数
L3/2EI
之类
41
、
MAB=-10i
;
-4i
等
MBA=-8i
;
-2i
等
42
、
D
处支座反力
ql/2
;
ql
等
43
、桁架杆受力
为
0
杆
44
、力矩分配系数
uBD=3/7
,
CBA=-1
45
、移动荷载,求桁架杆件最大轴力为
D8.6
46
、动力自由度个数
D
无穷个
47
、求频率
选择
D
48
、求振型,利用正交性选择
B
49
、试验方法错误的
D
疲劳测试部采用激震法
50
、试验中说法错误的是
B
预应力可加载超过开裂荷载
51
、评定
C
强度最好的方法
抽芯
52
、应变片灵敏系数
单位应变引起应变计的电阻变化,选择
D
53
、零位测定法为
静态电阻应变仪(调节电阻,使电桥平衡,通过测量可变电阻调节值来测量应变的方法)
54
、土体孔隙率
47.71%
,则
e=
A91.24
55
、
1.5m
干土和饱和土,干土密度
15.6
,饱和土密度
19.8
,则
3.5m
处土应力
,
选择
A
56
、
38mm
干砂,
48.7kpa
,最大加力
75.2
,求角度选择
A23.9
度
57
、饱和软黏土快速开挖,测压管埋设与边坡内,开挖后水头比初始
B
上升
C
下降
58
、碎石土的原位测试
C
重型或超重型动力触探
59
、
fak
深宽修正为
fa=186 kpa
60
、泥浆护壁灌孔桩属于
A
非挤土桩
以上答案并不代表正确答案,帖内后续有很多题目讨论,敬请广大结构人挨个楼层关注!~
[
本帖最后由 racoon007 于 2010-9-19 23:34 编辑 ]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全部回复(28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