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站务休闲 \ 闲聊茶吧 \ 广东话之粤语口头禅

广东话之粤语口头禅

发布于:2005-11-26 10:25:26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第一辑
  
  菲士
  
    人要面,树要皮。做人最怕无“菲士”。“菲士”是舶来品,它的真面目是英文的face,因为沾上了点洋气而娇贵。
    出席朋友的喜宴,为了有“菲士”,你的贺金就不能低于“市价”,若是自己大婚,那“菲士”就显得更重要了。翻出家底,卖掉股票,甚至高筑债台也要把婚礼办得体体面面、风风光光。
    朋友,如果我的粤语会馆做得不好,请你不要“唱”得太尽,要留给我一点“菲士”。

全部回复(1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hushuntong
    hushuntong 沙发
    识嘟
      
        朋友有困难,你“识嘟”啦,赶紧去帮忙;你运气好,中了彩票,你“识嘟”啦,还不请吃;现在“只生一个好”,独生子女多被娇纵惯,没有钱花,伸手向老豆(爸爸),说声“老豆,你识嘟啦。”好孩子,你是老豆的命根子,老豆“识嘟”。
        “嘟”就是英文的do,“识嘟”就是识做,懂得怎样做。不过“识嘟”的意思似乎还没有上面所说的那么简单。
        现在“识嘟”的机会很多,作产品质量鉴定,办营业执照接待安全检查团,“识嘟”的人就暗中向上级送钱送礼,收人钱财,也就要替人消灾,你“识嘟”,我也“识嘟”,一声令下,万事“搞掂”。
        总之,在这个社会,“识嘟”与“唔识嘟”就是不一样。“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似乎可以作为“识嘟”的最好注脚。
    2005-11-26 10:30: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hushuntong
    hushuntong 板凳
    第五辑
      
      顶硬上
      
        当你遇到重大的挑战,自感能力有限,胜败难料,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有人选择放弃,而有人则选择“顶硬上”,因为他们相信,挑战也就是机遇。
       “顶硬上”一词出自旧社会“咕喱”(旧时对搬运工人的贬称)中流行的一支歌谣。他们肩负重荷,一步一颤,口中歌唱:“嗨哟嗨呀,顶硬上呀,鬼叫你穷啊!”听了不禁使人对他们的苦境油然而生几分同情,同时也不禁为他们的拼搏精神油然而生几分敬意。“顶硬上”精神就是“拼搏精神”。
        不过“顶硬上”也得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把握。广东人还有一句话说得好,“冇(无)咁大个头,唔好(不要)戴咁大顶帽”。能力不足,急流勇退,再努力充实自己也不失为良策,“顶硬上”恐怕也会累人累己。
    2005-11-26 10:29: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

114.53 万条内容 · 18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最难听的话,是北京人“发明”的 !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但经济和文化中心却是北京人自己封上去的。 北京人自己养活不了自己,同样北京人也没有能力建设北京。北京的发展完全是靠全国 财政堆上去的,换句话说是依靠超经济强权剥削其他省市财政的结果。 纵然如此,北京人仍然看不起其他地方的人,一副唯我独尊的嘴脸。但是他们却忘了,在北京真正做“大官”的,却都是北 京以外地方的人。北京人的排外情绪是最强烈的,尤其是对民工及流动人口的排斥远远超过全国任何一个地方。北京的一幢幢高楼大厦无一不是这些外地民工辛勤血汗的结晶,但在北京他们被视为影响市容 ,损害国家形象的一群。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