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0-09-04 16:36:04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资料库
[复制转发]
一、日照建模前的分析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从测绘部门得到周围建筑的详细信息,包括地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高度等,其辐射范围根据周围建筑的高度和当地的日照间距系数而定(如北京地区日照间距为1.70,如周围有100米高层或拟建建筑高为100米,则辐射范围应〉= 170米)。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建立模型,作为分析的对象。最后,利用软件“群体建筑分析”功能进行分析,得出是周围建筑对待分析地块或建筑产生影响还是待分析的建筑对周围建筑产生影响。
建模前的分析是日照标准计算前必不可少的一步,通过这一步分析可以清楚的了解以下两个方面:
1)周围哪些因素对待分析地块或建筑可能产生影响;
2)待分析的建筑会对周围哪些因素产生影响。
可见,这是统筹性的关键的一步,是一个主体与客体相互转化的过程,对设计人员和规划管理部门都非常重要:设计人员可以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进行方案调整,辅助规划和建筑设计;规划管理部门则根据这些信息对城市空间和格局统筹把握,做到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辅助规划管理。
二、日照分析建模
在此建模的工程中,我们根据计算的需要,将模型分为三类:1.遮挡建筑;2.被遮挡建筑;3.既是遮挡建筑又是被遮挡建筑。由于类型的不同,建模的要求也不相同。
1、遮挡建筑建模
由于日照计算的需要,遮挡建筑的模型要求与实际完全符合。依照建模流程建出模型(具体操作流程参见建模流程)。重点是可能产生阴影的所以建筑物组成部分,如:女儿墙、檐口、坡屋顶、转角阳台等等。
具体操作步骤:
1)主体建模
2)主体分层
3)阳台建模
4)屋顶建模(包括檐口建模、女儿墙建模、坡屋顶建模)
5)建筑物命名
2、被遮挡建筑物建模
根据计算的需要,被遮挡建筑只需要建立建筑外型及窗体,并进行窗体分户处理。此处可以省略一些建模步骤,如:屋顶建模,阳台建模等等。
具体操作步骤:
1)主体建模
2)主体分层
3)窗体建模
4)窗体分户
5)建筑物命名
3、既是遮挡建筑又是被遮挡建筑
此类建筑的特性就决定了建模的完整性,在整个建模操作过程中,所有的步骤都会在此类模型中出现。
具体操作步骤:
1)主体建模
2)主体分层
3)窗体建模
4)窗体分户
5)阳台建模
6)屋顶建模(包括檐口建模、女儿墙建模、坡屋顶建模)
7)建筑物命名
三、计算与成果要求
计算要求:日照标准计算,为日照标准审核提供判断依据
成果要求:
1、封面:形式不定,由设计方自行设计;力求简洁、明快。
基本内容包括
1)项目名称
2)测算单位
3)测算日期
2、目录:本文所涉及的全部内容
基本内容包括
1)测算平面图
2)测算示意图
3)日照标准计算
4)窗面计算
5)立面等时线
6)平面等时线
7)日照间距
3、测算平面图:
基本内容包括
1)建筑起始点坐标
2)建筑平面图
4、测算示意图:是建筑日照标准计算预分析的重要依据
5、日照标准计算:
以列表的形式输出被遮挡建筑各窗户的日照时间,精确计算出一条或多条日照标准线在规定要求的日期的日照时间得出每层基准线是否达到国家日照标准,没有达到要求的基准线和达到要求的基准线所占比例。
6、窗面计算:
分析遮挡建筑对单一被遮挡建筑的各窗户的遮挡影响状况。以列表的形式列出计算结果。
7、立面等时线:
分析待建建筑本身及周围影响区域内的一天内的日照时间,包括建筑立面的竖直平面等时线分析,提供一个建筑本身日照条件及周围环境日照条件优劣的重要依据,直观的反应了建前、建后的日照时间对比分析,有效地控制两地或多地的均好性。
8、平面等时线:
分析待建建筑本身及周围影响区域内的一天内的日照时间,包括建筑周围的水平平面等时线分析,提供一个建筑本身日照条件及周围环境日照条件优劣的重要依据,直观的反应了建前、建后的日照时间对比分析,有效地控制两地或多地的均好性。
9、日照间距:
根据遮挡建筑的高度和宽度的关系,分析遮挡建筑与被遮挡建筑的最小间距,使被遮挡建筑物满足日照标准。日照间距的计算结果为用来表示不同类型、不同位置关系的建筑满足日照标准时,日照间距系数的表格。可以打印报表。为了简单估计或者在不发达地区,可依据报表中的日照间距系数简单的计算符合日照标准的建筑间距。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