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冷却塔施工方案

冷却塔施工方案

发布于:2005-11-27 13:08:27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冷却塔工程
该冷却塔选用淋水面积1250㎡的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一座,总高度60m,填料淋水面积1250㎡,填料高度(双斜坡)1.5m,进风口高度3.8m,水池深2m。
9.7.1施工顺序
定位放线→土方开挖→桩头处理→基础防水层施工→零米以下基础施工及土方回填→人字柱吊装→施工排架搭设→塔吊安装、铺环梁底板→模具安装、三节环梁施工→模具系统拆除→中央竖井浇筑→淋水构件吊装→配水系统安装→工程消缺→竣工。
9.7.2基础施工方案
基础工程包括环基、杯基、底板、竖井基础、池壁、进水管支墩等,均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池壁外散水坡则为素混结构,环基采用分段跳仓施工,相邻两段之间的施工间隙不少于7天。施工缝处采用双层钢板网,底板采用分块施工,池壁分段施工。淋水柱基础、竖井及进水管支墩等根据地基情况采用分批依次施工,混凝土由现场一条龙供应、泵车布料,人工振捣。
9.7.2.1 环基施工顺序为:
浇环基垫层混凝土→弹线→立内模→钢筋绑扎→安装外模板→施工缝处理→浇灌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模。
a.定位放线:当环基垫层砼浇筑后,强度大于2Mpa时,即可放线,根据环基内、外半径弹出内外模板边线,环基环向中心线,弹出池壁内、外层竖筋位置线。
b.钢筋工程:基础钢筋配料,严格按审核后的放样单在钢筋场下料、标识,运至施工场所绑扎,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时,同一截面接头不得超过50%。搭接焊单面焊缝长不小于10d;绑扎接头不超过25%,并隔三排错开,搭接长度不小于35d 。为了保证钢筋骨架整体稳定性和满足安全施工要求,施工过程中应加设钢筋马凳,其间距为1.5m,长度和高度由现场放样确定,马凳钢筋直径不小于基础中使用最大钢筋的直径。
c.模板工程:环基模板采用钢模配置,内外模采用Φ20钢筋做围檩,每隔750mm上下设置二道Φ12对拉螺栓固定内外模,内外模用脚手管做支撑,用以校正模板半径。
d.砼工程:砼严格按土建实验室开出的配合比进行搅拌,砼采用分层赶浆法浇筑,振动棒梅花式布置振捣,不得过振、漏振。砼表面初凝后用木蟹反复打磨并收光,防止砼表面出现水裂纹。在环基与池壁交接处,同环基一起浇筑200mm高砼凸形企口缝。
e.砼养护:根据环基施工环境温度,可采用覆盖草帘、浇水养护,或在砼浇筑10小时后,表面覆一层塑料薄膜,上盖草帘自身养护。
f.施工缝处理:因段与段之间的施工缝环形主筋不断开并有加固钢筋,所以施工时采用双层钢筋网封堵,一层横放,一层竖放,施工缝间按设计预留插筋。橡胶止水带用铁丝与上层主筋拉牢,环基钢筋施工时,定出人字柱位置及池壁预留插筋,并保证人字柱位置及池壁插筋斜率准确。
9.7.2.2池壁施工
a.首先按审核后设计图纸,放出进水管、旁通管、循环水沟,溢流管、排空管中心线,钢筋绑扎中应按正确位置埋入套管,并放出入孔门,上塔爬梯等中心线,放出人字柱插筋位置线。
b.池壁采用内外搭双排脚手架支撑,立模现浇,立模前施工缝用打毛清理干净,内外模板固定所使用对拉螺栓按水工施工要求中间加焊止水片。砼浇筑中应采取措施防止池壁砼浇筑后出现烂根。
9.7.2.3水池底板施工
水池底板按设计要求伸缩缝分块,分区施工,钢筋网片下设条型Φ18钢筋马凳,架起网片,砼浇筑时,用脚手管焊300mm高马凳,上铺脚手板作为施工平台,随浇随向后移动。伸缩缝下部可采用20mm厚、100mm高的沥青木丝板,上部采用20mm厚、高50mm高抽拔式木条,待砼达到一定强度抽出木条,在缝隙中浇灌热沥青。底板表面防水砂浆施工,应在底板砼浇筑时一同施工,做到随浇筑随找平,随收光,从而保证防水砂浆层施工质量。
9.7.2.4人字柱施工方案
人字柱采用预制吊装。
9.7.3风筒施工方案
9.7.3.1模具系统
该套模具由模板、三脚架等组成,模板为特制钢模板,筒身砼壁厚度通过对拉螺杆套管来控制,三脚架由角铁构成,其下端悬挂揽用于模板和三脚架拆除,顶面铺设施工平台走道板用于钢筋绑扎、三脚架固定、模板立模和砼浇筑。
9.7.3.2垂直运输系统
从第一节开始,就必须安装井架,来满足材料垂直运输要求。
由于塔筒施工为特高空作业,为防止高空落物打击,需搭设一条安全通道包括人及材料运输,通道用脚手管搭设,上铺双层竹片板及一层钢板,通道宽4m,塔外长为30m,塔内长36m。
9.7.3.3施工流程
a.钢筋绑扎→立内外模→测量筒身几何尺寸→安装内外模板→安装三脚架→铺设专用平台→安装栏杆→挂安全网→砼浇筑→拆翻模→砼养护
b.人字柱完成后,在下环梁底搭设钢管环形排架,排架顶部铺设环梁底模,而后在底模上依图确定风筒第一节环梁的平面相对的位置,并画出内外环梁底部内外圆弧,同时将内外圆弧等分并临时放置内模板,然后在内外圆弧之间绑扎钢筋,完工后将内外模板固定在钢筋两边,并依图进行第一节环梁上口半径的确定和固定,完工后安装三脚架,挂安全网的施工平台最后经对模板、钢筋工程检查验收合格后浇筑砼,第一节施工完后,第二节在第一节的基础上重复使用上述绑扎钢筋扎钢筋、确定上口半径、固定导轨和安装模板三脚架的施工方法,以后每节依次进行,直至到顶。
c.风筒几何尺寸及控制;采用‘十’字法,通过拉钢尺确定筒身几何尺寸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明了直观。十字交叉处的空中对正器位置确定:以冷却塔底版中心为基点,通过线锤测量使对正器与地面中心点上下对应,并采取十字法固定在筒壁上口施工平面上,且随着筒身施工的不断增高而提升;测量时以空中找正器为圆心,直接拉钢尺测量筒身半径,若与理论半径有误可进行调节,每节筒壁厚度由该节对拉螺栓塑料套管长度来保证;筒身高度控制一模板节数为准,并辅以经纬仪地面高度测量。
9.7.3.4模板工程
风筒翻模施工采用定型钢模板,模板高度1.3m,上下层模板接头处做出20mm高企口逢。安装时位置准确、支撑牢固,所有组装的螺栓螺母应拧紧,缝隙应严密,严防跑模和漏浆;半径误差小于±10mm,壁厚误差小于±5mm;对拉螺栓套管采用ø30×4的塑料管,对拉螺栓孔用于配制的水泥砂浆封堵密实。
9.7.3.5钢筋工程:
钢筋规格、数量、长度应按图纸配置放入,位置应准确,绑扎应牢固,钢筋搭节长度应大于35d,风筒环筋、立筋搭接位置应错开,立筋在同一水平面的接头数量因小于立筋总数的三分之一,当钢筋需要代换时按‘等面积或等强度’原则进行代换,以大代小或以小代大时钢筋规格应按规范进行控制,对于上锈的钢筋应进行处理,为了防筒壁钢筋在浇筑砼过程中发生位移,在模板顶面向上300mm出绑扎一圈环向钢筋,同时在内外层台钢筋沿环向每米范围增加一根ø8‘S’型拉筋,以保证其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
9.7.3.6砼工程:
冷却塔砼依据实验室提供的施工配合比拌料,通过塔吊将混凝土垂直运输到作业平台,然后向相反方向退浇,最后一点合拢。每层浇筑厚度300mm左右,振捣密实后,浇筑上一层,严防过振、漏振和振捣不足,筒身上下节水平接缝表面进行处理,经打毛冲洗干净后方可浇筑,筒身施工可留垂直施工缝,砼终凝后及时用高压泵抽水养护14天。风筒砼养护:采用扬程180m高压泵抽水养护。
9.7.3.7预埋件施工:
预埋件埋设数量、位置应准确,对筒身径向爬梯预埋件暗榫采用经纬仪定位,以保证爬梯径向垂直,所有预埋件埋设位置中心偏差小于10mm,暗榫埋设其端口用棉纱加黄油临时堵塞。
9.7.3.8风筒内壁防腐:
风筒内壁防腐随筒壁施工同时进行,施工人员站在内侧三角吊架平台上操作和涂刷,筒壁拆模后首先对内壁表面进行处理,消除砼表面缺陷,确保基面平整密实彻底消除表面浮浆、浮灰及油污等,并达到基本干燥后方可涂刷,必要时进行涂层的附着试验,待试涂质量合格后再进行大面积涂刷,涂料必须按规定的配合比和配料顺序进行配置,并搅拌均匀,涂刷时涂层厚度均匀不得有漏涂、皱皮、流坠、破膜等现象,涂层施工时应在涂膜表面干后,方可涂刷其上层涂料,涂层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配料时应防水、防雨、防砂。
9.7.4淋水装置施工
淋水装置包括淋水柱、梁、托架等,淋水柱、梁采用预制:预制场配备10T龙门吊一台,钢筋、木工机械各一套;KH-180履带吊安装,8t吊配合,加长汽车运输。
9.7.5中央竖井待筒身施工完后立即立模现浇。
9.7.6附属设施施工方案
金属爬梯等采用现场加工,爬梯安装在筒壁施工完后集中施工,也可随筒壁一同施工;爬梯暗榫等埋设用架在地面的经纬仪找中,暗栓内用棉纱加黄油暂时封堵。
9.8循环水、35KV配电装置等系统及辅助设施的土建工程中因没有特殊结构和施工工艺要求,其柱梁板等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均可参见主厂房工程,这里不再详细讲述。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252461165
    l252461165 沙发
    很好的资料!谢谢楼主!很不错的设计方案,形式简洁大方,内容完整,功能分区合理!
    2009-05-13 09:21:1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polysd
    polysd 板凳
    谢谢楼主,怎么是混凝土的,有没有玻璃钢的?
    2009-05-09 00:22: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水的一些动画

水的一些动画,不知有看的没。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