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0-09-02 17:24:02
来自:环保工程/环境修复
[复制转发]
内容简介
《农药生态学》首次将农药作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来认识和研究,分析农药进入生态系统后对系统的结构、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探索农药对生态系统有关要素及相互关系的调控,并分析了同时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环及人类健康损害等问题的生态机制。这样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地位。
《农药生态学》适合从事农药研究、植物保护与环保科技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师生阅读。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农药生态学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农药生态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农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第四节 农药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药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态系统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流
第三章 农药及其与农业生产
第一节 农药
第二节 农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第四章 农药与生物
第一节 农药对生物的影响
第二节 农药对生物的作用机理
第三节 农药在生物体内的变化
第四节 生物对农药的反应
第五章 农药与环境
第一节 农药在大气中的运动及对大气的污染
第二节 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第三节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第六章 农药与生态系统
第一节 农药在生态系统中的运动
第二节 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七章 农药与人类
第一节 农药与人类健康
第二节 农药与经济发展
第三节 农药、人类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农药已在人们的生活和国民经济的一些部门起着重要作用,对生产的发展和人类健康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特别在农牧业生产中农药的施用与农业生产产量的增长之间表现了明显的相关趋势。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药的开发与施用主要着重于有害生物的防治和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在化学农药大量使用以后,所产生的生态问题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都日益暴露出来,人们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纷纷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并在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发展,农药在环境中的转移,交化和积累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但重点是对农药与生物问关系进行研究,侧重于生物个体与种群方面。本书主要是将农药视为人类投入生本系统中的一类物质,作为生态系统物质组成成分,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一思想来认识和研究农药,分析农药进入生态系统后对系统的结构,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探索农药对生态系统有关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调控,并分析同时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人类健康等问题的生态机制。
由于农药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较晚,加之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增添了实际研究的难度,本书对有一些问题的研究只限于推理分析,同时由于农药生态学是一门新的正在成长中的学科,自身还不够完善,加之因时间仓促,作者的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垦请读者批评指正。
生态学、农药学等方面的研究者发表的大量研究资料,为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此,仅对在书中所引用资料的各研究者表示衷心感谢。
文摘
第一节 农药生态学产生的背景
一、人口、农业资源开发与农药
自300多万年前人类产生以来、就依靠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资源获取必需品、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资源供给量、特别是食物的多少、是人口增长的制约四素。农业的产生使人类逐渐脱离了完全依靠自然生态系统的局面、促进了人口增长、在公元前7000~8000年、地球上的人口约有500~1000万、到公元前5000年估计人口为3000万。当时的原始农业的生产力是很低的。金属工具的出现、特别是铁制农具的应用、使农业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逐步进入到传统农业阶段。这一时期、畜力逐渐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良种选育、兴修水禾孽及防治病虫等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渐形成。如中国在唐代、宋代和明代三个时期、粮食亩产量已分别达到167kg、1545kg和173kg。人口也相应有了较大发展、宋代中国人口已超过1亿、到明代已达13亿。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愈来愈多。特别是到了近代、各种先进技术的使用、’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能力大为增强、但是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的供给总是有限的、超过一定范围将对系统造成损害、影响系统生产力。例如在秘鲁、鳗鱼捕获量从1960年的400万吨增加到1965年的800万吨、1970年曾达1300万吨。据认为当地鳗鱼的可持续捕捞量应该是年900万吨左右。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