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武汉老庄结构院 \ 周长导荷的疑问

周长导荷的疑问

发布于:2010-08-24 18:10:24 来自:建筑结构/武汉老庄结构院 [复制转发]
附件为不规则楼板的周长导荷, 楼板左变长=3.469m, 右边长=3.3,上边长=3.185,下边长=4.255m,
楼板自重6.5,没有 恒荷载的23.4+6.5=29.9
按理论是按杆件的长度比例来分配荷载,计算之后与图中不符,
请高人解释一下周长导荷,以附图实例讲解一下是怎么传到到四边的,怎么分配

未命名2.JPG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武汉老庄结构院

返回版块

10.49 万条内容 · 52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实际特殊工程中场地类别确定的问题

在某个实际工程中,土层分布情况为上部4-5m为粘土,下是基岩层,地勘报告提出的场地类别为二类。但本工程有5m左右深的地下室,那此时场地是按一类还是按二类确定?这对于位于高抗震设防烈度区的工程计算和造价关系很大,尤其是高层建筑。按本人肤浅看法是:结构的地震作用是地震波通过岩土媒介传递到结构基础(包括地下室),再作用至上部结构的。对此工程,地震波对结构的作用应该是通过基础和地下室外墙共同作用的,但哪个作用为主没有可靠的理论和试验数据。从个人的理解,地震波在基岩中波速大于上部粘土层的波速,且地震作用的传递途径基础至上部结构比通过地下室外墙至上部结构更直接,因此个人认为地震作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基础传递至上部结构。根据以上分析,结构设计中,工程场地类别可按一类场地进行设计,但计算、构造、概念应从严控制;若按二类场地进行设计,则计算、构造、概念可略放宽。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