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节能技术 \ 玉米乙醇再陷"与民争粮"争议

玉米乙醇再陷"与民争粮"争议

发布于:2010-09-02 17:18:02 来自:环保工程/节能技术 [复制转发]

  南方周末9月2日报道 这个夏天,沉寂四年的玉米乙醇再回公众视野。
  8月,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上书国家高层,呼吁立即叫停国内的玉米制乙醇项目。所谓玉米乙醇,简单说,就是用玉米制造燃料乙醇。
  赵友山的理由很简单:我国目前有1000万吨车用乙醇制造产量,每年需要3000万吨的玉米原料,现在生产一吨车用乙醇补贴1880元,很多乙醇商借此疯狂收购玉米生产车用乙醇,直接威胁粮食安全。
  在今年全国旱涝等自然灾害频袭,粮食供应已成国内关注焦点之下,赵友山此言迅速挑动了社会的敏感点——玉米乙醇“与民争粮”。
  市场似乎也在“呼应”赵友山的说法。玉米供应偏紧的情况下,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一度高于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以吉林松原地区为例,由于2009年玉米减产,玉米价格已一路上涨至目前的1850元/吨。
  “今年玉米价格上涨得太严重了,已经超出了我的想象。”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肖明松忧心忡忡。
  事实上,燃料乙醇——即用玉米、小麦以及其他非粮作物包括木薯、秸秆生产乙醇汽油——已不是第一次深陷“与民争粮”的争议漩涡。
  2006年年底,在当年粮食价格疯涨的情况下,发改委下发通知,强调凡违规审批和擅自开工建设的车用乙醇项目,不得享受燃料乙醇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就此国内的144万吨乙醇成为享受财政补贴的最后定量。
  时隔4年,燃料乙醇质疑“老调重谈”,这折射出的是一个进退两难的产业。
  重压之下
  8月30日,在一家名为吉安生化的公司的百度贴吧里,号召员工“闹事”讨要工资的帖子贴满了该论坛。目前,这家知名乙醇生产企业多条生产线陆续停工。生产近乎瘫痪的吉安生化已经拖欠职工近一年工资,身陷“连环贷款”泥沼。
  吉安生化是2004年前后,国家大力发展燃料乙醇政策下催生的地方明星企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吉安生化2006年总投资额一度膨胀至50亿,号称全国最大的乙醇生产基地。
  然而,2009年,吉安生化被媒体报道其多条生产线停产,经营迅速恶化并陷入财务危机。“与以前相比,做这个行业的资金需求量非常大,玉米以前才1000元/吨,如今已经快涨到2000元,这对企业的压力非常大。”与吉安生化一墙之隔的华润赛力事达玉米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上涨的玉米价格使吉安生化这样“被催生”的乙醇企业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肖明松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目前玉米的价格1800元/吨为例,按照生产一吨乙醇,消耗3.2吨玉米计算,乙醇企业购买原料的成本大概是5800元/吨,加工成本如果以1000元/吨计算,乙醇企业生产出的乙醇成本价格在6800元/吨左右,而目前车用乙醇的价格在6000元/吨左右。
  这意味着,如果不计算国家补贴,乙醇生产必定赔本。
  重压下的乙醇企业纷纷寻求出路。据业内人士透露,以小麦、玉米为主要原料的河南天冠实际产能目前仅在40万吨左右,距离上报国家的50万吨产能仍有10万吨的差额。这一差额,是由来自河南焦作的一家民营乙醇生产企业填补的。
  面对高企的原料价格,乙醇企业如果公然减产,来自国家的补贴自然就享受不到。河南天冠此举在保证国家“补贴进账”的同时,也至少维持了企业的微利运营。
  补或不补
  产能面临萎缩的乙醇企业,正是依靠着国家对于燃料乙醇的补贴政策,才得以维持微利运营。
早在2004年,发改委等部门就推出车用乙醇的实施细则。按照细则规定,黑龙江华润酒精(现为“中粮肇东”)、吉林燃料乙醇、河南天冠、安徽丰原等四家企业被赋予生产车用乙醇的权利,同时配套系列财税政策,每生产一吨车用乙醇补贴1880元,消费税减免,增值税返还。
  这四家企业的初建年产能当年为102万吨。经过不断改扩建,四家企业现在的燃料乙醇年产能为145万吨,其中河南天冠50万吨,吉林燃料、丰原生化各40万吨,中粮肇东15万吨。另外,刚刚投产的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还有20万吨的非粮燃料乙醇年产能。因此,全国由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燃料乙醇产能约为165万吨。
  由此计算,每年乙醇企业从国家处获得的补贴约为30亿元,“这几乎与国家每年拨发的‘中央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款’相当。”湖北计量测试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于明这样计算。
  正是大规模的补贴一手推动了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
  巧合的是,四年前因“与民争粮”国家叫停玉米乙醇新项目之时,中粮却高调进入燃料乙醇产业。2006年开始,中粮先后将4家燃料乙醇定点企业中的3家收归囊中。“中粮的野心很大,希望依靠燃料乙醇能够成为与中石油、中石化平分秋色的能源巨头。”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本该在近两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燃料乙醇补贴,也因为中粮这样大国企的介入而变得微妙起来。自2006年至今,中粮已累计投入逾百亿元资金。2009年,中粮乙醇产量达84.6万吨,几乎占全国产量的一半。按中粮集团的规划,2020年纤维素乙醇的产量将达到百万吨级。
  “已经上了贼船,无论从利益还是立场来考虑,中粮肯定会不遗余力地推动燃料乙醇的发展。”肖明松指出。这当然也包括补贴政策的延续。此外,热衷乙醇产业,希望补贴政策延续的还包括河南、安徽这些曾被国家发改委批准过利用玉米和小麦生产乙醇汽油的产粮大省。
  骑虎难下
  在内忧——乙醇行业普遍依靠补贴生存,外患——与民争粮争议之下,曾推动乙醇行业发展的国家发改委和乙醇企业似乎将目标转向了非粮乙醇。
  7月23日,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准中粮集团设立国家能源生物液体燃料研发(试验)中心。这一举措被看作燃料乙醇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信号。“可以看出,国家对于纤维素乙醇的发展是非常鼓励的。”中粮科学研究院生化研究中心武国庆博士说。
  今年5月28日,中粮集团与中石化集团、丹麦诺维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首个植物秸秆纤维素制乙醇万吨项目将于明年三季度在黑龙江肇东市投建。而早在2007年,中粮就在广西投资7亿元,建立以木薯为原料的乙醇生产项目。目前,这也是国内唯一一个非粮燃料乙醇项目。
  “纤维素乙醇还有一段时间实现产业化,这一过渡期间的重点还是放在非粮木薯制乙醇上。”武国庆这样说道。
  然而,从目前广西的发展来看,以木薯为原料的乙醇生产仍然面临着原料来源难和与粮争地的问题。2007年,中粮刚刚进入广西建厂,木薯价格仅为250元/吨,如今,这一价格已然翻了一番。“这对于乙醇企业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肖明松说。
  木薯虽然定位为非粮作物,但它与玉米一样,实际上也是一个淀粉资源,“它也会存在与粮争地的问题。”武国庆坦言。
  为了解决原料问题,纤维素乙醇的开发成为了包括中粮在内乙醇企业的重点。相较木薯,纤维素的开发成本更高,对于武国庆来说,更期待看到政府出台针对纤维素乙醇的补贴政策。“在美国,虽然没有秸秆燃料乙醇的产量,但是相关的补贴政策、贷款政策这些优惠措施都已经到位,”武国庆感慨说,“目前国内针对非粮乙醇的政策相对来说更为保守。”

[ 本帖最后由 lanmoqinghan 于 2010-9-6 08:27 编辑 ]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kangsitanding1
    需要寻找含油量大的植物,来替代现有产量低的作物
    2011-05-14 14:59:1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tianxie520xu
    tianxie520xu 板凳
    为了解决原料问题,纤维素乙醇的开发成为了包括中粮在内乙醇企业的重点。相较木薯,纤维素的开发成本更高,对于武国庆来说,更期待看到政府出台针对纤维素乙醇的补贴政策。“在美国,虽然没有秸秆燃料乙醇的产量,但是相关的补贴政策、贷款政策这些优惠措施都已经到位,”武国庆感慨说,“目前国内针对非粮乙醇的政策相对来说更为保守。”
    2010-10-25 18:45: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节能技术

返回版块

1.23 万条内容 · 11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光伏电站招标结果出炉 央企亏本报价意在快速进入

  竞争白热化将竞标价拖入“1元时代” 央企亏本报价意在快速进入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在近日举行的给国家第二轮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中,这句话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成了活生生的现实。至今为止,所有竞标项目的最低报价均在1元/度以下,而中电投旗下的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河水电”)更是给出了史无前例的0.7288元/度的报价。  光伏竞标价进入“1元时代”  光伏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在近几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今年6月中旬开始的第二轮光伏电站招标项目,则更是吸引了50家企业参与,其中不乏中电投、国电电力和华能国际等央企巨头,同时也包括了民营企业中的光伏明星如赛维LDK和无锡尚德。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