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人才招聘 \ 学生专栏 \ 【转载】中国三大建筑名校布局“中国流”

【转载】中国三大建筑名校布局“中国流”

发布于:2005-12-25 14:37:25 来自:人才招聘/学生专栏 [复制转发]
《中国建设报》:
在流派决定建筑风格的年代,清华、同济、天大无疑是培养建筑师和建造师的三大摇篮,无论是遍布在各地建设主管部门的行政精英,还是领导着建筑大企业的高层技术管理人员,三所名校的学术地位和治学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它对专业知识的传播上,从更大范围和更高角度俯瞰,其品牌背后的影响力有可能决定着建筑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技术流派的走向。
  
  四月的一场春雨,把地处清华工字厅后门的“水木清华”洗刷得更加壮美秀丽。在一片灿烂的桃花前,中国工程管理高层论坛的46位代表纷纷在此合影留念。

  与其说这场聚会是在寻找大学“同桌的你”,还不如说是在回忆母校带给他们的荣誉和骄傲。记者在这些代表相互交换名片时无意间发现,参加聚会的大部分校友都已是业界的技术专家和高管人员,有些名字甚至是那么耳熟能详,而在这批建造英才中,很多人的教育背景派生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天津大学。为了让更多项目经理走近建造业的最高殿堂,本刊勾勒了上述三所名校的专业轮廓和学术流派,以帮助读者阅读他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yms168
    yms168 沙发
    应该说哈工大(即原来的哈建工)、东南大学也都是很强的,他们只能说在伯仲之间吧!
    2005-12-26 08:57: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yywithss
    yywithss 板凳
    天津大学:肇基学府 洋洋大风
      
      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的天津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1951年经院系调整定名为天津大学。建校100多年来,天津大学秉承“实事求是”的校训,为祖国培养了10万余名高级人才,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等知名学者曾在此执鞭任教。在18个天津市重点学科中,建筑、建筑设计及理论学科享誉中外,形成了“博、深、新”的建筑人才培养机制。

      工程学、铁路建造专业是天津大学的立校之基。中日甲午海战之后,当时的天津海关道盛宣怀通过直隶总督王文绍,禀奏清光绪皇帝设立新式学堂,校址在天津北运河畔大营门博文书院旧址。从此诞生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设铁路学堂,上述学科皆为当时中国社会所急需,因此体现了这所大学“兴学救国”的创办宗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北洋大学堂分设土木工程、采矿冶金和法律三个学科,后应外交需要附设法文班、俄文班。

      从1920年6月起,北洋大学专办工科,设有土木、采矿、冶金三个学科。为了提高学术及技术水平,1933年开始成立研究所;1935年初开始招收研究生,首届研究生于1937年“七·七”事变前毕业,并被授予硕士学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北洋大学正式复校开学。复校后的国立北洋大学,在原来工学院的基础上,下设土木、工程学系等8个大系,后增设建筑工程学系。同时,成立土木等5个工程研究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并着手招收研究生,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研究人员,被各界誉为“工程建筑业的堡垒”。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北洋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地质工程等12个学系成为当时我国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基地。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与建筑有关的专业有进有出,北京铁道学院的建筑工程系等院系并入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测量专业则转至武汉测绘学院(现并入武汉大学)。一方面,天津大学集中了并入院系的优势,成为全国重点工科大学;另一方面,从天津大学调出的科系历史悠久、优势突出,又把北洋大学的优良传统带到了祖国各地,为新中国工业体制和建筑业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9年1月,经过筹备调整,学校将原土木建筑工程系更名为土木工程系,增加了建筑系。调整后的建筑系科充满了活力,既有尖端科学也有基础科学,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目前,天津大学设有建筑工程学院,其中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等11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该学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名,博士生导师20名,正教授32名,副教授45名,高级工程师及高级实验师10余名,还有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博士学位讲师和助教,师资力量雄厚。学院每年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掌握现代科技前沿学科动态,学生能够受到良好学术氛围陶冶和锻炼。

      多年来,天大建工学院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工程技术人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目前,学院的结构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享誉中外。学科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建筑学专家彭一刚,设计的天津大学建筑馆、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天津水上公园熊猫馆、山东省平度市公园、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伦敦中国城等项目,富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理论著述方面,彭一刚的《适合我国南方地区的小面积住宅方案探讨》、《螺旋发展和风格渐近》、《空间、体形和建筑形式的周期性演变》等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建筑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是《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等6部专著,先后获首届全国优秀建筑图书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刘公岛甲午海战纪念馆还获国家教委优秀建筑一等奖,建设部优秀建筑二等奖,全国优秀建筑铜奖。
    2005-12-25 14:38: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学生专栏

返回版块

23.93 万条内容 · 12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四六级考完了,大家考的怎么样啊??

我昨天考六级,已经一个来月没看英语了,本想,既然金钱已经浪费了,就不要在浪费时间了可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还是去了,考下来觉得还行,不知道什么时间能出来答案!!大家都考的怎么样啊??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