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商易宝社区 \ 招标投标 \ 被出卖的女神-世界上三大最高峰曾经都在中国疆域之内

被出卖的女神-世界上三大最高峰曾经都在中国疆域之内

发布于:2005-12-24 22:19:24 来自:商易宝社区/招标投标 [复制转发]
【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主峰。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交界处。"珠穆朗玛"为藏语"女神第三"的音译。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皇舆全览图》上作朱母郎马阿林。1858年印度测量局在英人指使下,擅将该局前局长额菲尔士(George Everest; 1790-1866)的姓氏命名此峰。1952年中国政府将额菲尔士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尼泊尔称萨迦-玛塔。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有巨大冰川,最长达26公里。中国登山队曾两次从北坡攀登峰顶(1960年5月25日和1975年5月27日)。中国科学院曾多次组织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获得重要的科学资料。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96年5月10日,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最佳季节,一场该月份罕见的高山风暴夺去了十一位登山者的生命,这事一时成了西方各国的大新闻。
  有向导留在雪里照看精力耗尽的同事,他对妻子说的最后的话是:"嗨,不要 担心我啦!"然后关掉无线电话,永远沉默在八千米的风雪高原。有人在失去呼吸、被同伴认为死定了之后,又以惊人的毅力,遍体鳞伤地摸回南坳大本营。有尼泊尔军人两次冒着机毁人亡的危险,驾直升飞机冲上六千米高空,把垂死的登山者救 下山,其中还有一位台湾人。但是,据说也有日本人的见死不救。穿着各类厚厚的 登山装的人,在女神的考验面前,一一袒露了自己的本质。
  中文电子网上,也有地质专业的大陆留学生因此而谈起珠穆朗玛峰。不过,我惊异的是,没人提到世界第一高峰的归属问题。有那么多西方人去爬,看上去显然不象是中国领土。那么,今天的中国人,难道想当然地认为珠穆朗玛峰是外国领土了吗?难道,现在大陆的小学地理课上,教师不再告诉学生说,我们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以前,不是这样的。至少在笔者于"文化大革命"前上小学时,不是这样的。我们当时都知道,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是祖国的骄傲。在我们的课本上,画得清清楚楚,珠穆朗玛峰是在中国尼泊尔边界的中方一侧。而且,也不是只有本人才这么说,我甚至可以请出一尊中国的元帅来作证。
  "珠穆朗玛峰,你们能不能从北坡上,而从南坡下?"1960年,中国登山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后,贺龙元帅在接见登山队员时这样问道①,当时他兼任全国体育委员会主任。显然,不太过问外交事务的贺龙,也和咱们平头老百姓一样,仍然以为珠穆朗玛峰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他还不知道,珠穆朗玛峰的南坡,已经内定划给尼泊尔了。
  在大跃进的1958年,中国登山队也要"放卫星"、"插红旗",他们决定要攀登地球的第三极珠穆朗玛峰。准备工作,主要是勘察路线的工作,足足进行了两年。本来,南坡是比较易于攀登的。但是,中国和尼泊尔在1959年开始 着手边界问题的谈判,而中尼边界问题,最棘手的就是珠穆朗玛峰的归属。不想刺激尼泊尔,在国务院的直接指示下,登山的勘察和准备工作,在北坡重新做起。登山的时间,也推迟到1960年。
  1960年3月19日,二百一十四名登山队员和工作人员进入珠穆朗玛峰下海拔五千一百余米的大本营,准备冲击顶峰。队员们举臂握拳,庄严宣誓,一定要把五星红旗插上祖国的最高峰。与此同时,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正为边界问题在北京访问。3月21日,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边界问题的协定,同意组织联合勘察队,对有争议的地区,按分水岭、河谷、山口等实际地形,根据平等互利、友好互让的原则进行调整。
  这些话听来无懈可击,按分水岭、河谷、山口划界,难道不是国际惯例?不过,喜马拉雅南麓的居民,在人种和文化上都和藏人接近,也历来接受西藏地方政府的管辖。西藏与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之间,传统上以山麓为界。英国控制印度之后,出于"防卫安全"的考虑,要按国际惯例,把边界北推至分水岭。北推最力的,要数本世纪初的印度殖民政府的外交部长亚瑟H麦克马洪。这人说不上有什么大的建树,但是,他所构思的麦克马洪线,却使他的名字成了有关中印、中缅(缅甸曾经是英属印度的一个邦)边界问题的文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 现代的所谓国际社会,是由西方资本主义所创立的。当他们在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中形成划分边界的惯例时,不可能考虑到中国的情况。本世纪初叶,大中华帝国的历史疆界与英国殖民者的"安全要求"、"国际惯例"在喀喇昆仑和喜马拉雅迎头相撞。印度等国家独立之后,受过英国教育的统治阶层,全盘接收了英国人的衣钵,从而形成了从阿富汗到缅甸的中国西部的漫长而又复杂的边界问题。
  当北京政府同意不是按山麓、而是按分水岭在山脊、山口划分边界时,大片大片的土地,就要拱手送人了,这些土地,由于喜马拉雅山阻断了印度洋的季风,气候相对温和,降雨充沛,物产也远比山北丰富。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些土地上的少数民族,也从此被人为地一分为二。为各国登山队当向导和挑夫、并多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的尼泊尔谢尔巴人,和西藏的谢尔巴人就是同一民族,根据西藏的历史文献,他们还是从金沙江边迁移去的。
  但是,即使按分水岭划界,珠穆朗玛峰也可以划归中国。在珠穆朗玛峰的南面,隔开一道冰谷,是努普子-洛子山脊。这道山脊南面的冰川的融水,最终流入尼泊尔的柯西河。珠穆朗玛峰北坡的绒布冰川,是流入西藏的绒曲河的源头;东部的冰川,则是同样流入西藏的卡玛曲河的源头。边界是可以力争划在努普子-洛子山脊一线的。
  这时候,"中国的大救星"、先主席毛公出来说话了。毛 主席在会见柯伊拉腊首相时说:这个山峰全给你们,我们感情上过不去;全给我们,你们感情上过不去;可以一半一半;这个山可以改个名字,叫中尼友谊峰②。
  事实上,在当时的尼泊尔境内,是望不到珠穆朗玛峰的英姿的。只有从她的东 北方向,从西藏境内望去,才能瞻拜这位女神。印度测量局就是因为查不出这座峰 的尼泊尔名字,才先称她为XV峰,然后在1865年(《辞海》的年代有误)改 名为"额菲尔士峰"。这尼泊尔的感情,真不知从何谈起。至于现在所谓的尼泊尔 名字,有一段英文资料是这样说的③:
  奇怪的是,近几年来尼泊尔政府又为额菲尔士峰发明了一个名字:萨迦玛塔〔义为天庭之顶〕。没人会注意这个名字,肯定不会是当地人。1975年10月,我和两个谢尔巴人,向导和挑夫,走在萨迦-玛塔国家公园。挑夫是个朴素的不识字的农民。当额菲尔士峰出现的时候,我转向向导说道:"问拉普卡〔挑夫〕,他怎么叫这座山。" 向导问了。"珠穆朗玛。"拉普卡毫不犹豫地回答。
  "没人会注意〔萨迦-玛塔〕这个名字",除了在北京的中国领导人。 本来,由于机缘凑巧,中国有尼泊尔所没有的优势我们正好有一支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可以拿出最新的实地勘察资料。不过,既然伟大领袖毛主席要送人土地,自然也没人会想到去勘察边界。登山队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把伟大领袖的胸像放上世界之颠。5月25日北京时间凌晨4点20分,经过十九个小时的艰苦奋斗,从海拔八千五百米出发的中国登山健将屈银华、王富洲和贡布(藏人,当时 为一级运动员)终于爬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尖尖,胜利完成了这个无比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全国沸腾了!6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胜利,是把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和在战术上重视困难紧密结合起来的毛 主席思想的胜利。""伟大的中国人民在中国我D的领导下无往而不胜。资本主义国家做到的事情,我们固然能做到;资本主义国家做不到的事情,我们也一定能做到。""这在登山上是如此,在一切征服大自然的事业中也都是如此。"就差点没说出,被大跃进闹得没饭吃的困难,也是可以克服的,至少饿死了就不饿了。我们的满脸饥色、平路都走不动的人民,看登山电影,学登山队员,跟着党的宣传机关,用仅剩的一点力气吼叫:"天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superstar2202
    superstar2202 沙发

    同意!!!随时准备着呢!!!
    2005-12-29 17:58:2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dsy123456
    dsy123456 板凳
    2005-12-29 12:13:29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招标投标

返回版块

125.93 万条内容 · 27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容易读错的常用字表 (按音序排列)

A1.挨紧 āi 2.挨饿受冻 ái 3.白皑皑 ái 4.狭隘 ài 5.不谙水性 ān 6.熬菜 āo7.煎熬 áo 8.鏖战 áo 9.拗断 ǎo 10.拗口令 ào B 1.纵横捭阖 bǎi hé 2.稗官野史 bài 3.扳平 bān 4.同胞 bāo 5. 炮羊肉 bāo 6.剥皮 bāo 7.薄纸 báo 8.并行不悖 bèi 9.蓓蕾 bèi lěi 10.奔波 bō 11.投奔 bèn 12.迸发 bèng 13.包庇 bì 14.麻痹 bì 15.奴颜婢膝 bì xī 16.刚愎自用 bì 17.复辟 bì 18.濒临 bīn 19.针砭 biān 20.屏气 bǐng 21.摒弃 bǐng22.剥削 bō xuē 23.波涛 bō 24.菠菜 bō 25.停泊 bó 26.淡薄 bó 27.哺育 bǔ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