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5-12-20 10:45:20
来自: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复制转发]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全面做好“十一五”水利工作
——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水利部部长 汪恕诚
(2005年12月17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十五”水利发展与改革情况,研究部署“十一五”和2006年水利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和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做好“十一五”时期的水利工作,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十五”时期水利取得重大成就
过去的五年,是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的五年。对水利来说,也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和成效显著的五年。中央对水利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了积极深入探索,实现了水利发展思路的深刻转变,水利实践成效显著。我们有效应对较为严重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利建设规模空前,水利基础设施上了一个大台阶。强化了水资源节约、配置和保护,高度重视生态问题,节水型社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依法治水深入推进,水利改革不断深化,能力建设得到加强。
(一)中央对水利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水利发展思路发生深刻转变
“十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水资源问题摆上重要位置,强调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的战略举措,把保障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高度重视水资源的节约、配置和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修订通过,把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和政策法律化,依法治水进入新阶段。中央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利投资,对大江大河治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解困等作出重大部署。出台了节水型社会建设、饮水安全保障、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水价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政策,为水利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水利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坚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水利工作的切入点,统筹考虑水资源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突出加强水资源的节约、配置和保护,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的同时,防止人类对水的伤害,强调对人类不合理活动的约束,强调自律式发展。改变长期以来人水争地、无节制地围垦河道、湖泊、湿地的做法,给河流以空间,给洪水以出路。把生态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肩负起水利建设和生态保护两副重担,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治理水土流失,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维护河流健康,当好河流生态代言人。
坚持以人为本。水利工作在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水问题。把解决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在防汛抗旱中确保人的生命安全和城乡生活用水,切实保障水利工程移民的合法权益。
坚持发挥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资源配置、节水型社会建设等领域发挥政府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根据水利工程的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建设和管理政策,促进工程的良性运行。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探索水权转换,促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坚持依法治水。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注重职能转变,突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进依法行政。以《水法》修订和实施为契机,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强化执法,健全监督机制。推行水利政务公开,改革水利行政审批制度。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坚持科学治水。围绕水利改革与发展实践,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科学研究与转化推广相结合,推动水利科技进步。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进程,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全面提高水利工作的科技含量。
(二)水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十五”时期,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2003年淮河发生超过1991年的流域性大洪水,2005年珠江流域西江发生超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辽河流域发生近十多年来的最大洪水,2003年和2005年汉江、渭河发生严重秋汛。一些中小河流发生超过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山洪灾害,东南沿海多次遭受强台风和热带风暴的袭击。我们充分利用多年建立起来的防洪减灾体系,依法防洪,科学防洪,强化社会管理,做到紧张有序,科学调度,竭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十五”时期,我国平均每年洪涝受灾面积1.92亿亩,受灾人口1.61亿人,死亡1510人,直接经济损失1006亿元,均比上世纪九十年代平均水平有所降低,其中死亡人数降低了58.9%。
2、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
依靠多年建成的供水体系,每年为工业、农业、生活供水5500多亿立方米,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十五”时期,我国旱情比较严重。北方部分地区连续发生严重春旱,南方地区也连年发生历史罕见的夏伏旱。2001年发生全国性干旱,一些城市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局面。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应对旱灾,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搞好水源科学调度,强化用水管理和节约用水,平均每年挽回粮食损失500亿公斤,减少经济作物损失436亿元。采取修建应急供水设施和拉水送水等措施,每年解决2700多万城乡人口的临时饮水困难。对一些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出现的用水紧张局面采取应急调水等措施,多次进行引黄济津和从山西、河北向北京集中输水,实施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度,保证了天津、北京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水安全。
3、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
强化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黄河连续6年不断流,进行了4次调水调沙,将约3亿吨泥沙送入大海,提高了河槽过流能力。对黑河、塔里木河等生态脆弱河流实施综合治理并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促进了下游地区的生态恢复。向南四湖、扎龙、向海、白洋淀等湖泊或湿地实施应急补水,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开展引江济太和淮河闸坝防污调度,改善水体水质,减轻水污染损失。启动了桂林、武汉等城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
4、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解决了6700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解放了生产力,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农村水电年均发电量1120亿千瓦时,比“九五”平均增加47%。解决了1200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水利系统农网改造每千瓦时电价平均降低0.3元,每年直接减少农民电费支出40多亿元。在7省区启动水利血防工程建设。加大了水利定点扶贫、援藏、援疆工作。国家重点水利工程移民得到妥善安置。水利多种经营年均收入1100亿元,已成为基层水管单位的经济支柱。建成了192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改善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全部回复(9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不要乱说话!再乱说就建议把你的分全扣光.呵呵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