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建筑施工 \ 潘石屹学习长今盖好房子

潘石屹学习长今盖好房子

发布于:2005-12-28 20:00:28 来自:施工技术/建筑施工 [复制转发]

像林尚沃一样去经商,像长今做饭一样去盖房子


问:那天在SOHO中国10年庆典上你很动情,你觉得SOHO中国未来10年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


潘石屹:回顾过去的十年,SOHO中国最强的竞争力就是不断“创新”,汇集全世界最优秀、最有创造力的人才,为我们规划和设计出创新的产品。只有有了创新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才能够不断推动我们公司向前发展。未来的十年,这一点不会改变,就是要不断创新。但创新是不会凭空出现的,也更不是一句时尚的口号。创新与公司全体员工的精神进步有关。只有精神进步了,才有能力看到优秀的设计,发现优秀的设计;看到优秀人才思想的光芒,才能够创造出创新的产品。而精神的进步,最主要的是学习,要不断地学习,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如果没有学习,没有不断艰苦地去学习,精神就无法进步,就会变得自大、自我,即便是优秀的产品、优秀的设计和优秀的规划放在你面前,你也看不出来。学习还要放弃过去的偏见和已经形成的习惯。学习、精神进步、有创新能力、生产出创新的产品,这就是SOHO中国今后要走的路。



问: 参观了朝外SOHO的销售中心,设计的很有味道,里面的酒吧、书吧的样板间很有新意,请问将来的朝外SOHO会和这个销售中心的风格一样吗?


潘石屹:朝外SOHO是我们SOHO中国的又一代新产品,朝外SOHO的销售中心就是未来朝外SOHO这个项目的一个缩影。它是我们公司精雕细刻的一个产品。因为政府审批的原因,使朝外SOHO的前期设计和规划工作拖延到一年半的时间,这样我们就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如何把这个产品规划设计得更好。朝外SOHO这个产品比我们以前做的任何一个产品在规划和设计上时间都从容得多,朝外SOHO的样板间汇集了韩国建筑设计师、香港建筑设计师的创意,参观过的朋友们评价都说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问:SOHO公司十年开发的六个项目中,韩国的设计师承孝相参与了“长城脚下的公社”的俱乐部、“博鳌蓝色海岸”和“朝外SOHO”三个项目的设计,请问你为什么会这么喜欢他的设计呢?


潘石屹:韩国设计师承孝相是我们公司长期合作的建筑师。承孝相是一个有很高精神追求的建筑设计师,我们相信只有精神进步,在精神上有追求的人,才能够创造出来优秀的作品,才能够设计出来打动人心的产品。没有精神追求的产品是一堆没有生命的建筑材料的堆积,是不会吸引人和让人感动的。


问:一位资深建筑评论家在观看了朝外SOHO样板间后预测它将会在京城引入一股“韩流”,结合到目前热播的韩剧《大长今》和前不久热销的韩国小说《商道》,你觉得现在中国出现“韩流”热的基础是什么?


潘石屹:我也听到了这样的评论。我们要想在产品上进步,要想在精神上有所追求,最重要的还是学习。不光向我们的同行学习,向我们周围的人学习。我们还要向其他的国家、民族和优秀的个人去学习。韩国人身上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和发光的东西,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引进这些优秀的品质和发光的东西。《商道》和《大长今》是我最近几年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几部电视剧中的两部,也是让我很受感动的两部电视剧。我希望能够像《商道》中的林尚沃一样去经商,像《大长今》中的长今做饭一样去盖房子。韩流在中国的出现,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事件,我曾把《商道》推荐给许多的朋友,也受到一些朋友的嘲笑,说你象少男少女一样开始看韩国的肥皂剧了。我说,《商道》和《大长今》是长了点,但一定值得你去看。我们最怕的是,先入为主,存在偏见,没有兴趣接受新的东西,这是我们学习中的最大障碍。

  • yanyan20332033



    问:SOHO这个符号是十年前建设现代城的时候提出来的,当时大家会觉得很新奇,但现在会觉得很平常,你始终在强调SOHO这个符号,请问他会不会有落伍的一天?


    潘石屹:SOHO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成为一个我们公司的标志,会不会落伍,不在于这个标志,而在于我们这个团队设计和建设出来的产品是不是落伍。如果产品不落伍,SOHO就依然是一个标志。我们天天都要有随时可能落后、落伍的忧患意识,才能鼓励我们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创新。


    过去十年,SOHO中国最强的竞争力就是不断的“创新”


    走出观望的标志不是房价上涨,而是成交额的恢复


    问:建外七期开盘不出二十天,销售额超过八个亿,已基本售罄,出乎你的意料吗?你分析为什么会取得如此高的销售额?走出观望对整个北京房地产市场具有普遍意义吗?


    潘石屹:建外SOHO七期的销售确实是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我们原计划是从9月15号开始销售,到10月15号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第一阶段的计划销售额,销售额达到5亿元人民币,并且把这个任务分解到了每个销售副总监和销售员。但实际的情况是9月3日开盘,用了20天的时间,销售额超过了8亿人民币。这与我们此前对房地产市场情况的分析,大体趋势是吻合的,房地产市场应该会走出观望。走出观望的标志不是房价的上涨、价格的变化,而是成交额的恢复。我想其它一些项目的情况也不例外,房子的成交额也会逐步地恢复。只是有些公司恢复得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有些地区恢复快一些,有些地区恢复慢一些而已。


    问:吉普车厂地块有什么新进展吗?你对这块地的心理预期可以透露吗?你觉得有哪些竞争对手?计划用这块地做什么?


    潘石屹:我们非常看好北京吉普车厂这块地,从我们公司的经营来看,公司现在基本上没有太多可卖的房子,也没有地,规划、设计人员很快就都歇下来了。需要一块规模比较大的地,才能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从北京吉普车厂的地理位置来看,它离北京的CBD距离很近,而我们在过去十年时间,主要是聚焦在北京的CBD开发,对这里的市场、产品已经积累一定的经验。


    但我们不太关心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竞争对手的心态。对我们而言,适合我们的心理价格我们就拿这块地,超过我们的心理价格,我们就不拿这块地。在竞争中,今天你可能看到的是三家竞争对手,到最后一分钟很有可能又杀出一家,也有可能在最后一分钟这三家因为种种原因都退出了,所以我们不会在分析竞争对手的情况上浪费我们的任何时间,我们只做好自己的测算,做好自己拿地的资金准备就行了。


    问:《中国房地产报》头条文章“地产引擎熄火,长三角经济减速”,05年三季度,上海、江苏、浙江经济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整体疲软,并称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是导致长三角经济发展乏力的直接诱因,你同意吗?你觉得宏观调控的下一步会解决什么问题?


    潘石屹:现在中国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和全世界经济的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和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不能割裂开来单独自我发展。未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石油价格的上涨,中国跟欧盟和美国的贸易现状等等。宏观调控只是让各行业能够平衡和协调地往前发展。只要这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健康的,房地产无论受什么影响,都是暂时的,最终一定会发展起来的。但如果经济的发展有问题,只是去发展房地产就一定会出现问题,就是当年的海南、北海,就是房地产的泡沫。我认为,长角三角洲经济的发展后劲很足,人们非常勤劳,效率很高,生产的产品在全世界很有竞争的能力,就是要有多一些创意的产业和人才,不能总是世界的制造基地,生产附加值非常低的产品。


    出现个别遗漏,我们能理解;编造假新闻,我们不能理解


    问:中国税务网上公布的SOHO中国的纳税排名已经更正,国家税务总局对原来公布的SOHO中国纳税额的失误有过书面致歉吗?


    潘石屹:本周中国税务网已正式更正了SOHO中国下属房地产项目公司北京红石建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纳税额,并在说明中指出,我们公司在全国房地产行业纳税排名中排列第二。在过去几周,我们及时、积极地与国家税务总局计划统计司、中国税务网进行沟通,要求他们更正统计错的纳税额,并按实际情况将我公司纳入中国纳税百强企业。由于我公司名次的变更,排列在我公司后面所有企业的排名都要变化,工作量非常大,奖牌都已经发了。我们也能够理解,这样做确实太麻烦,工作量太大了。但有个别的媒体不顾事实,在没有采访国家税务总局计划统计司舒司长的情况下,编造舒司长对我公司纳税情况的评论,这是一则假新闻,是个别的记者编造出来的谎言。我公司已经和国家税务总局计划统计司舒司长进行了确认核实。还有个别的网站以这条假新闻为依据进行民意调查,让网民们投票:潘石屹说的税收数字是真是假,结果有接近9成的网民认为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是正确的,没有错的,是我们说了假话。我希望新闻媒体的记者能够实事求是地报道,不要编假新闻,不要随意地编造别人的讲话。


    在统计过程中,出现个别偏差和遗漏,这我们都是非常理解的,任何人都可能犯错误,出现疏忽的地方。但个别的媒体和记者不怀好意,有意地编造假新闻,是我们不能理解和接受的。


    问:任志强最近撰文指出:谁都可以批评开发商,但扣帽子是不会解决问题的。以此来回应公众在媒体上的大肆片面指责,请问你觉得他的这种回应能否改变目前的状态吗?


    潘石屹:房地产开发企业比起其他行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行业,发展的历史很短。中国的房地产开始发展于90年代初,但很快由于93年的宏观调控,一半的房地产发展商死掉了,另外一半也奄奄一息,全行业的人才、技术、各种资源散尽了,到了97年还是全行业亏损。9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要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当时,说法是“住宅产业”,有了税收的优惠,银行按揭贷款的优惠,慢慢地各方面的人才、技术、经验又汇集起来了,这个行业开始起死回生,发展起来了。短短几年时间的高速发展,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问题。我到全国看了一看,发现房地产发展商来源基本分为以下几类:80年代末、90年代初“下海”的为一批,他们的特点是相信市场,对市场敏感,有经历过“海南泡沫”的背景;对各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最敏感,常常被这些似是而非的优惠政策所吸引。第二类是93年之后,由于拖欠工程款,被动进入房地产的施工单位,他们的长项是注重施工,但对设计和市场缺乏掌握和了解。第三类是政府机关下海的人员,也有政府机关脱钩的企业,他们更相信的资源是政府的关系,这类人对政府土地要公开的“招拍挂”最不能理解,但今天的政府关系已经不是昨天的政府关系了。第四类是在上次房地产高潮时期从广州、深圳发展起来的一批南方的房地产发展商,他们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在于资金,在与银行的关系。房地产行业发展到今天,大家都是从不同的地方来,带有原来的局限,大家只有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提高综合的能力,才能够在未来的竞争和发展中站住脚跟。


    别人的指责不用特别在意,提高自己的能力,建好自己的房子才是根本。当年,任总不是说要把现代城炸掉吗?今天回头看,买现代城的客户全都赚了钱,得到了满意的回报。现代城的入住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


    问:北京地税局历时三年对北京房地产1103家企业进行的专项检查,结果发现有问题企业725家,追缴企业税款达10.05亿元。国税总局稽查处处长孙海亭指出:房地产企业偷逃税款问题严重。而你以前说房地产涉税企业比例很小,这矛盾吗?


    潘石屹:从这个专项检查来看,有超过70%的房地产公司是有问题的,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比例?首先是纳税的房地产公司的问题,其次我们房地产的税收制度是不是也有问题?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再次,也要反省在房地产税收的征收和监管方面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就像前几年,我们常常看到媒体国土资源部公布每年的土地违法案件有几万起,在追究违法房地产公司的责任外,要反思土地制度和土地的监管制度本身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查处违法的房地产公司和制度的建设同样的重要。
    2005-12-28 20:02:28

    回复 举报
    赞同0

建筑施工

返回版块

65.8 万条内容 · 157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双节将至,恰逢结构改版,大家齐祝福!

双节将至,恰逢结构改版,大家齐祝福,各抒己见吧!大家都随便说说祝福的话语,活跃一下气氛,均有积分奖励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